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
【摘要】現代小學教育中教學形式多樣化,其中看圖寫話使學生從無話可說到有話可寫,成為小學生訓練作文寫作的第一步驟。看圖寫話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感官認知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看圖寫話的過程中,逐漸累積學生的語言詞匯量。本文探討了小學低段教育中,將看圖寫話和繪本教學相結合的教學研究策略,并有效地開展繪本教學蘊含的潛質,以便更好地進行看圖寫話的教學工作,豐富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形式。
【關鍵詞】繪本;看圖寫話;小學低段;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新課改教育體制下,小學語文教師不僅關注教學成績提高,更應注重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培養(yǎng)每一位學生會聽、會看、會寫,“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想寫的話,寫出對身邊周圍事物的感想感知,寫出自己內心想象的事物”。看圖寫話是小學低年級作文練習的基本途徑,是小學生練習寫作的基礎。現階段小學教材的編排過于單一,內容不足以吸引孩子感興趣,導致看圖寫話的作文質量偏低。
繪本是以圖片加文字的形式,表現出當代小學生的生活主題,以兒童為主的圖書。繪本對于現代小學生的影響力較大,繪本閱讀成了最前端的小學式閱讀。
繪本教學成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手段,教師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使小學生很快地融入繪本課堂中,激發(fā)孩子語文課上的學習興趣。挖掘繪本的使用資源,與看圖寫話有效結合,依托繪本使孩子看圖寫話順利地進行。
一、小學低段看圖寫話含義
在新課改背景下,明確對小學低段教育提出了范圍劃分,小學1—2年級稱為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作文寫作被叫作“寫話”,意思是指小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話說出來,寫出來,這種寫作形式是“寫話”。看圖寫話是一種新的教育形式,通過教師指導孩子仔細閱讀觀察圖片,根據圖片上的內容,寫出具體蘊含的意思,可以添加想象力的作文寫作模式。
二、挖掘繪本資源,造就寫話經典
繪本是以畫面感的形式配上文字,文字較少,圖片較豐富多彩,易于使孩子們接受,給孩子們不一樣的視角和新鮮感。繪本教學時,讓孩子們從圖片中讀懂文章主旨,挖掘繪本中蘊含的寓意,幫助孩子鍛煉看圖寫話的能力。例如:
老師:在這個繪本文章中,部分文字可以表達主旨意思,但配上圖片講解,增添了文章的色彩,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作用?,F在同學們打開繪本故事,仔細觀察,看看誰有新的想法?
學生:一共四幅圖片,前面三幅圖片中是三角形,最后一幅圖片中是一個圓形。
老師:運用繪本角度,開放性思維,圓可以組成哪個成語或詞語?
學生:可以組成團團圓圓和圓滿。三口之家,每一天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非常圓滿。
老師:團團圓圓代表了什么意思?
學生:代表幸福的家庭,和美地生活在一起。
老師:一個簡單的圓形,可以使我們聯想到幸福美滿的? ?家庭。
孩子的思維是在不斷訓練中得以完善的,長時間地訓練,極大地豐富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挖掘繪本的潛在資源時,無形之中提高了孩子們的看圖寫話能力。例如在《小烏鴉喝水》的繪本故事中,瓶口窄且深,小學生使用了圖片中足夠多的小石頭,想方設法地把小石頭丟進瓶子里面,最后才使小烏鴉成功地喝到了水的這種教學方式,這種繪本故事使孩子們更感興趣,故事情節(jié)也變得更生動有趣。
三、研究繪本素材,提高寫話能力
每一篇繪本素材都是經過研究之后,精選出來的。語言和圖片的結合生動有趣,是小學生學習的范本。孩子們會在品讀繪本時模仿繪本中的語句、段子,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繪本中,小猴子媽媽和小猴子的對話形式:假如你變成了……我就會……在品讀繪本時,讓孩子們充分想象小猴子媽媽到底會變成什么樣子,而小猴子到底會怎樣做,讓孩子想象完畢后,也模仿著造句。在這則繪本故事中,小學生學會了如何使用精準的句式來造句,也注入了自己的情感,聯想到現實生活中和自己媽媽相處的場景:
假如你變成了栩栩如生的小草,我就會變成筆直的大樹為你乘涼。
假如你變成了自由翱翔的超人,我就會變成一副降落傘默默守護你。
四、依托繪本,提升低段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策略
繪本故事的形式會使小學生對色彩鮮艷的圖片產生十分強烈的興趣,通過學生看見的、聽見的,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需要根據每一位孩子的性格心理特點,以圖片教學為主激發(fā)學生興趣愛好,組織活動具體步驟如下:(1)小學生自己搜集現代化、抽象化的圖片。教師會把教學內容提前告知孩子,讓他們根據自己興趣查找圖片。(2)自己完成圖片組裝。在小學手工課堂上,教師指導孩子利用手中搜集到的圖片和素材進行分類,對圖片進行裁剪和拼接,組裝成符合自己構思的主題圖片。(3)重新修改圖片順序。教師利用手中素材和圖片,根據主題思想拼接圖片,增強學生的動手創(chuàng)造能力和發(fā)揮學生想象力,然后指導孩子完成看圖寫話,循序漸進。
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上運用繪本故事表現出來的畫面,把學生們帶到日常生活的場景中去,教會學生學會觀察,體驗生活,積累說話經驗,從而提高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注重引導孩子們善于觀察生活,總結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時刻表達自己的想法,感悟生活,立足于生活,把握生活中的特點。比如家庭里溫馨的畫面,父母相敬如賓,滿滿的愛意;比如學校里辛勤的園丁,可愛的莘莘學子,美麗的花花草草;比如同學之間的友愛,互幫互助等。這些都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都可以是孩子們尋找的素材,看圖寫話的源泉所在,可以提高孩子們觀察力、看圖寫話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要依托繪本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享受看圖寫話中的快樂。小學教師除了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想象,還應在日常生活中開拓學生想象思維,讓學生捕捉到更生動形象的畫面。例如,給每位學生發(fā)一張白紙,讓學生在白紙上任意位置畫一個點和一個圈,觀察每位學生畫的位置,可以觀察出學生的心理特點,然后在點和圈上再隨意添加線條,充分開發(fā)學生想象力。學生畫出的有“蘋果”“太陽”“足球”等等。最后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完成了有趣的看圖寫話。
小學語文教師在依托繪本教學時,組織班里的學生根據繪本故事情節(jié)進行主題表演,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表演興趣。例如,針對一幅學校課間休息,同學們在拔河比賽的圖畫,教師組織小學生親自出演圖畫中的人物,培養(yǎng)孩子們純潔的友情,鍛煉孩子們在看圖寫話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五、結語
語言知識表達交際能力逐漸成為社會生存的必備知識技能之一。語言知識表達交際能力也已經成為小學生課堂學習中必備的基本素養(yǎng)之一。深入研究小學低段教育看圖寫話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促進小學語文教師利用繪本進行教學講解,全方位促進小學生語言知識表達交際能力的提升。教師需要著重重視每一位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根據課改下教材的不斷更新,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學生,依托繪本熟練地運用各種教學策略,使學生熱愛交流、善于交流、廣泛交流,為以后的寫作水平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燕劇.小學低段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策略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19(3).
[2]吳柳.依托繪本巧嫁接,增添寫話錦上花——小學低段看圖寫話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2).
[3]梁恬.小學低年段看圖寫話現狀及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