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后稅收籌劃可行性探討

    2019-10-21 09:41:22吳捷
    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 2019年32期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

    吳捷

    摘 要:2018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經(jīng)過第七次修改正式公布,本次大修使我國個人所得稅從稅制層面發(fā)生改變,初步建立了分類與綜合相結(jié)合的混合征收模式。本次個稅變化之大,致使部分原有的個人所得稅籌劃套路失效。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下是否還具有稅收籌劃空間?通過對比新舊個人所得稅計稅規(guī)定,分析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方案的淘汰與更新。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居民個人;綜合所得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2.057

    2018年8月31日,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jīng)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本次修改是自1980年出臺個稅法后的第七次大修,這次根本性變革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空前關注。本次修改包括:推出居民綜合所得、提高費用扣除標準、增加專項附加扣除、調(diào)整稅率結(jié)構(gòu)等內(nèi)容,旨在結(jié)合我國社會實際情況,降低廣大中低收入人群的稅收負擔。在不斷更新的個人所得稅政策下,個人所得稅籌劃研究領域面臨新的挑戰(zhàn)。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除自然人外還包含具有自然人性質(zhì)的企業(yè),本文將研究主體限定在自然人范圍內(nèi),不討論相關企業(yè)的稅收籌劃問題。且考慮到本課題的研究范圍和實際情況,進一步將主體限定在居民納稅人范圍內(nèi)。

    1 新舊個人所得稅計稅規(guī)定對比

    1.1 首次實行綜合征稅

    本次稅改前,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稅制模式屬于分類征收制,即個人所得分為十一項,各項所得適用各自的征稅辦法。修訂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將征稅范圍重新整合,分為九項。其中,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稱為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稅,統(tǒng)一適用綜合所得七級超額累進稅率。

    1.2 調(diào)整費用扣除標準

    依據(jù)原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扣除費用35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修訂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將費用減除標準提高到每年60000元(每月5000元),該費用在居民個人綜合所得年收入基礎上進行扣減。在計算綜合所得的四項收入問題上,修訂前后差別不大:工資、薪金所得以收入全額計入;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扣減20%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減按70%計入。

    1.3 增設專項附加扣除

    本次修訂全新設定了專項附加扣除標準,即在計算居民個人全年綜合所得和經(jīng)營所得時,可以依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扣減。專項附加扣除有六項,分別是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

    1.4 優(yōu)化調(diào)整稅率結(jié)構(gòu)

    修訂后,居民個人取得的綜合所得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新個稅所規(guī)定的綜合所得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相較于原工資、薪金所得七級超額累進稅率有這樣一些變化:擴大了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了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高稅率的級距保持不變。

    1.5 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計稅規(guī)定

    原《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需單獨計稅。本次修訂給予了三年過渡期,即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在2021年12月1日前,可選擇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沿用原計稅方法。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2 個人所得稅籌劃目標

    稅收籌劃一般有稅負最小化、稅后收益最大化、企業(yè)價值最大化、股東收益最大化等目標。由于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主體為自然人,這一群體對稅收籌劃的需求通常是在收入一定的條件下,通過稅收籌劃獲取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即盡可能多的獲取稅后收益。因此本研究以稅后收益最大化為目標,判斷籌劃方案的可行性。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的主體為自然人,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后,有許多方案可在家庭成員之間進行選擇,因此本研究進一步將籌劃目標確定為:以家庭為單位的個人所得稅稅后總收益最大化。

    在該籌劃目標下仍然需要注意:籌劃方案不得違反法律法規(guī);籌劃活動需事前進行;在實際決策時需要全盤考慮,有長遠規(guī)劃。

    3 新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空間

    一般情況下,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可以通過減少應納稅所得額、降低適用稅率、利用稅收優(yōu)惠政策等方式來達成。

    3.1 失效以及即將失效的籌劃方案

    3.1.1 均衡發(fā)放工資、薪金

    這是一種通過降低稅率達到籌劃目的的方法。原工資、薪金所得單獨計稅,每月應納稅所得額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由于適用的是累進稅率,若各月工資、薪金收入不均極易出現(xiàn)有的月份繳稅多,有的月份繳稅少甚至不繳稅的情況。均衡發(fā)放可避免因突然的高收入造成某月稅負激增,導致全年稅后收益下降的不利狀況。

    《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后這一方法基本失效。一方面,以工資、薪金(包含在綜合所得內(nèi))年收入總額計稅意味著,該納稅年度內(nèi)各月如何分配收入其年度計稅結(jié)果均一致。另一方面,按年均衡發(fā)放工資、薪金在理論上可行,在實際操作中存在難度。因此這一方式基本失效,同樣的道理,各月均衡發(fā)放勞務報酬也難以奏效。

