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斌
摘要:近年來,全民閱讀發(fā)展越來越深入,創(chuàng)新工作形式,促進技術發(fā)展環(huán)境、信息傳播途徑與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的融合已成為大勢所趨。公共圖書館作為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的主導公益性機構之一,理所當然要成為全民閱讀工作創(chuàng)新的先行者。與此同時,在當今新媒體環(huán)境衍生的新業(yè)態(tài)已經覆蓋社會大眾的趨勢下,以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為主要特征的有聲閱讀也逐步為社會大眾所接受與喜愛,并逐步改變著全民閱讀的行為方式。公共圖書館應當順應這一發(fā)展潮流,主動促進新媒體環(huán)境下有聲閱讀推廣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關鍵詞:新媒體;公共圖書館;有聲閱讀推廣策略
引言
有聲閱讀顧名思義為“有聲音的閱讀”,即通過聆聽實現對圖文的閱讀和理解。有聲閱讀不僅適用于缺乏閱讀能力的人,而且適用于缺乏閱讀條件的人,其靈活的攜帶方式及生動的閱讀體驗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青睞。如今,在以“喜馬拉雅”“懶人聽書”等為代表的有聲網站及手機APP繁榮發(fā)展的同時,公共圖書館有聲閱讀服務也在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的浪潮中獲得了新發(fā)展。但由于我國公共圖書館有聲閱讀服務存在推廣需求大與人力資源緊缺的矛盾,志愿者的加盟成為推動有聲閱讀發(fā)展的強大助力。
1有聲閱讀概念
有聲閱讀(Audio Reading)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對有聲讀物(Audio Book)的閱讀,有聲讀物也被稱為“Spoken books”“Talking books”或“Narratedbooks”。世界上最早的有聲讀物誕生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到20世紀中期,以有聲方式出現的教材被人們廣泛使用,如林格風英語唱片。隨著計算機、互聯(lián)網以及新媒體等一系列新技術的迅速興起與普及,人們獲取知識信息的方式變得日益多元化,數字化媒介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的閱讀習慣,有聲讀物的獨特優(yōu)勢正在凸顯。《辭?!穼⒂新曌x物通俗易懂地描述為:錄制在磁帶中的出版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可發(fā)音的“電子書”。美國有聲讀物協(xié)會給出了更加準確的定義,即有聲讀物是至少含有51%的文字形式內容,能夠復制和包裝成為磁帶、CD或者數字文件等形式進行銷售的音頻產品。不難看出,美國有聲讀物協(xié)會對有聲讀物進行的界定包含了文字含量、存儲形式兩個關鍵要素,這也是有聲讀物區(qū)別于其他讀物的主要特征。
2新媒體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有聲閱讀推廣策略
2.1以精準化閱讀服務為導向,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
隨著新媒體需求環(huán)境的進一步深化,移動新媒體消費者的服務需求呈現出個性化、多元化的趨勢,這就意味著與新媒體環(huán)境相關的各個業(yè)態(tài)必須開展精準化服務才能充分適應服務市場需求的變化。公益性圖書館應積極探索有聲閱讀方式下滿足讀者體驗的創(chuàng)新之路,立足于不同群體的閱讀需求,以精準化服務為目標,分門別類地制作具有群體特色的有聲閱讀資源。例如可針對少兒建立童話故事有聲讀物資源庫,鑒于少兒往往認知能力和閱讀能力較弱、對童話故事具有強烈好奇心的特點,在推送讀物時應重點推送故事類有聲讀物,增強少兒的閱讀欲望。而對于成年人群體而言,應充分挖掘不同群體不同題材有聲讀物的需求,實現有聲資源推送的精準化。另外,應注重服務質量的提升以及服務策略的優(yōu)化,兼顧線上用戶和線下讀者的閱讀需求,搭建讀者交流互動機制,將有聲資源的評價權賦予讀者,讓讀者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有聲資源更新與傳播的過程中,以此來進一步增強圖書館與線上用戶的黏合度,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
2.2主動融入新媒體營銷環(huán)境,創(chuàng)新有聲閱讀傳播途徑
借勢新媒體營銷方式促進自身服務品牌與服務內容的宣傳與推廣,已經成為當下社會公益部門發(fā)展的方向之一。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類文化服務部門,應當轉變思維模式,主動將有聲閱讀推廣工作融入新媒體營銷環(huán)境。公共圖書館應充分考量可以利用的新媒體渠道,通過線下館藏資源與線上虛擬營銷環(huán)境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促進有聲閱讀資源的傳播與推廣。例如,2012年,在“公益為主,合作共贏”理念的指導下,深圳圖書館與北京東方視角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了“圖書漂流”項目的合作,采用在公共場合放置“云圖·公共數字有聲圖書館”服務終端的方式,進行有聲閱讀資源的免費傳播,市民在終端選擇需要下載的讀物資源后,只需用手機二維碼掃一掃,就可輕松獲取有聲電子資源,最高峰時每日下載量高達7萬余次。
2.3多元化開展服務合作,營造立體式有聲閱讀環(huán)境
以各類閱讀服務內容為主題,與各類社會機構或個人廣泛合作,已成為國內公共圖書館拓展自身閱讀服務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有聲閱讀推廣工作也可以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采取與傳統(tǒng)媒體或新媒體合作的方式,進一步打造立體式有聲閱讀服務環(huán)境。例如,公共圖書館可以與喜馬拉雅、荔枝等國內較為知名的新興網絡媒體開展合作,聯(lián)合舉辦線下有聲閱讀比賽項目;與地區(qū)廣播電臺開展合作,定時定期播放系列化的有聲閱讀內容;還可以建立各種有聲閱讀微信群,邀請朗誦名師定期在線與讀者開展互動……這種立體式的有聲閱讀新媒體合作途徑,不但可以有效促進有聲讀物的廣泛傳播,而且有助于實現圖書館與合作方的互利共贏。
結語
新媒體環(huán)境的加速優(yōu)化為公共圖書館有聲閱讀推廣工作發(fā)展帶來了機遇,讀者享受閱讀的途徑更加便捷化、即時化。未來,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的深度發(fā)展,有聲閱讀必然會成為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傳播的重要形式,必將為廣大讀者帶來更為豐富、精彩的閱讀體驗。
參考文獻
[1]王佳,王雪.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現狀及發(fā)展方向探討——以天津市武清區(qū)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S1):221-224.
[2]閆偉華,申玲玲.我國有聲書行業(yè)的發(fā)展現狀與策略研究[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7(2):42-45.
[3]甘佳敏.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有聲閱讀現狀探析[J].視聽,2018(10):225-226.
[4]孟丹丹.移動互聯(lián)時代有聲讀物的發(fā)展現狀、問題與對策——基于有聲讀物用戶的實證調查[D].開封:河南大學,2016.
[5]方建燕,趙晶晶,趙天慧.公共圖書館有聲閱讀推廣模式研究——以溫州市圖書館閱秀匯朗誦社為例[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7(7):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