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職業(yè)教育中,信息技術教學屬于關鍵的組成部分,能夠為中職學生今后的就業(yè)和崗位工作提供良好的條件。就當今社會來看,其中很多工作都會使用到電腦這一設備,電腦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對于中職學生而言,要想更好地適應今后的社會生活,并提高工作能力,必須善于使用信息技術,這就要求中職信息技術教師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促進信息技術課教學有效性的增強。
關鍵詞:中等職業(yè)學校 信息技術 教學有效性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
通常情況下,信息技術教師都比較熟悉多媒體電子教室,借助這一優(yōu)勢條件,教師若能夠在課堂上對關于信息技術的各項功能合理的使用,便可以有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例如在講授Flash動畫制作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走入電腦教室。教師首先需要在網(wǎng)上搜集相關的Flash動畫并下載下來,然后傳輸?shù)綄W生的電腦上,讓他們能夠欣賞這些動畫。這樣學生便可以在課堂上安靜地思考,并感受到制作動畫的樂趣。相較于其他的課堂教學開場方式,這種方式有著良好的效果,不僅可以讓學生見識到一些他們沒有接觸過的內容,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信息技術教師在展開教學時,一定要積極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在向學生講授一些較為簡單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找出幾名學生進行演練,同時帶動其他學生的學習。[1]教師在觀察學生操作步驟的過程中,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幫助學生解決和提高。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學生的知識水平可以得到提升,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
二、仔細研究學生,認真分析學情
要想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從《新課程標準》中可以了解到,教師必須基于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知識水平而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在了解學生已經(jīng)掌握知識的情況下,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認識到自己應該重點講授的內容。良好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等都是基于學生實際情況而制訂出來的。教師必須切實了解學生才可以構思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思路,并讓課堂教學更具針對性。要想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必須深入分析和了解學生。比如對于學生信息技術的操作,部分學生在小學或者是初中時就已經(jīng)具備了良好的基礎,能夠順利地學習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知識,但是有些學生在這之前很少接觸信息技術,這就導致他們很難適應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學習。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信息技術教師結束每節(jié)課的教學后,都應該全面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只有深入了解學生,教師才可以更好地準備課堂教學,[2]明確教學的重難點。
三、重視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結合
就中職學生來講,他們大多存在著文化知識方面的缺陷,信息技術教師不能夠只重視對他們的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操縱教學,因為這遠不能夠滿足中職學生的學習需求。在當前社會中,中職學生必須具備較高水平的信息技術,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當今社會應用電腦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這就意味著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因此,中職院校信息技術教師必須讓學生具備這項就業(yè)能力,使學生靈活地應用信息技術。為了滿足這一要求,信息技術教師要有效結合理論和實踐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將多媒體技術的功能充分展現(xiàn)出來,以便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復雜的信息技術知識。
四、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互動機會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會受到師生互動情況的影響。就當前中職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情況來看,其中就缺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3]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對學生劃分小組,然后讓各小組加工和整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進而完成相應的任務。比如說,教師在向學生講授“制作保存網(wǎng)頁”的內容時,讓一個學生自行制作和保存網(wǎng)頁,但是面對這一學習任務,有些學生無法順利完成,此時,其他學生就可以參與進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進行討論。通過這一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積極性,都想著找出問題的答案。在這一教學方式中,教師其實是利用了學生強烈的競爭欲望,使他們能夠積極踴躍地參與到互動中去。這樣一來,盡管有些學生不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的答案,但也能夠在其他學生的幫助下共同學習知識。
參考文獻:
[1]黃偉國.淺談中等職業(yè)學校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研究[J].魅力中國,2018(31).
[2]吳樹清.中等職業(yè)學校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8(02).
[3]李秀評.信息技術課中的任務教學[J].考試周刊,2017(44).
(作者簡介:王洋,男,本科,吉林信息工程學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教學)(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