    3.1.2 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籌劃問題

    2021年12月31日前,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可以選擇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總額除以12,以其商數(shù)依照按月?lián)Q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進而計算其應納稅額,公式為: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關于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籌劃方法有兩個,籌劃思路均是通過降低所適用的稅率來提高稅后收益。一個是避開“陷阱區(qū)域”。所謂的陷阱區(qū)域是指如果在某一臨界點之后的一段區(qū)域內(nèi)設置全年一次性獎金金額,則會使稅負大幅度上升,反而造成稅后收益下降至臨界點前的現(xiàn)象。因此當全年一次性獎金金額逼近臨界點時,寧可少發(fā)一元,不可多發(fā)一元。

    另一個籌劃思路是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所得與工資、薪金所得均衡發(fā)放(稅改后應調(diào)整為全年一次性獎金所得與綜合所得的均衡發(fā)放),即保持收入總額不變,按照稅后收益最大化目標將總收入在兩個項目間進行分攤,達到一定的平衡。其籌劃思路是通過平衡兩者的應納稅所得額,來降低所適用的稅率。

    由于2022年1月1日起,上述所得需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這兩種籌劃方法即將失效。目前關于全年一次性獎金籌劃方法的研究非常多,陷阱區(qū)域和平衡點的結(jié)論已經(jīng)很全面,本文不再贅述。

    3.2 可繼續(xù)使用的籌劃方案

    3.2.1 增加員工福利、費用前置

    這是一種通過降低應納稅所得額來提高稅后收益的籌劃方式。有一些常見的增加員工福利的方法,比如由企業(yè)、單位提供職工宿舍,提供上下班班車,提供食堂餐飲服務等,員工免費或支付較少費用即可享受相關福利。操作方式是由企業(yè)、單位承擔相關費用,并從員工的工資中相應扣減。相當于員工個人的生活必要支出在稅前支付,這樣做的目的是幫助員工減少稅后收入的使用,以防降低其稅后收益。

    費用前置也運用了相似的籌劃思路,比如:因工作需要由員工個人墊付的支出,可通過報銷的方式進行抵減,避免通過工資、薪金的方式補償;或者相關必要支出由活動主辦方承擔,以扣除費用后的余額作為勞務報酬支付給個人。

    3.2.2 綜合所得內(nèi)部轉(zhuǎn)換

    本次稅改前,在一定的收入范圍內(nèi)通過改變雇傭關系來改變所得性質(zhì),可以達到提高稅后收益的目的。例如將工資、薪金所得轉(zhuǎn)換為勞務報酬所得,其運用的主要的籌劃思路是降低所得適用稅率。本次稅改之后四項所得綜合計稅,削弱了這一籌劃效果。但綜合所得內(nèi)部轉(zhuǎn)換的籌劃方式依然有用。因為工資、薪金所得以其收入全額計入綜合所得,其余三項均有20%的費用扣減,其中稿酬所得以70%計入收入。因此,將綜合所得中的工資、薪金所得轉(zhuǎn)換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或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將可以減少應納稅所得額,進而提高稅后收益。

    3.2.3 綜合所得與經(jīng)營所得的轉(zhuǎn)換

    綜合所得適用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最高邊際稅率為45%,經(jīng)營所得適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最高邊際稅率為35%。僅從稅率的角度看經(jīng)營所得具有優(yōu)勢。此外,經(jīng)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新《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取得經(jīng)營所得的個人,如果沒有綜合所得的,計算其每一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減除費用60000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也就是說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選擇經(jīng)營所得可進一步減少應納稅所得額。因此對高收入人群而言,將部分綜合所得轉(zhuǎn)為經(jīng)營所得可以達到降低個人所得稅稅負的目的。

    需要注意到的是,上述籌劃思路的確可以降低稅負,而注冊成立個體工商戶會產(chǎn)生成立成本,選擇取得經(jīng)營所得短期內(nèi)不一定會使稅后收益最大化,因此該籌劃方法應全盤綜合考慮。

    3.2.4 稅收優(yōu)惠政策的使用

    有許多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可大幅度提高稅后收益。例如:國債利息免稅;按規(guī)定比例繳付的三險一金免稅;轉(zhuǎn)讓自用5年以上且是家庭唯一居住用房的所得免稅等等。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在本次稅改中有所增加,未來還會根據(jù)社會實際情況不斷進行調(diào)整。

    3.3 新產(chǎn)生的籌劃方案

    專項附加扣除是本次個稅修訂新引入的費用扣除標準,其中許多扣除項目可在夫妻雙方之間、父母與子女間做選擇性的扣減,這就為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具有選擇空間的項目包括。

    3.3.1 子女教育

    子女教育支出可以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即每人每年1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父母可選擇由其中一方100%全額扣,也可以選擇雙方各扣除50%。

