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媽媽今年剛六十歲,平常生活中她經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約好8 點去社區(qū)活動中心跳舞,到時候卻忘了;說好要給我們做紅燒魚,到時候卻做成了面條;本來想著下午去菜市場買水果,到時候卻怎么也沒想起來;我爸讓她去超市買酒,到了超市,卻忘了到底要買什么……這種情況越來越多,需要治療嗎?我們需要做些什么呢?
安徽 鄭女士
鄭女士您好!
首先,這種情況會發(fā)生在很多老年人身上。為什么會這樣呢?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看,這有可能是老人的前瞻記憶下降了。
前瞻記憶是相對于回溯記憶而提出的,是一種特殊的長時記憶?;厮萦洃浭侵笇^去已經發(fā)生過的事件或行為的記憶,比如,昨天晚上吃的什么,早上看的什么新聞等。而前瞻記憶是關于意向和計劃的記憶,是指在未來某個時間執(zhí)行某項計劃好的行動。
日常生活中,我們有50% ~70% 的記憶失敗都發(fā)生在前瞻記憶中,特別對于認知功能有所衰退的老年人來說,較好的前瞻記憶對其維持正常的獨立生活,提高其生活質量顯得更為重要。接下來,我們就簡單了解一下前瞻記憶的相關知識。
前瞻記憶分為兩種,一種是基于時間的前瞻記憶,一種是基于事件的前瞻記憶?;跁r間的前瞻記憶是在某一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的事情或任務,比如明天早飯后要去超市買醬油;基于事件的前瞻記憶是在適當條件下完成規(guī)定的事情或任務,例如在接孫子之前先給孩子準備點兒吃的。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因素在前瞻記憶中起很大作用,老年人在完成前瞻記憶任務時會比年輕人表現(xiàn)出更多困難。
日常前瞻記憶有年齡差異,我們來看看影響它的因素有哪些?從已有研究看,涉及的因素有記憶主體,也就是老年人的動機水平、責任心、生活狀態(tài)和是否更多使用外部提示與幫助等。
動機水平和責任心方面,比如老年人認為這件事兒重不重要,是不是答應別人要做的,有沒有額外的物質獎勵,任務的社會責任性等。當然,答應別人的、比較重要的、社會責任性比較強的任務或事情,老年人的前瞻記憶就較好。
生活狀態(tài)方面,老年人的身份多為退休者,若日常生活面臨任務的壓力小,也就是處于愜意而非忙碌的生活狀態(tài),那么老年人就會有更多的認知資源關注前瞻記憶任務,這樣前瞻記憶任務就會完成得較好。
日常生活中,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尤其是老年人,為了提醒自己或他人完成前瞻記憶任務,往往使用外部記憶策略、外部提示物,如日歷、鬧鐘、紙條和把物體放在顯眼處等手段。
另有研究顯示,經常進行太極拳鍛煉者,其前瞻記憶好于不經常鍛煉者,尤其是持續(xù)3年以上太極拳鍛煉可以增強老年人前瞻記憶功能??紤]可能是因為在進行太極拳鍛煉時,動作緩慢,要求練習者練習時心無雜念,將注意力集中在意念和呼吸上,因此,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思維意識和動作高度配合而鍛煉了腦的認知和記憶功能,提高了前瞻記憶。
所以,日常生活中除了采取一些外部記憶策略,如設置鬧鐘、提醒便簽等,還要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一些傳統(tǒng)體育鍛煉,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當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外傷,建議綜合評估后,尋求專業(yè)老師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