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萍
摘要: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具備這種能力并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小學語文是學生奠定文學素養(yǎng)和基礎的重要階段,應著重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學習能力;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8-0067-01
對于學生們來說,傳授再多的基礎知識,都不如讓學生們掌握自主學習方法,讓學生們能夠?qū)W會自己進行知識學習,對于小學生們來說,知識獲取的重要方法就是讓學生們學會如何進行學習,在語文學習當中,如果能夠引導學生們利用更加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開展學習,就可以讓學生向好的方向自由發(fā)展,從自己的興趣方向出發(fā),獲取自己最想學習的知識,減輕對于教師的依賴性,即便沒有教師的支撐,也可以讓學生們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
1.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羅杰斯認為:在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創(chuàng)造促進經(jīng)驗學習的課堂氣氛。所以,教師要具有真摯的情感和誠懇的內(nèi)心,可以將情感表現(xiàn)出來。教師的情緒和感染力對課堂的氛圍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只有課堂的氣氛是自由、平等、民主的,才能讓學生充分的發(fā)揮主體地位,實現(xiàn)他們的自主學習。教師要注重微笑教育,不要刻意制造嚴厲的課堂氣氛,幽默和諧的課堂氣氛才更容易讓學生的價值、創(chuàng)造性、自由、尊嚴得以實現(xiàn)。并且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觀念,摒棄教師為尊的觀念,與學生平等相處,對于課堂上的一些意見和建議積極的考慮和采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更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壓力相對較小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以《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教師在課堂中要充分的表現(xiàn)出對小女孩的同情,和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的痛恨之情,營造一種悲傷的氛圍,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思考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何如此悲慘,充分的了解作者寫作的意圖,激發(fā)學生學習能力。
2.強化課前自主學習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薄弱。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當通過科學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而在語文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安排課前預習任務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安排課前預習任務,明確課前自主學習的目標,讓學生帶著任務學習,解決教師布置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培養(yǎng)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中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和能力。當前的很多小學生,由于長期在父母或者是祖輩包辦模式下成長,導致學生的很多自主學習能力缺失。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在培養(yǎng)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時,應當引導學生形成自主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和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結(jié)合工具書的使用,自主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
3.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更多表達自我的機會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它不僅包括學生要能夠讀和寫,還需要能夠聽和說。這兩項能力都是學生在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對于學生的人際交往和學習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給學生更多表達自我的機會,通過營造一個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創(chuàng)建一些有意思的話題,讓學生自由發(fā)表言論,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比如說,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分別代表正方和反方,每個小組每次派出幾名代表,就某一個話題進行辯論。如“小學生應不應該見義勇為?”這樣的話題,由于小學生接受的教育就是應該樂于助人,見義勇為,但是由于小學生還處于弱勢階段,容易受到別人的傷害,因此不提倡小學生見義勇為,而應該見義智為。在進行辯論的時候,正反雙方可以盡可能多地利用一些例子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老師之間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學生可以了解到更多不同于自己的思想,這樣可以幫助拓展學生的思維,突破局限,讓學生有更多想象的空間。
4.促成自主和互動學習的融合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構(gòu)建起語文理解思維體系,就必須鼓勵學生透過不同角度表達個人的見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務必要做到因勢利導,使小學生在充分思索相關(guān)問題之后,及時結(jié)合個人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和積累的知識素材,闡述特殊性見解,并辯論某些存在分歧的問題。學生在小組探討過程中時而會凝神思索,時而又激烈探討,所以教師要保證予以動態(tài)性地巡視之后,再精心指導和耐心點撥存在思維模糊跡象的個體,最終讓所有學生都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闡明對內(nèi)容的理解。除此之外,每當學生表現(xiàn)出彩時,如閱讀過程中情感充沛、語句流暢、繪聲繪色,課本劇表演活靈活現(xiàn),等等,教師都要及時地加以認可,并提供適當?shù)奈镔|(zhì)精神激勵,避免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課程的迫切心理產(chǎn)生任何不良沖擊效應。
結(jié)語
總之,隨著我國對于國民文化素養(yǎng)要求的提高,對我國的學校教育我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力,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更多表達自我的機會,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來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力。
參考文獻:
[1]?李麗.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可持續(xù)學習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8,No.637(17):67+72.
[2]?許紅琴.深度學習——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教學[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