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也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教學理念也在不斷提升之中。就當前的形勢而言,提升小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小學是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主要階段,要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各個方面各個學科得到發(fā)展的基礎。有關部門和老師要重點關注語文教學中實踐的地位,根據(jù)課程的不同建立其不同的教學模式,將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得到不同的教學經(jīng)驗,由此來革新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改革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小學語文
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是指:學生的知識儲備的多少、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生的態(tài)度問題、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未來是否能夠融入社會、能否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和推動社會發(fā)展等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在小學階段各方面發(fā)育都不夠成熟,他們心理、生理都還在發(fā)育的初級階段。只有在小學階段做好墊基,未來的發(fā)展才能更加的平穩(wěn)順遂。這是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是一個關鍵的時期,一定要抓住這個的發(fā)展最佳時期實現(xiàn)學生的發(fā)展。而語文教學在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中尤為重要,教師應該讓學生們自由的學習,給它們一個廣闊發(fā)展的空間與平臺,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實踐中帶領學生推進教育事業(yè)的不斷前行和學生自身的完善。
一、 優(yōu)化教學內容,提升綜合素養(yǎng)
小學語文課程是所有課程里面最為基礎的,小學語文知識掌握的牢固與否直接影響著其他科目知識的應用。學好小學語文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將課本的知識與生活中的實踐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也要根據(jù)不同學生對知識不同的掌握能力去做相應的調整,調整好學生學習的進度,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他們要創(chuàng)造出輕松愉悅的氛圍并且和學生們一起參與到實踐中去,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自由的表達他們的言論,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從簡單的知識點出發(fā)在逐步進行較難的知識點學習全面的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在教學中要借助不同的教學工具進行多樣化的教學,給同學們講不同的知識,在多個領域帶領學生進行學習。記得在《四季》這篇文章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大自然中的哪些事物、哪些植物可以體現(xiàn)出一年四季的變化,他們分別代表哪一個季節(jié)、各有什么特點等,并進行小組間班級間的深入討論;還可以利用先進的教學工具,讓學生們看四季的圖片,四季變化的視頻等,在未講課時提前吸引學生的關注和興趣,讓他們提前對季節(jié)變化有大致理解,學生才能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一定的理解,還能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
二、 調整教學模式,培育實踐能力
教師在教學當中首先要了解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核心問題和明確的要求,在教學中培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自我表達能力、和欣賞能力等,給小學語文教學墊基。在新課改的引導下,“實踐”被畫上了重點標記,隨著時間的推進對于實踐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現(xiàn)實生活中各方面的原因實踐沒有得到有效的發(fā)揮,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育,依據(jù)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提出不同的問題,建立有利的教學模式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一個例子就能生動形象地體現(xiàn)出實踐的發(fā)揮,在學習《找春天》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加理解春的內涵,老師可以領著同學們去郊游,讓他們擁抱大自然在自然中領略春的美好,品嘗春的滋味。還可以采用音樂的形式,給學生們聽一些關于春天的歌曲,讀一些關于春天的詩,講一些關于春天的童話故事來吸引學生的參與度,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用這種方法調整課堂的講課模式,給學生一種不同的感受,讓他們發(fā)自內心的喜歡上學習。
三、 增加課堂互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把重心調整到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來,培育學生自主形成一種獨立的思想方式。所以在課堂中教師要展開一種新的實踐即探討合作模式,將與學生互動和教材內容融合在一起,改變教學模式探索一種新式的教學理念來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問題。在不斷的講課中積累方法,將學生的思想吸引到課堂中來。有一篇文章就能深刻地體現(xiàn)出互動的重要性,教師在講解《開滿鮮花的小路》這篇文章時就可以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說:“小路上都用什么東西呢?”“都有那些花開在小路上呢?”這時候同學們會踴躍的與同學和老師互動,說出他們的想法和問題:“路上有花有樹?!薄盎ㄎ孱伭?,有紅黃藍綠青藍紫好多好多顏色?!崩眠@種方式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四、 增加和家長的互動,培育學習習慣
有句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到自己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未來的發(fā)展。把家長和教師聯(lián)動到一起會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他能夠最大化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并且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百利而無一害。教材中有很多的課程都能讓家長和孩子互動,在我印象中有一節(jié)《懷念母親》的文章,教師就可以利用這篇文章教導學生對家長的感恩,在課后布置家庭作業(yè),讓學生為父母做一件感動他們的事,然后寫出自己的感受,帶到課堂中來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小事。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對課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還能讓學生理解家長的辛苦,和家長進行互動增加他們的親情,完善學生的心理,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來培養(yǎng)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小學生在語文教育問題上需要教育機構重點的關注,利用正確的方式來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以點帶面,將語文學好對其他的課程的學習也會有所幫助。對于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教師,家長、校領導和教育機構都要重視起來。在生活中無時無刻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傳播,進行新的課改,改變之前封建傳統(tǒng)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式,在實踐中尋找一條有利于學生心理、生理都能得到發(fā)展的可行之路。
參考文獻:
[1]沈燕珍.小學語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名師在線,2018(31):55-56.
[2]陳姝.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三個核心問題[J].華夏教師,2018(17):13-14.
[3]王喜斌,王會娟.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育教學的困境及出路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8(3):45-50.
[4]王凱麗.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教學新探[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36):234-237.
作者簡介:
張朋,河北省保定市,河北省曲陽縣曉林鎮(zhèn)中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