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妮亞
【摘要】初中相比小學來說,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都明顯增加了一個層次.作為與高中學習相銜接的重要過程,初中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這一點尤其體現在數學的學習上.初中數學基本上由兩大部分內容組成——代數和幾何.而與代數相比,幾何知識對剛剛入學的初中生來說,則更加復雜、更加抽象,也許開始的時候會讓他們感到手足無措、無所適從.但幾何在數學學科中的重要地位卻是顯而易見的,初中的幾何如果學得明白、學得透徹,就能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本篇文章就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淺談基于思維導圖下的幾何教學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幾何教學
幾何是初中數學中一個頗為晦澀難懂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教師在對學生的幾何學習進行引導和傳授時,尤其要注意運用科學的、合理的方法,給學生事先建構一個思維導圖,塑造他們關于幾何知識的思維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穩(wěn)固他們理論知識的基礎,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要想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注意創(chuàng)新和改善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出一套完善的、有條理的教學策略.
一、扎實基礎,熟記幾何定理——構建思維導圖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學習幾何也正是一個這樣的過程.對剛剛入學的初中生來說,最難理解的應該就是教材里各種各樣的復雜的幾何定理了.然而,幾何定理在幾何的學習中往往起著決定性作用:它們規(guī)定了各個幾何圖形的概念,體現了其應用規(guī)則和特點,也是今后書寫幾何證明大題的前提條件……這樣看來,幾何定理是學生需要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的基礎所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的第一任務就是讓學生盡快了解和掌握每一個定理的基本要求和應用法則.
但是,幾何定理的抽象程度之深,是學生難以很快理解的.因此,教師要注意教學方式和培養(yǎng)策略.初中生的具象思維要比抽象思維發(fā)達得多,抓住這一重點,教師可以將幾何定理用具象思維進行轉化和理解,例如,在教師進行一個章節(jié)的講解之前,可以讓學生提前自行預習,在初步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同學們最好自行制作和構建一個相關的思維導圖或者理論框架來加強理解.在課堂上,教師要把自己設計的規(guī)范的思維導圖體現在板書上,讓學生規(guī)范地將其整理到筆記本上,以便日后的復習和理解.這種帶有圖畫性質的導圖會比文字定理更快、更容易地讓學生接受.
只有經過了這種“先畫后記”、在自己發(fā)現的基礎上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學生才能在掌握幾何定理的基礎上,更好地完成對其有條理的推理步驟.在學生完成相關習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檢查學生的過程以及其運用定理的準確度,尤其注意一些答題的細節(jié),如,有沒有在推導過程后寫所根據定理的簡稱等等.這樣,既可以規(guī)范學生的答題習慣,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縝密的數學思維.教師也要注意在課堂上為學生樹立榜樣,自己在黑板上給同學展示例題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步驟和細節(jié),詳細書寫,并讓學生認真做記錄.
總之,學生在完全掌握幾何定理的基礎上,才能對其熟練運用,才能發(fā)現幾何知識中蘊藏的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二、培養(yǎng)興趣,感受幾何之美——完善思維導圖
在幾何學習中,除了熟記公式和定理之外,培養(yǎng)學生對幾何的興趣也是一個重中之重.由此可見,一味地講授定理和法則也是行不通的,這就需要教師去創(chuàng)新有趣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對幾何學習的好奇和興趣,從而繼續(xù)研究構建的思維導圖,完善和豐富其內容.
教師可以把抽象的幾何圖形具體化到生活中的事事物物上去,用具體的幾何圖形的美感去吸引學生.教師可以利用類似多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方式,給同學們展示實際生活中幾何圖形的影子,例如,街道設計、空間擺設、房屋建筑、抽象藝術等等,比如,三角形和方形之類的有棱有角的幾何圖形會增強建筑的現代感和設計感,圓形能使整體的畫面有一種和諧感等等.這樣,以強烈的視覺刺激來強化學生對幾何圖形的感性認識,引導他們去發(fā)現和探索生活中有關幾何的東西,就能引起他們的好奇心與興趣,也能為以后更加深入的幾何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對幾何圖形有一個初步的、感性的認識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觀察到和發(fā)現到的新東西,也規(guī)范和整理到之前的思維導圖中,對其內容進行填充和豐富.這種方法,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激發(fā)了興趣以后,學生才可能繼續(xù)深入探索其中的奧秘,從而完善之前的思維導圖,加強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幾何與代數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此,代數是數字之間的運算與轉換,而幾何則是要通過親手繪畫圖形才能有所理解的,其探求的是圖形與圖形之間的關系.
三、落實實踐,進行自主學習——運用思維導圖
教師的教學和引導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但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所以,要想達到預期的良好效果,也要讓學生重視課后的預習、復習和練習時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最主要的是要讓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復習工作,幾何知識本就抽象難懂,光憑課上的四十五分鐘是無法進行透徹的理解和扎實的記憶的.所以,學生不但在課上要認真聽講,仔細構建和記錄思維導圖,在課后還要反復翻看,反復背誦和理解,在對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把握以后也要對下一節(jié)的新內容進行提前預習,以便更快地理解.課后練習也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要懂得如何將建構起來的思維導圖運用到各種各樣的習題中去,依循思維導圖形成一種答題思路.
總而言之,教師在幾何教學中要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讓他們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相關定理,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學生今后的幾何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其武.初中幾何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思維[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12):25.
[2]王亞南.試談初中幾何教學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中),2015(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