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群涵 李健剛
摘 要:現階段,我國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法治水平相對落后,法治化進程急需推進,這就使得法律援助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迫在眉睫。而近些年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實施法律援助卻收效甚微,原因在于其實施過程中受到重重阻礙,這些阻礙不僅來自于外界的不良條件,也來自于自身的不完善,本文將從少數民族地區(qū)法律援助的角度出發(fā),探究其實施中的困境,并針對這些困境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徑。
關鍵詞:法律援助;少數民族地區(qū);法治國家;司法正義
一、法律援助的背景
法律援助制度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逐步提高、社會法治文明的不斷發(fā)展和人民法治觀念的日益增強而產生,其是法律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自此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推進,正體現了法律援助的價值所在,即如何避免那些難以通過尋常的法律救濟手段來維護自身權益的弱勢群體,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因素而導致其對公平正義追求的缺失。作為一項重要的司法制度,法律援助以對那些經濟拮據或確有其它困難的當事人提供法律上的幫扶的方式,使他們能夠平等地使用法律規(guī)定,平等地享受法律保護。
雖然說,我國開始探索法律援助制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但是,直到2003年公布施行《法律援助條例》,才從法律層面上正式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此后,在2015年6月29日,我國出臺的《關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見》中提出的若干對于法律援助的要求,進一步促進了法律援助體系的建立與完善。
二、甘南藏族自治州法律援助的實踐困境
(一)民族成分復雜
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內有24個民族,呈雜居形式分布,屬于一個多民族地區(qū),民族成分眾多,民族關系復雜。由于各民族之間文化、觀念的不同,特別是長期以來存在著農牧區(qū)皆有、伊斯蘭教、道教和藏傳佛教雜處的狀況, 使得該地區(qū)所產生的矛盾以及糾紛均體現出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
(二)習慣法根深蒂固
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內,藏族和回族是人數最多的兩個少數民族,因地廣人稀、與外界交流溝通少以及宗教氛圍濃厚,而使當地的習慣法得以長時間保留。因而,當地的群眾在發(fā)生糾紛時,基本上是參照習慣法的規(guī)定來解決。但筆者發(fā)現有些習慣法已經跟不上社會發(fā)展的腳步,這種法律的滯后性使得當地群眾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習慣法解決糾紛的某些方式十分落后且不合理,甚至有些還會與法律規(guī)定背道而馳。
(三)當地群眾不知法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經濟、教育以及基礎設施等條件落后,使得當地群眾的法律素養(yǎng)不高。一方面,當地群眾對于法律如何評價和規(guī)定某一行為知之甚少,從而也不知道何為合法權益以及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多數群眾不知道法律援助制度,對于這一制度的了解也無從談起,因此,他們也不可能去尋求法律援助。
三、甘南藏族自治州法律援助的路徑優(yōu)化
(一)完善相關立法
我國現有法律對于法律援助制度的規(guī)定并不豐富,其中涉及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更是寥寥可數,這便需要我國相關立法組織,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qū)有關法律援助制度的立法活動。實踐上可以先由地方政府從實際出發(fā),制定相關地方性法規(guī),不僅要從實體上進行規(guī)定,還必須從程序上進行規(guī)定,同時,還需要有關部門的具體落實。
(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法律援助之所以進展緩慢,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資金不充足。要想當地的法律援助困境有所改變,經費投入必須要有保障,因此,當地政府要充分認識到法律援助的重要性,應當調動財政積極性,建立專門的財政保障機制,加大對法律援助的財政投入,至少要保證當地的群眾享有國家規(guī)定的最低標準的法律援助服務。除了地方政府財政的保障之外,還可以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讓他們加入到法律援助的幫扶中來。
(三)壯大法律援助人才隊伍
眾所周知,專業(yè)的法律人才隊伍是法律援助的基礎,筆者認為應該確保每個基層行政區(qū)域都要有合格的法律援助機構,同時在每個鄉(xiāng)鎮(zhèn)設立派出服務站點,確保每個站點有保質保量的工作人員,保證工作正常開展,同時定期進行下鄉(xiāng)活動,讓工作人員和民眾面對面進行零距離的談話和問詢。
(四)促進習慣法與國家制定法融合
針對當地長期存在的習慣法,國家制定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它們取代。但習慣法和國家制定法亦有相通的一面,對于習慣法中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符合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優(yōu)秀部分,可以經過變通之后被國家制定法所吸收,或者與地方性法規(guī)相融合。
四、結語
法律援助制度作為一項兼具政策性和公益性的制度,對于加快法治化的進程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就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法律援助而言,要注意聯系當地的現實情況和民族特點。最后,為有效地改進和完善少數民族地區(qū)法律援助目前所面臨的困境,使得法律援助制度在當地施展出其應有的效果,應做到因地制宜和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漆娜娜.試論法律援助的對象[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01):91-93.
[2]閆文軍. 少數民族地區(qū)高考招生政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
基金項目:西北民族大學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資助項目“少數民族地區(qū)法律援助的實踐困境與路徑優(yōu)化—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例”(項目編號:201910742008).
(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甘肅 蘭州 7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