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筱夏
摘 要 小學教育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階段,是學生一生中的重要時期,許多行為習慣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價值觀也在這一段時間內逐步奠定了基調。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漸推行,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成為了教育的重要目標。語文是小學的基礎性科目,也是小學德育教育開展的有效平臺,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素材。本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分析了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的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8-0029-01
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注重道德的教育,孔子曾說:“德乃立身之本?!痹谛W教育階段開展德育教育符合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也符合我國的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語文是小學最基礎的學科,語文教材中也有著不可勝數(shù)的德育案例,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滲透自然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的意義
小學語文教學中給學生滲透德育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第一,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是統(tǒng)一的,都是要求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語文作為小學的三大主流學科之一,對推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思想道德作為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表現(xiàn),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第二,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語文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提升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可以明確和升華學習的德育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可為國家輸送更多優(yōu)質、全面的人才,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實現(xiàn),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添磚加瓦。因此,教師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給學生滲透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質。
二、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涵
“君子憂道不憂貧?!边@個“道”就指的是道德,中國歷來就十分注重道德的教化。人教版語文教材的編排十分合理,選取的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和深刻的哲理,因此,教師應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給學生創(chuàng)設德育情境,讓學生領悟到為人處世的道理。
如,在講授《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我除了引導學生掌握了本課的生詞與語法外,還給學生講解了為人處世的道理。這篇課文是講晏子在出使楚國期間,被楚王三次侮辱,都被晏子用語言巧妙地回擊,不卑不亢。課堂中,我引導學生將課文翻譯,并將故事拓展改變成一個劇本,讓學生進行情境劇表演。表演中,我讓學生注意把握人物的性格及心理特征,尤其是要將晏子的勇氣和智慧表現(xiàn)出來,通過情境表演,學生對晏子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感受到了晏子身上的愛國情懷。這樣,我就將德育教育與教學活動結合起來,完成了教學課文、滲透德育的雙重任務。
(二)創(chuàng)設生動的德育情境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如果教師在德育教育中給學生進行“思想灌輸”,就會“東風吹馬耳”,起不到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多媒體技術的表現(xiàn)力豐富,憑借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獨特優(yōu)勢,日益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創(chuàng)造生動的德育情境,將課文中冷冰冰的文字轉化為圖片、聲音、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潛移默化中也就會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熏陶。
如,在講授《小橋流水人家》這篇課文時,我先給學生播放了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的朗讀音頻,讓學生感受美好的大自然意象。這篇散文的題目就來自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彪S后,我給學生播放了江西婺源的景色,跟課文中的描繪幾乎一模一樣,清澈的溪水、柔軟的柳枝、婀娜的舞姿、美麗的田園,我讓學生結合視頻體會文中的這些語句,體會大自然的靜謐和田園風光的美好。如此,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直觀教學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心情。
(三)組織多樣的德育活動
德育理論與德育實踐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給學生講授德育理論,而不組織學生進行德育實踐活動,就會造成“知”與“行”的分離,就會建造空有華麗外表的空中樓閣。德育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需要德育實踐來深化學生的認知,幫助學生形成德育慣性,能夠促使學生在生活中實踐德育理論。
如,筆者發(fā)現(xiàn),班上有許多孩子因父母工作忙而缺乏關愛,于是形成孤僻的性格,還有一些學生由于父母的溺愛而表現(xiàn)出自私。針對這一情況,我組織學生參加了“走進敬老院,傳遞溫暖情”的班級活動。學生來到敬老院,我組織其幫助老人打掃衛(wèi)生、給老人表演節(jié)目、與老人談心,學生都很熱心地參與,老人也感受到了來自晚輩的關愛。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學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班級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強。
總之,德育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不斷開拓和進取,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周忠.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華夏教師,2018(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