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濤
摘 要:本文具體的分析了游戲化教學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與此同時,詳細的介紹了體育游戲在小學和中學的特點,然后介紹了體育游戲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最后分別從兩個方面闡述了體育游戲在中小學體育教育中產生的積極影響以及消極影響。最終的目標是讓學生在游戲和玩耍中學習體育,從而加強日常鍛煉,塑造健全的性格。
關鍵詞:游戲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學作用
1 體育教學中中小學體育游戲的特點
1.1體育游戲可以塑造中小學生的性格
學生通過游戲的形式參加體育活動,可以增強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并在活動當中培養(yǎng)出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拼搏向上的精神風貌;在相互競爭當中養(yǎng)成不拋棄、不放棄的意志品質;可以在體育游戲結束時具有勝不驕、敗不餒的氣魄。對于中小學男孩子而言,通過參加體育游戲使他們更加具有男子漢的氣概;對于中小學女生而言,通過參加體育游戲使她們更加堅強。總之,中小學生通過游戲的形式參加體育活動,有助于促使他們養(yǎng)成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良好習慣、積極面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從而塑造更加健全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最終實現(xiàn)全面的發(fā)展。
1.2體育游戲可以增強中小學生的體魄
不言而喻,無論多大年齡,只要適當地參加體育鍛煉,都會增強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參加體育運動,對他們身體的成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使他們變得更強壯,為日后學習文化知識提供體能上的保障。然而,不是任何運動都適合學生的成長發(fā)育,要依據中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選取適合的體育器材和恰當的運動量。寓教于樂,體育游戲的方式就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在快樂的鍛煉中幫助他們增強體魄。
2 體育游戲對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影響及作用
2.1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氛圍活躍
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適當的體育游戲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再加上大部分課程又是在室外活動,使學生融入自然環(huán)境當中;中小學生可以在戶外積極地發(fā)揮主動性,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完成體育運動。以運動為核心的各類體育游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體育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出多種多樣的游戲運動方式,給學生們帶去新鮮感,從而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順利完成。
2.2提高體育教師教學水平,帶動教學質量提升
為了以游戲形式實現(xiàn)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師應當積極學習最新的體育運動方面的書籍,將運動理論和實際的教學經驗相結合,設計出學生愿意積極參加的體育游戲。例如,有一款體育游戲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目的,其游戲原理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依次需要完成規(guī)定的跳繩次數、25米折返跑、定點投籃和集體跳大繩等運動項目,用時短者,則贏得比賽。所以,體育教師只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勤于思考游戲方式、善于總結教學經驗,就可以設計出學生喜愛的體育游戲項目,最終提升教學水平。
2.3依據學生心理生理特征,創(chuàng)新體育游戲設計形式
從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分析,學生都好動、喜歡嘗試新鮮的事物,并且不愿意做重復的練習,所以單項的體育項目很容易就讓學生失去參與的興趣;從學生的生理特點分析,這個時期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還未成熟,若是在體育教學中一味選取高負荷的體育項目,學生容易產生身體疲勞,反而不利于體育教學的開展,給體育教學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需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相符的游戲。比如50米快速跑,如果是單純的跑,一直跑,學生跑兩次就會覺得很枯燥;這時候體育教師把50米快速跑變成接力賽,或者叫號賽跑,還可以變成讓距跑,比如男生讓女生5米、大個子讓小個子5米,這樣的跑步形式學生就不會覺得枯燥,反而更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這就是體育游戲給教學帶來的積極影響。此外,我國大部分中小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心理特征比較孤僻,集體意識相對來說淡薄。
3 如何突出體育游戲對教學的影響
為了能構建出快樂的體育課程,達到滿意的教學質量,首先,體育教師應當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吸取其他學校或國外學校的體育游戲教學經驗,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多種多樣的游戲運動,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和體驗感,實現(xiàn)體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比如,一款叫“尋寶”的體育游戲在教學實踐中,很受學生們的歡迎,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其游戲設計原理是尋找規(guī)定的物品,用時短的人員或者小組獲勝。具體實施方案為,體育教師將物品提前隱藏在某一區(qū)域當中,學生若想得到物品需要一定的運動距離,同時也要參加規(guī)定的運動項目,增加游戲的難度,然后將學生分為不同的組別,共同參與游戲,最終用時短者獲得游戲的勝利。這個游戲的優(yōu)點在于既有趣味性又有運動量,實現(xiàn)了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對體育教學達到了促進作用。
其次,由于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好動貪玩,在教學設計時,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在講解體育理論知識當中花費較多時間,應將主要精力用到運動的設計和安排當中,多推出新穎的體育游戲,豐富教學內容,這也符合中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在體育教師與學生一對一的互動交流之間,增進師生感情;同時,也將鍛煉意識融入了體育教學當中。
4 結束語
作為一名中小學的學生,無論是身體機能還是性格的塑造都處于尚未成熟階段。并且,這個階段可塑性也很強,通過在中小學教學當中適當加入體育游戲,對于學生群體的成長、免疫力的提高、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和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以體育游戲形式開展教學,達到了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氛圍和提高體育教師教學水平等目的。但是,也需要回避體育游戲之中帶來的不利因素影響,要在體育教學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不斷調整方案,最終讓學生在游戲玩樂當中學會體育運動,加強日常鍛煉,并且最終達到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房必佳.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20(05):72-73.
[2]劉曉男.試析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的作用與設計原則[J].新課程(上),2018,(06):76-77.
[3]劉靜宇,李東升,赫興.電子類游戲對少年兒童動商的影響及體育游戲干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8,23(01):58-61.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市建設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