    3.3.2 繼續(xù)教育

    其中在中國境內(nèi)接受學歷(學位)繼續(xù)教育支出,可按照每月400元(即每年4800元)定額扣除,該項支出可選擇由其父母扣除,也可由本人扣除。

    3.3.3 大病醫(yī)療

    納稅人本人發(fā)生的符合規(guī)定的醫(yī)藥費支出可選擇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發(fā)生的醫(yī)藥費支出可以選擇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3.3.4 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

    符合條件的住房貸款利息支出,按照每月1000元(即每年1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可由夫妻中的一方扣減。若是夫妻雙方婚前分別購房產(chǎn)生首套房貸款,則該項利息支出可在婚后選擇其中一套,由購買方100%扣除,或夫妻雙方對各自住房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

    住房租金的扣除選擇空間不大,符合條件的住房租金支出,只能由夫妻雙方中的一方扣除。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個納稅年度內(nèi),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的專項附加扣除不能同時享有。

    3.3.5 贍養(yǎng)老人

    納稅人為獨生子女不具有籌劃空間,按照每月2000元(即每年24000)定額扣除。納稅人有兄弟姐妹的,需分攤2000元(即每年24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每月最高不得超過1000元(即每年12000元),因此當有三個與三個以上的兄弟姐妹時,才具有一定的籌劃空間。

    關于專項附加扣除的稅收籌劃問題,我們以子女教育為例進行分析。假設甲乙為夫妻,均為我國居民納稅人。有一獨生子正在上小學。其中甲每年取得稅前工資、薪金收入為150000元,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額為22000元,乙每年取得工資、薪金收入為350000元,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額為30000元。甲乙兩人本年度可以扣除的專項附加扣除只有子女教育這一項,且無其他收入。

    (1)方案一:由甲100%扣減12000元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甲應納稅所得額=150000-22000-12000=116000(元)

    乙應納稅所得額=350000-30000=320000(元)

    甲乙合計應納稅額=(116000×10%-2520)+(320000×25%-31920)=57160(元)

    甲乙合計稅后凈收益=150000+350000-57160=442840(元)

    (2)方案二:甲乙雙方分別扣減50%,即分別扣減6000元。

    甲應納稅所得額=150000-22000-6000=122000(元)

    乙應納稅所得額=350000-30000-6000=314000(元)

    甲乙合計應納稅額=(122000×10%-2520)+(314000×25%-31920)=56520(元)

    甲乙合計稅后凈收益=150000+350000-56520=443480(元)

    (3)方案三:由乙100%扣減。

    甲應納稅所得額=150000-22000=128000(元)

    乙應納稅所得額=350000-30000-12000=308000(元)

    甲乙合計應納稅額=(128000×10%-2520)+(308000×25%-31920)=55360(元)

    甲乙合計稅后凈收益=150000+350000-55360=444640(元)

    三種方案相比,444640>443480>44280。方案三:由收入較高的乙全額扣減能獲得最高的家庭稅后收益。

    進一步得出一般結(jié)論: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個人所得稅籌劃時,類似的扣除項目應選擇適用稅率高的一方進行100%全額扣減,這樣可以使適用高稅率部分的應納稅所得額縮減,降低整體稅負,提高家庭整體稅后凈收益。

    4 結(jié)語

    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未逾一年,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探索研究。財政部稅政司王建凡明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推動個人所得稅稅制改革,其他稅收要素也會相應調(diào)整。由此可見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問題需時刻跟進,不斷調(diào)整,這為相關研究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宋燕.新個人所得稅法下居民個人稅收籌劃[J].財政監(jiān)督,2019,05(10):8893.

    [2]吳舒婷.基于新個稅法下的高校個稅稅收籌劃[J].納稅,2018,11(31):4142.

    猜你喜歡
    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
    淺談營改增之后房地產(chǎn)開發(fā)企業(yè)的稅收籌劃
    財會學習(2016年19期)2016-11-10 05:02:27
    營改增對混凝土行業(yè)的影響及應對策略探討
    我國個人所得稅問題研究
    網(wǎng)絡紅包之個人所得稅問題探討
    整體變更涉及個人所得稅問題淺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40:27
    商業(yè)地產(chǎn)企業(yè)稅收籌劃研究
    房地產(chǎn)企業(yè)土地增值稅稅收籌劃的分析
    淺析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
    宁乡县| 巫山县| 綦江县| 新民市| 桂林市| 武乡县| 阜平县| 平利县| 镇江市| 梁平县| 水城县| 土默特左旗| 遂昌县| 马鞍山市| 缙云县| 西华县| 丘北县| 洛扎县| 杭锦旗| 砚山县| 白玉县| 关岭| 屏东市| 景洪市| 海伦市| 安达市| 故城县| 马鞍山市| 景德镇市| 揭阳市| 泾阳县| 白银市| 金沙县| 诏安县| 安乡县| 通化县| 镇平县| 青州市| 垣曲县| 米林县| 屏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