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華
摘 ?要:木桶理論是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Peter)提出的用于企業(yè)管理方面的原理。即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也被稱為短板效應。這一理論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商業(yè)、工業(yè)、政治、行政、軍事、宗教、教育等很多領域,可以說是眾所周知。在教育教學領域主要是強調(diào)學生要全面發(fā)展,不要偏科,否則,總成績就上不去,弱科即學生的短板。
關鍵詞:教學 ?高考 ?弱科 ?漏洞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1-0113-01
木桶理論是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Peter)提出的用于企業(yè)管理方面的原理。即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也被稱為短板效應。這一理論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商業(yè)、工業(yè)、政治、行政、軍事、宗教、教育等領域。
木桶理論在教育教學領域主要是強調(diào)學生要全面發(fā)展,不要偏科,否則,總成績就上不去,弱科即學生的短板。這一點,大家都已經(jīng)認識到了,并且都十分重視它,學校領導重視,讓老師們認真輔導偏科學生,盡快幫助學生補上短板;家長重視,讓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上補習班補習弱科,補短板;學生重視,課余時間向弱科傾斜,多下功夫,有的效果很不明顯。
現(xiàn)在高中階段的學生,很多女生物理、化學偏科現(xiàn)象比較嚴重,老師也付出了很多,學生也認真學了,但是,他們的成績依然很不理想,很多學生最基礎的學業(yè)水平考試都通過不了,補短板是一項十分困難的工作。新的教育改革給這些學生帶來了福音,讓她們自己選擇高考科目,這樣她們就可以拋棄自己的短板,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
實行新高考模式的省份,絕大部分學生放棄了難度較大的物理學科,選擇難度較小的地理學科、生物學科,地理、生物選考人數(shù)最多,這就說明補弱科、補短板是一項十分困難的工作。
木桶理論是把學生當作盛水的木桶,學生由于受到遺傳因素、家庭環(huán)境、成長經(jīng)歷等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每一個木桶也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木桶很堅固,沒有漏洞,沒有裂縫,甚至沒有短板,但是,有的木桶不但有明顯的短板,還有漏洞、還有裂縫,甚至有的木桶底子都壞了。怎么辦?一個一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因材施教”。
1 ? 因材施教,多措并舉
每一個學生就是一個木桶,每一個木桶都不一樣,因此,要想讓每一個木桶都能夠多盛一些水,就必須要把每一個木桶存在的問題找出來,有漏洞,補漏洞;有裂縫,修裂縫;有短板,補短板;底子有問題,就修理底子。多措并舉,才能修理好木桶,才能多盛水,缺一不可。
作為一個學生,特別是高中生,他已經(jīng)上了9年義務教育,學習了很多門功課,這些功課都是基礎,都很重要,他都學會了嗎?基礎怎么樣?他的學習習慣怎么樣?他的學習態(tài)度怎么樣?他所學的知識有沒有漏洞?。?/p>
一名高中生,這個木桶已經(jīng)用了至少9年了,很有可能木桶已經(jīng)有裂縫了;很可能木桶已經(jīng)有漏洞了;甚至木桶的底子已經(jīng)有問題了;因此,一定要認真研究每一個木桶,找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學生存在的問題明確了,只要老師耐心地與學生交流,讓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認真學習,把知識漏洞逐一補習,漏洞就會越來越少,成績就會逐漸提高,這項工作見效快,效果明顯。
2 ? 關注遺忘規(guī)律,及時復習
艾賓浩斯是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是第一個從心理學上對記憶進行系統(tǒng)實驗的人。他繪制出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影響全世界。每一個人都會遺忘記憶力再好的人遺忘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遺忘規(guī)律,及時復習,經(jīng)常復習,減少遺忘。
從木桶理論的角度講,遺忘幾乎是每一個木桶都有的漏洞,老師們應該重視這一點,及時帶領學生進行復習鞏固,溫故而知新;作為學生也應該高度重視遺忘問題,及時自覺地進行復習。
3 ? 改變注入方式,改變教學方法
要想讓木桶盛滿水,甚至盛到最多,不僅要解決掉木桶自身的各種問題,還要改變注入方式。如果用水龍頭往木桶里注水,水龍頭始終開到最大,當你發(fā)現(xiàn)木桶已經(jīng)滿了,馬上關上水龍頭,你會發(fā)現(xiàn)木桶里的水并沒有滿,甚至還差很多;這是為什么呢?我們該怎么辦呢?
因為水龍頭開到最大,水流得太快了,木桶容納不了。我們應該仔細觀察木桶里的水,當水快要滿的時候把水龍頭擰的小一點,然后逐漸變小,最后,就會把木桶盛滿水,盛到最多。
在教學過程中也是這樣,老師不能一味地,盲目地灌輸,要關注學生的情況,關注學生的學情,不能貪圖快,不能貪圖多,否則,只能是事倍功半,出力不討好。
尤其是高三下學期,快要高考了,很多老師,覺得還有很多問題沒有給學生講,怕學生不會,給學生進行高強度、大容量的課堂教學,老師覺得盡力了,學生覺得課堂很充實,其實效果并不好,這樣做只能增加學生的負擔,這樣做只能使學生心理變得更加焦慮,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相反,現(xiàn)在有很多學校到了高三后期幾乎不給學生講課了,連續(xù)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十多次的高強度高考模擬訓練,以訓練代替講課,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很多學生的木桶里邊的水還不多,甚至不到一半,他們需要的是繼續(xù)注水,而不是單純的訓練。
教育教學是一門科學,是有規(guī)律的,我們應該尊重教育規(guī)律,利用教育規(guī)律,不走極端,少走彎路;我們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精講精練,增強針對性,提高實效性,讓學生學得輕松,并且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