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 要:本文著重分析了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后進生的成因并對他們的學習心理進行了分析,探討化學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策略。
關鍵詞:化學教學;后進生的成因;學習心理;后進生的轉化
為了更好的促進化學學習過程中后進生的轉化,我對初三學生化學學科后進生的成因及心理做了調查。通過個別談話,提取任課教師和班主任的反映、觀察他們課堂學習狀態(tài)、分析其試卷等方法,并結合平時在其他學科了解的情況,我認為化學后進生的成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化學學科自身的特點所導致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知識應用于我們生活、生產(chǎn)、國防、科技等方方面面。在化學教學中,由于化學知識點的繁多,需要理解、記憶的知識量大,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選擇方法不當,往往對很多知識理解、認識不充分,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越來越多。比如我們每學習一種具體的化學物質,都要從物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物質的用途這三個最基本的方面來剖析物質,而這些零散的知識點都是需要學生去記憶的,化學物質學習的越多,需要學生去記憶的也就越多,漸漸的學生就會覺得化學學習比較繁瑣,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而我們初中化學中,需要學生去記憶的知識點還有很多,如:元素符號、化合價、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溶解性表……,這些“坎兒”,如果學生過不去,會直接影響到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卡在化學學習的半途中。
二、已有學習習慣及思維模式所導致
學生自九年級才開始接觸化學,大部分學生剛接觸化學時都會覺得化學很有意思,化學實驗新奇有趣,對化學學科的學習也比較積極。但是有些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可能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導致在最初的新鮮感慢慢消退以后,逐漸的“原形畢露”,仍以以前不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來對待化學的學習,直到“碰壁”以后,發(fā)現(xiàn)化學也和其他學科一樣,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有趣和容易,從而放棄對化學的學習。
三、自身錯誤的心理因素所導致
后進生在心理上往往體現(xiàn)出信心不足,得過且過,害怕困難和挫折的心態(tài)。“因為不會,聽著受罪,就不想學了,學了也白搭?!薄奥牭嚼蠋熣f些瞧不起我們的話,就不愿意再學了?!薄袄蠋煵蛔ノ覀?,我們就不使勁兒。”這些都是我在跟學生談話時學生流露出的心理,也反映出了學生一旦掉隊以后心理上的無奈。有的老師總是對學生說:“你們真沒出息,怎么這么不長進?”也有一些老師雖然沒說什么,但言談舉止中卻透著輕視,這對學生心理是一種“劣性刺激”,嚴重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
有鑒于此,我們要盡力矯正后進生心理、改進化學教學方法,以起到促進后進生轉化的效果。我覺得做好化學學科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可以“對癥下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發(fā)揮化學學科特點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從化學的學科特點出發(fā),提高自己授課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瘜W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我們化學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實驗的作用,除做好課本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外,我還進行了必要的補充。比如:在第七單元《燃料極其利用》中,我補充了“燒不壞的手帕”趣味實驗;在第十單元課題2《酸和堿之間會發(fā)生什么反應》我用“魔棒生煙”化學小魔術引入,吊足了學生的胃口,把化學教學充分的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
二、要善于發(fā)現(xiàn)化學的“坎兒”
在教學過程中,對化學中絆住學生的“坎兒”,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就盯住不放,即時突破?!霸綍W越愛學”的學習心理,啟示我們只有使學生學會、學懂,邁過“坎兒”,他們才能對化學有興趣。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針對不同的“坎兒”,采取相應的過“坎兒”的措施。以背誦化合價為例,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化合價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難過的一個“坎兒”,因為背誦起來非常繁瑣,化合價與化合價之間又沒內部聯(lián)系和情節(jié),導致學生就算暫時強記了,很快就會遺忘。所以我從網(wǎng)絡上搜索了大量背誦化合價的順口溜,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進行修改,讓枯燥無味的化合價變得朗朗上口,學生容易記憶。對于類似的難點,我們還要放慢腳步,耐心的等待學生跟上來。往往有些老師,明明知道這部分內容比較難,但是為了趕進度,仍然保持很快的速度來講解,總認為初三最后還有復習,可以復習的時候再慢慢講。實際情況表明,教學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夾生飯”部分是很難靠復習來彌補的。所以,我主張,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化學的“坎兒”,并且充分的重視這些“坎兒”的破壞力,幫助學生度過難關。
三、嚴格要求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觀察了很多后進生以后,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到化學的學習。通過調查,我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學生進入九年級以后,就已經(jīng)抱著“混日子”的想法了,行為習慣差,自律性差。對于這部分學生應該趁其剛開始學化學時,對化學還有一點興趣的時候,就嚴格要求,從一開始訂立“規(guī)矩”:比如按時交送作業(yè),上課認真聽講……可以適當附加懲罰措施,一切按照“規(guī)矩”辦事。因為這部分學生往往自覺性差,不能將所有希望寄托在他能夠突然自己轉變,自覺起來。在跟他們聊天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自己也很希望老師能夠嚴格的要求他們,約束他們,幫助他們改正陋習。后進生在轉化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懈怠,反復的情況。所以我們才要從一開始就訂立“規(guī)矩”,這些“規(guī)矩”不全是約束學生,更是約束我們教師。當我們出現(xiàn)懈怠時,就按“規(guī)矩”辦事。漸漸的,你會發(fā)現(xiàn),用來約束我們的“規(guī)矩”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習慣,這個時候,“后進生”的轉化也就成功了。
總之,后進生由于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歷了反復失敗后,自我概念獲得了歪曲的改造,形成了消極的失敗心態(tài),喪失了學習的自信心與積極的原動力,因此更需要我們教師以真誠的微笑和富有激情的不斷的鼓勵,在師生之間建構起溝通、理解、寬容、關愛的心橋,這樣很多“后進生”就會逐漸“陷入”到學習進階游戲中,樂于努力,樂于一點點地進步,逐漸找回自信,這就對他們的化學學習更有益了
參考文獻
[1]? 魏書生.教育學藝術[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2]? 俞國良.差生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3]? 陳鳳琴.正確歸因與“后進生”的轉化.中國教育學刊.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