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雙霞
摘 要: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教學是掌握語言文化知識的重要方式。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學也會對小學生將來的語言積累與運用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谛W生的心理特點,教師需要在教學的時候通過與學生互動的方式來強化教學效果。通過相互之間的溝通,小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引導和幫助。同時,通過師生之間合理的互動,教師還可以充分了解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情況,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查漏補缺?;诖?,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隔閡存在的原因出發(fā),探究了師生話語溝通的方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話語溝通;方式
一、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隔閡存在的原因
(一)受到傳統(tǒng)授課方式的制約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處于被動的地位。雖然這種教學模式具有課堂秩序較好、可以精準控制課堂進度等優(yōu)點,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漸漸顯露出來。比如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思考較少、綜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師生之間缺少必要的互動等等。因此受到這種授課方式的影響,教師在課堂當中缺乏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學生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師無法得到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等。
(二)教師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認識不到位
教學活動的主體使學生而不是教師,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是活潑好動,注意力很難集中。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小學生的特點,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學的特殊性才能意識到話語互動的重要性。首先來說,語文不僅僅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它融合了社會人文性,因此小學生語文教學的目標使要提高小學生語文專業(yè)知識和提升他們的道德能力水平。而對于道德能力水平的培養(yǎng)則需要教師通過與小學生的互動來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意識,比如通過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模擬相關的教學情境等方式來提高小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但是在實際當中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學的特殊性,對于小學生的特點也不夠了解,因此沒有意識到師生互動的重要意義。
(三)師生互動的手段單一
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過于依賴于教師教授的方式,認為生動活潑的師生互動方式不利于對學生的管理和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他們認為通過背誦、默寫和提問等傳統(tǒng)的互動方式就可以達到師生互動的效果。這也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這些傳統(tǒng)的師生互動方式無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之間缺少話語溝通,這導致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不到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方式探析
(一)通過課堂提問加強話語溝通
通過在課堂上的提問來實現(xiàn)與小學生之間的話語溝通是最常用的互動方式。在使用這種方式的時候需要注意提問形式的有效性,使課堂提問能夠成為師生之間交流和溝通的紐帶,從而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角。與此同時,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活躍學生的思維,從而加強師生互動的效果。比如在學習《曹沖稱象》這一課文章的時候,在學生熟讀了課文之后教師可以這樣向學生提問“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然后引導學生從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發(fā)展、結果等六個角度來描述事件,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在學習的時候學會概括和記憶的方法。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每一個自然段擬定標題,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課文閱讀的時候做到邊讀邊思考,集中注意力。
(二)通過課堂討論加強話語溝通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來說,教師可以就某一個問題在課堂上展開討論,學生可以隨意表達自己的看法,可以對文章的內容提出疑問,也可以對教師講述的內容提出不同的意見。課堂討論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高,課堂氣氛好,因此通過課堂討論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話語溝通,充分調動學生與教師互動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幸福是什么》這一課的時候,在學習了課文的基本內容之后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探討幸福的意義。對于智慧的女兒話語的理解,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小組,然后引導學生在各個小組當中進行討論,然后由小組成員代表對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并發(fā)言。有的小組對于智慧的女兒的話進行了深入的理解,而有的小組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歷來舉例探究幸福的真諦。最后教師總結,三個牧童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為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了益處。因此在生活當中要想獲得幸福就要多做對別人有幫助的事情。
(三)通過場景模擬加強話語溝通
小學生比較好動,對于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因此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時候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場景模擬,還可以使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來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動物王國開大會》這一課的時候,課文當中會話內容較多,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之后分角色扮演課文當中的老虎、狗熊、狐貍、大灰狼、梅花鹿的角色,由教師擔任旁白并進行引導然后將課文以話劇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通過對四次通知的內容對比來找出通知的六個要素。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可以實現(xiàn)良好的互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師生之間的互動具有較強的情境性,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教學內容來與學生進行話語溝通,這是實現(xiàn)信息互通和思維互接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打破師生之間話語隔閡、活躍課堂氣氛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古爾蘭.葉里拜.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教學[A]. 《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年9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2.
[2]穆宏香.簡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