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學生社團是高校校園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要陣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對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結合新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試圖探究發(fā)揮高校學生社團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 學生社團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發(fā)揮
青年在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地位以及青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決定了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對象,青年所在領域應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覆蓋的重點范圍。高校學生社團是廣大青年學生根據(jù)共同的志向、興趣、特長和愿景自愿結合的群體組織,各高校學生社團少則幾十個,多則近千個,學生社團是廣大青年學生在第一課堂外的重要聚集地,具有目的明確、凝聚力強、富有激情、學生覆蓋面廣的特點,在這里青年學生思想更活躍,思維更敏捷,情緒更高漲,行動更積極。如果不積極主動地占領如此廣闊的青年學生領域并正確地加以引導,那么非主流文化就極有可能乘虛而入,后患無窮。
(一)改善社團結構、加強管理,促進社團合理可持續(xù)發(fā)展
高校社團組織很多,興趣愛好類、公益類、理論學習類、社會實踐類等。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都選擇興趣愛好類、體育健身類,憑借一時熱情或者某一方面愛好加入社團,社團活動缺乏創(chuàng)新,形式單一,層次較低;而理論學習類、科研類、研究探討類社團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有些社團缺乏長遠規(guī)劃,社團發(fā)展缺乏可持續(xù)性。這就要求高校重視社團組織建設,加強管理,改善社團結構不合理的現(xiàn)象。
(二)社團活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特色社團
高校社團活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在社團組織中都是興趣愛好一致的大學生,他們團結一致,有合作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在開展活動中潤物細無聲地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教育,開展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等,對提升大學生的思想境界和價值觀幫助很大,效果很好。打造高校的特色社團,讓更多的學生加入,在社團里發(fā)揮聰明才智,自我教育、自我成長和自我提升。特色社團的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達成共識,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化效果,引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團活動中不斷升華,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推進社團黨支部建設
為了保證社團思想引領,在社團設置黨支部是可行的方案,由指導老師擔任黨支部書記,這樣就能很好地結合社團工作與黨建工作,做到黨建進社團,充分引領社團成員的思想。
(四)激活社團實踐活動
1、實踐主體要“活”。一方面,學校要保證對大學生社團的資金、監(jiān)管投入,在保證學生的主體性參與的同時,形成良好的管理機制、激勵機制,保證對社團成員及干部的認可,提高大學生社團的地位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社團要加強自我建設,打造品質化活動,增強社團的凝集力和吸引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每一位社團成員都能在社團中找到合適的位置,發(fā)揮有效的作用。只有從根本上“激活”實踐的主體,調動每一位成員的積極性,樹立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使社團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有機體,才能讓社團成員真正主動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在討論、交流、比賽、體驗中進行自我教育,鍛煉自己的能力,錘煉意志品質,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養(yǎng),完善理想人格。
2、實踐內(nèi)容要“活”。在信息多元化的時代,學生的價值判斷變得復雜化,在進行理論宣傳教育的同時要關注學生的主體訴求,這就需要從教師指導的層面進行,教師在進行大學生社團活動內(nèi)容的指導時,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接受特點,圍繞學生、關注學生、服務學生,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讓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制教育等巧妙融入社團實踐活動中。只有從根本上“激活”實踐的內(nèi)容,讓活動內(nèi)容更有品質、更有意義,讓社團活動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更具有親和力、針對性和吸引力,才能讓學生把深刻的情懷、遠大的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從自覺認同到主動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yǎng)。
3、實踐形式要“活”。一方面,大學生社團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注重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有效結合,有機統(tǒng)一,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恰當?shù)剡x擇最適合的教育方式,既有理論灌輸,也有社會實踐,并不斷豐富發(fā)展社會實踐方式,如社會調查和考察、學習參觀、生產(chǎn)勞動、社會服務、志愿者活動、科技活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三下鄉(xiāng)”活動、社區(qū)活動等。另一方面,在網(wǎng)絡時代,結合活動主題、活動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大學生社團活動和互聯(lián)網(wǎng)結合,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融入教育新力量,為社團活動提供網(wǎng)絡社區(qū),利用新媒體技術,讓社團實踐活動“活”起來。只有從根本上“激活”實踐的形式,讓活動豐富多樣、落到實處,大學生社團活動才能以其最具活力的方式讓學生熱愛并參與,以更有品質、更有意義的活動,吸引學生,感染學生。
大學生社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社會迅速發(fā)展的今天,縱然學生特點、時代特點發(fā)生了變化,大學生社團的運行面臨種種挑戰(zhàn),也可以針對性地找尋解決問題的有效路徑,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社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導、激勵學生胸懷坦蕩、明辨是非,內(nèi)修于心、外施于行,做一名有理想、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shù)臅r代青年。
【參考文獻】
[1] 劉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視域下的學生社團發(fā)展研究[J]. 智庫時代,2019,104、106.
[2] 陸宣,李思晨. 發(fā)揮高校學生理論社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甘肅科技,2019年1月第35卷第1期,58-61.
[3] 任虹靜. 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社團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職業(yè)技術,2019年8月第18卷第8期,50-53.
[4] 趙見偉,孫發(fā)貴. 高校社團組織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智庫時代,2019,97、100.
作者簡介:李雙,女,1986年生,吉林人,管理學碩士。工作單位: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wèi)生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