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到有用的語言知識以及相應的技能。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改革傳統(tǒng)教育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將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努力創(chuàng)造活力課堂,高效課堂。
關鍵詞:學生主體意識;活力課堂;中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7-010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100
從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來看,基本上都是教師作為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主要指的是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將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讓學生能發(fā)揮自身內(nèi)在的潛力。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且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改變之前的“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學習”的落后教學模式??梢?,當前英語學科教學中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英語教師需要思考和探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師在教學中想要突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首先就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在這樣的課堂氣氛下,學生才能更好地溝通與交流。此外,相關的調(diào)查研究表明,民主、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更能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為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與學生成為朋友,給學生更多關心、愛護與尊重,與他們實現(xiàn)情感的和諧統(tǒng)一,促進課堂成為和諧的教育場所,不斷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力,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因材施教,重視分層教學
我們要承認學生在學習上是有個體差異的。分層教學方式為每個學生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表現(xiàn)舞臺,讓學生能有自主的表現(xiàn)空間以及實踐,促進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層次的發(fā)展。分層教學包括對學生的分層、教學目標的分層、教學評價的分層等等。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方式,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發(fā)揮自身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能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
(三)創(chuàng)造課堂語言氛圍,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思維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參與突顯了學生的課堂主體,但假若沒有寬松的課堂氛圍作為基礎,那么在課堂上也突顯不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且也是參與英語課堂活動的實踐者,可見,學生才是課堂的認知主體。而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擔任教學活動的指導者與組織者,這也就要求教師要構建活力的課堂結構,讓學生能充分表現(xiàn)自己,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上,形成良好的實踐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英語課代表帶領學生讀新單詞,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批改作業(yè),在課堂上分小組討論學習等等,如此也能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此外,教師要重視結合生活教學,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綜合能力。
英語學科的學習實際上是師生互動的一個過程,因此教師要重視挖掘?qū)W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才能創(chuàng)造充滿活力的課堂。
(一)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這也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基礎條件。當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學習動機之后,才會形成強大的學習動力,進而提高學習積極性與參與度。
(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中自覺確立學習目標并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同時學會總結相應的學習方法,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讓學生在學習知識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并以活躍的思維去學習英語知識,促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基礎知識轉(zhuǎn)變成自身的語言,最終促使學生學會運用英語與人交流。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創(chuàng)造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需要擁有良好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是每個學習者必須具備的能力。英語是一門外語學科,我國的學生沒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因此在學習中只有不斷總結、創(chuàng)新,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當我們找到良好的學習方法時,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發(fā)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不斷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學能力與學習習慣。教師的教法應符合學生的學法,要注意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習效率。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階段的學生都需要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打好英語學科的學習基礎,重視聽、說、讀、寫方面的訓練。也只有這樣才能突顯學生的課堂主體,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與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英語課堂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在課堂上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zhì)量。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科學教學方式的運用,強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不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參與能力,構建更具活力的數(shù)學課堂,促進教師的教能高效地服務于學生的學。
參考文獻:
[1]張玲.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力之我見[J].中國校外教育,2010(12).
[2]范劍虹.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理念下的教學設計之我見[J].基礎教育論壇,2016(16).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 高維峰(1963— ),漢族,甘肅酒泉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