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志愿服務是志愿者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圖書館服務延伸的重要補充。志愿服務與圖書館事業(yè)高度契合,借助志愿服務能夠進一步豐富圖書館的服務形式和服務內容,有利于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益,樹立正確對待志愿服務的觀念并建立規(guī)范的機制有助于公共圖書館系統(tǒng)地發(fā)展志愿服務。
關鍵詞:志愿服務;圖書館;服務能力
1. 圖書館引入志愿服務的必要性
1.1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
志愿服務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目標和實現(xiàn)途徑的總要求相一致,在構建和諧社會中以志愿精神為原動力,從不同方面體現(xiàn)了和諧社會的活力特征與誠信友愛,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推進器。因此,在圖書館這個公共文化場所里,通過志愿者的實際行動向社會傳遞文明和正能量,不僅可促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友善、更和諧,改善社會風氣和人際關系,而且可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的建設,因此,引入志愿服務是圖書館承擔社會責任的必然選擇。
1.2 圖書館補充人力資源的需要
為了滿足讀者的需求,圖書館不斷提升其服務水平,不斷擴展其服務內容與服務范圍,嘗試各種服務方法和服務模式,但囿于人力資源有限或人員水平有限,無法滿足讀者對于多樣化、個性化服務的需求,人力資源問題制約著圖書館的發(fā)展及各項工作的開展。因此,圖書館引入志愿者是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圖書館作為非營利機構的人力資源新模式。實踐證明,志愿者可以完成大量繁雜的工作,比如新書加工、上書理架及借還書等,可以節(jié)約專業(yè)館員的時間和精力,使他們投入更精細化、深層次的信息挖掘和服務工作,有利于圖書館的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1.2 圖書館轉變觀念與改善服務的需要
志愿者既是圖書館的義務館員,又是圖書館的讀者,這種雙重身份使之更了解讀者,更容易與讀者溝通,更便于向讀者宣傳圖書館的規(guī)章制度、服務信息以及圖書館利用知識,帶動更多的人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同時,利用志愿者的這種雙重身份,可以更方便地搜集并反饋讀者的意見和建議,及時了解讀者的需求,使圖書館能夠有針對性的改善獨自服務。由于志愿者的志愿性,他們工作主動性強,工作熱情高,且更具創(chuàng)新性,可以開創(chuàng)新的工作局面。同時,志愿者的無私奉獻精神,還可提高圖書館員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有利于館員轉變觀念、改進服務。
2. 圖書館引入志愿服務的主要內容
2.1 志愿者的招募
首先,圖書館志愿者招募活動應該有汁劃、有組織地制定招募計劃。在進行志愿者招募之前先要在圖書館內各部門進行調查,了解哪些部門需要志愿者,需要多少名志愿者,志愿者主要從事哪方面的服務,劃定志愿者的崗位。其次,發(fā)布招募信息,實施招募,根據(jù)崗位需求進行招募,通常可以采取兩種不同的方式:一是社會招募,招募崗位簡單,技術性不強的志愿者,這種崗位可以由大部分人做,沒有特殊的技術要求,或經(jīng)過簡單訓練就可以勝任工作。二是目標招募,這種志愿者需要一定的技能,不是任何人都能勝任的,圖書館可以采取和各大中高等院校的相關專業(yè)聯(lián)系,如信息管理專業(yè)、檔案學、情報學等與圖書館相關專業(yè),為其院校學生提供志愿服務機會。
2.2加強培訓指導
志愿者培訓工作決定了志愿者服務的質量。志愿者上崗前必須接受系統(tǒng)的培訓,主要內容有:圖書館基本知識的學習,通過舉辦短期見面式培訓,盡快讓志愿者熟悉、了解圖書館的一些基本業(yè)務知識,根據(jù)志愿者的情況,舉辦長期系統(tǒng)的專業(yè)性培訓,定期給志愿者安排深層次的培訓,如信息服務、參考咨詢等方面的專題培訓,讓志愿者的素質全面提高;服務禮儀的學習,這里涵蓋了與讀者交流的藝術,本人的儀態(tài)、禮節(jié),提倡微笑服務,以及正確的義務服務觀念等。中國青年志愿者誓詞:"我志愿成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實踐志愿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建設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美好社會貢獻力量。"培訓的形式應該是多樣的,可采用資深館員授課、崗位實習等多種形式進行。務求課程設計有吸引力,對志愿者有增值提升的作用。激發(fā)其參與、投入服務的熱情和持久性。
2.3重視評價激勵
志愿服務雖然是一種義務的奉獻行為,但精神層面的肯定與鼓勵非常重要,志愿者的行為、工作成績需要得到圖書館以及讀者的正確評價。圖書館應該建立科學的志愿者服務評價和激勵機制,定期對志愿者服務工作進行總結和表彰。圖書館應經(jīng)常組織志愿者座談會或經(jīng)驗交流活動,加強服務典型案例的總結與宣傳;對志愿者服務中涌現(xiàn)出的先進典型,要采用恰當?shù)募罘绞?,適時予以鼓勵和表彰。通過表彰活動公開表揚先進,為先進的志愿者個人或團體頒發(fā)獎狀、獎章、紀念品等,以此鼓勵志愿者的工作熱情,吸引更多的志愿者走進圖書館,服務于圖書館,服務于社會,服務于讀者。
2.4 建立志愿者人才資源信息庫
為了保證有效開發(fā)和管理志愿者資源,公共圖書館應建立本館的志愿者人才資源信息庫,對每一次招募報名的人員,按相關信息項目分別建立檔案,并注意適時補充他們在培訓和服務環(huán)節(jié)中表現(xiàn)的信息,建立志愿者人才資源信息庫,圖書館就能在實際工作需要的時候,根據(jù)不同崗位需求,快速查找到適合的志愿者,投入服務,從而也保證了志愿服務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結語:在圖書館行業(yè)中引入志愿服務,是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必然趨勢。構建健全的志愿服務體系,利用好志愿者這一人力資源,可以增強圖書館的綜合服務能力,對推動區(qū)域精神文明建設與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圖書館行業(yè)應通過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傳播志愿文化,發(fā)揮圖書館的社會職能,助力和諧社會建設。
參考文獻
【1】牛勇.圖書館志愿服務:從傳統(tǒng)模式到智慧模式[J].圖書與情報,2018,183(5):107-111.
【2】何芳.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管理的探討[J].內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17(12):137-138.
作者簡介:
劉曉燕,1982年生,山東泰安人,中共黨員,中級職稱社會工作師,現(xiàn)任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qū)圖書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