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
摘 要:本文將以新課程理念為基礎,以小學語文教學為范本,首先探討小學語文自主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再對如何推動小學語文自主教學策略的實施與運用提出一些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自主學習;小學課程與教學論;教學方法
目前,在我國小學語文素質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改革和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地位上,構建小學語文自主課堂,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問題分析
1.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面臨教師拔高要求、教學繁雜等問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以簡單、求實、有度的內容,才能更好的促使學生學習語文知識,保證教育教學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如果內容過于繁雜,對學生學習知識、鍛煉能力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當前需要瞄準語文課本的重點,按照訓練有度,內容難度適中的基本原則,全面開展教學工作,解決語文教學內容繁雜的問題。
2.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面臨教材無拓展的問題。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和教材教學結合在一起,才能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從當前情況看,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都是以課本為主,對課本之外的知識拓展不足,因此學生的綜合能力難以得到全面的提升。有些教師認為,凡是教材中的內容都是最重要的,在教學的過程中以課本為中心,把學生訓練成為答題規(guī)范化的機器,不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平臺,因此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難以得到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措施
1.關聯(lián)生活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第一步,只有學生具備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才能在興趣的激發(fā)下,主動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探索中,完成課堂自主學習任務,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而興趣源于生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生活角度出發(fā),將教學內容和生活相關聯(lián),使學生對生活和語文的關系能夠有進一步地了解,從而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完成教師所設定的學習目標。
例如,筆者在講《蘋果里的五角星》這一課時,便詢問學生誰在生活中對這個有所發(fā)現(xiàn),或者對生活中的其他事物的奧秘和規(guī)律有所發(fā)現(xiàn)。然后學生便積極地思考起來,并在筆者的引導下紛紛對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發(fā)現(xiàn)進行了總結,并在總結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課堂學習的樂趣所在,對語文課堂學習更加樂于接受,這就培養(yǎng)了學生對語文課堂學習的興趣。
2.樹立學習自信,構建自學模式。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經(jīng)驗比較匱乏,其在學習中經(jīng)常性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對教師有著比較嚴重的依賴心理,對自學有一個畏難、排斥的心理。因此,結合小學生現(xiàn)階段的實際情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想真正的構建起“自主學習”這一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其在自學中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得該模式的構建效果達到最佳。
例如,教師應彰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徹底的擺脫“我講你聽”的教學模式,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預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嘗試著自學,可以引導其利用字典的查詢,來解決在學習中的一些基礎的難點等,使其的自學體驗得到豐富。另外,教師也應充分的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主動看書、分析文章的良好習慣,在遇到學習困難時不要輕易放棄,在反復探究依舊難以解決時可以與同伴一起合作,使其的問題得到解決,在學習中獲取到更多的自信心、成就感、體驗感,使其收獲滿滿。
3.營造學習氛圍,構建自學模式。在語文教學當中,學習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其將直接關乎到學生的學習情緒、興趣,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應充分的意識到這一點,注重學生學習氛圍的營造等,進一步地深化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促使“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
例如,在講解《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文章中講述在地震中,父親不顧危險,不言放棄,終于在歷經(jīng)幾十個小時后救出了兒子的故事,在學習中所有學生都被父親的愛深深震撼,但一位學生卻提出:“為什么父親不多叫一些人來幫忙呢,這樣可以多爭取一點時間,兒子就少一份危險。”對待這樣的看法,教師不應急于否定,而是要對學生予以鼓勵,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得每個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思維活躍等,能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待事物、思考問題,使得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4.鼓勵并引導學生養(yǎng)成提前預習的能力,增加學生學習時間。所謂預習是指讓學生在課堂進行前,教師提前布置教課內容與教課單元,利用已有的知識儲備對即將開展的課堂進行初步的了解與思考的一個過程。而在課堂前進行一定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提前對所要掌握的內容提前進行了解,延長學生學習時限,從而實現(xiàn)課堂有效、順利地進行。而提前進行課堂學習,也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樂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與興趣。而在進行自主預習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事先布置教課內容,這些內容包括兩個方面:(1)提前布置學習的單元,教師提前告知學生這星期或者這兩個星期要教學的單元,讓學生可以感悟這單元的教學邏輯,提前進行預習;(2)提前告知第二天進行的課程內容,讓學生有效了解第二天的教學內容。
三、結論
綜上所述,“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構建是非常必要的,將發(fā)揮出諸多方面的效用,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本身的自學意識、自學能力,使其在學習中更積極、主動;另一方面,也能落實好新課改的所提要求,為教育改革的推進助力。但在這其中,教師也應運用正確的構建方法,以此來達到預期中的教學效果,為教學活動的持續(xù)開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魏文芳.淺談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在學生的提問中更精彩[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147.
[2]余志芳.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