田麗娟
(寧夏吳忠市同心縣第五中學 寧夏吳忠 751300)
文言文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燦爛文化,彰顯著古人的高尚情操和思想品德,向人們呈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初中語文開展德育教育的良好載體。目前,有部分教師對文言文的教學價值認識得不全面,只讓學生積累和記憶基礎(chǔ)知識,而沒有帶領(lǐng)學生探索文章背后的內(nèi)涵,使學生體會不到其中的德育價值。在新課改要求下,教師就要結(jié)合時代特點開展文言文教學,深化學生對文言文中高尚情感的理解,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目標。
首先,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加上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以及學生在文言文教學中的學習任務(wù)較大,教師會直接向?qū)W生講授考試重點,讓學生背誦重點字詞的含義和課文翻譯,而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導致了大部分學生認為文言文的教學死板和枯燥,不愿意主動地投入到文言文的學習中。
其次,文言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內(nèi)容。目前,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卻忽視了課文寫作背景的介紹,沒有對課堂教學進行延伸,滿足不了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需求。這導致學生無法深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lǐng)悟不了作者對人生、世界的態(tài)度,不利于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
最后,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社會上出現(xiàn)了浮躁的風氣,使學生無法靜下心來體會文言文中的文化精髓。這也導致我們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效果不佳。
新課改完善了初中語文課本中的內(nèi)容,將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合理地滲透到了教學中。這使學生可以在文言文閱讀中感受到古人高尚的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感受到課文中的真摯感情,體會先輩們的愛國情懷。因此,想要在文言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教師必須要挖掘課本中的德育素材,制定準確的德育教育目標,有計劃地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
例如,在《陋室銘》的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了解“銘”這種文體的特點和應(yīng)用方法,理解課文中托物言志的修辭手法以外,還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zhì),讓學生學習作者身上的優(yōu)秀品格。又如,在《記承天寺夜游》的教學中,教師要帶領(lǐng)學生欣賞描寫月色的句子,體會文章中作者感情的起伏,學習作者悠閑、超逸的心境,深刻體會“閑人”的內(nèi)涵。這些在文言文中有意識地滲透德育教育,我們就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學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思想品質(zhì)和人格。[1]
朗讀是學習課文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準確地朗讀字詞的發(fā)音,要結(jié)合課文下面的注解理解課文的意思,做到由淺入深地體會課文內(nèi)涵。文言文閱讀教學需要經(jīng)歷四個階段:一是要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了解課文語句的意思,知道課文描寫了什么內(nèi)容和事物;二是要帶領(lǐng)學生研讀課文,加強學生對課文的思考,批注理解個別段落;三是要讓學生品讀課文,琢磨課文中的語言魅力和文學素材;四是要讓學生鑒賞課文,對課文的寫作方式、修辭手法進行點評,用語文思維理解課文。在朗讀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語氣和節(jié)奏的把握。這樣才能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文章內(nèi)容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小石潭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小石潭的圖片,配上涓涓流水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在腦海中想象課文中的畫面。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舒緩的語氣朗讀前兩段描寫小石潭景色的語句,用稍微悲愴的語氣來朗讀后面的內(nèi)容。教師指導學生在生動的朗讀情境中,讓學生理解課文借景抒情的寫作方式,體會作者被貶后無法排解的苦悶心情。同時,讓學生感悟作者憂國憂民、思念親友的情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培養(yǎng)學生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這樣,教師在真實的語境中,就可以滲透傳統(tǒng)美德的德育教育。
為了提高德育教育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效果,教師可以組織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運用豐富的活動形式滲透德育教育。
例如,在《岳陽樓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地收集信息,寫一篇演講稿來抒發(fā)自己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解。學生在寫作中,就會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正確評價范仲淹的生活態(tài)度和政治抱負,從而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又如,在《魚我所欲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合作討論的方式,來點評孟子“舍生取義”的道德主張。這樣的討論過程,就會加強學生對實詞、虛詞的運用,讓學生掌握課文中的比喻、正反對比、列舉等論證方式,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從而增強德育教育效果。[2]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既是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教學理念的需要。我國擁有豐富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文言文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載體。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要克服教學中的困難,深入地研讀課本,分析文言文中蘊含的德育思想;要豐富德育素材,通過課文朗讀加深學生的理解;要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獲得健康而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