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偉毅
學校文化,一般包括理念文化(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課程文化等方面。在學校建設中,如果說政府部門建起的校園校舍,是滿足辦學硬件需求,奠下的是“建筑基石”;那么,校長確立的學校文化,則是辦學的軟件要求,奠下的是“文化基石”。從某種意義上說,后者比前者更具長遠意義,故有“百年名?!薄鞍倌陿淙恕敝^也!
一、理念文化應體現(xiàn)學校的價值追求
理念文化是學校文化的“綱”,綱舉則目張,它統(tǒng)領著其他方面的文化,影響著學校發(fā)展的方向與進程;理念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魂”,魂歸則神聚,是學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其他文化建設必須圍繞著理念文化展開。因此,理念文化的提煉,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
文化的背后是價值觀問題,每一種文化,都體現(xiàn)一個群體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學校文化的創(chuàng)建,應從價值觀的塑造入手。
二、學校文化核心價值觀的提煉
泉州市豐澤區(qū)崇德實驗小學于2015年開辦,作為一所新辦校,如何更快樹立學校品牌,提升教學水平,成為學校領導亟待思考的問題。而提煉與建設新校核心文化則是統(tǒng)一價值觀,增強文化軟實力,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從而促進教育的實施和落實的有效手段。
(一)核心價值的思考
對于核心文化,學校考慮到作為新校,還不具備歷史底蘊,辦學特色也暫不明顯。另外,所在地方的閩南文化,已有很多學校在開展進校園活動,并形成了辦學特色;且學校地處豐澤,乃拆分出來的新區(qū),不在文化積淀比較深厚的老城區(qū),以地方文化植入,區(qū)域優(yōu)勢不明顯。學校認為校名中“崇德”一詞具有豐富的教育歷史傳統(tǒng)與思想內(nèi)涵,可以此延展充實。
(二)核心價值的溯源
1. 德育思想中國古已有之?!抖Y記·大學》提出“三綱八目”,“三綱”為“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八目”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人早就重視崇德修身的個人之德、崇德向善的社會之德、崇德善治的國家之德,強調教育在于通過確立和弘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塑造人格,樹立精神,培養(yǎng)知行合一、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拧?/p>
2. 德育為首是國際教育改革的共同潮流。201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布題為《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的報告,提出教育應當以人文主義為基礎,強調為人類共同的利益承擔責任,教育應當遠離功利主義和經(jīng)濟主義,更多地培育價值觀、公民美德和正義感。
3.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边@回答了學校要“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問題。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就是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具有中華文化底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國際視野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核心價值的定位
基于對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歷史、當代教育根本任務以及全世界教育改革趨勢的認識,學校結合校名“崇德”,向傳統(tǒng)文化尋根溯源,將“一德立而百善從之”確立為核心教育理念。
三、學校理念文化體系的建構
學校以“一德立而百善從之”作為核心價值,構建學校理念文化體系,確立“蘭質教育”主題,全面建設特色學校。
(一)核心價值:一德立而百善從之
核心價值觀是回答“為什么辦教育”“怎樣辦教育”的問題?!暗隆笔菍W校教育的首要任務,很多學校把“崇德”作為校訓;從育人角度看,“德”只是教育的一維,還要考慮全面育人的實施。“德”的本意,是指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運行。后來引申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規(guī)律去做事。不違背自然規(guī)律去發(fā)展社會,提升自己。德即是對道、對自然規(guī)律的認識、理解、踐行,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傳播。
“德”落實到辦學中,體現(xiàn)在對教育規(guī)律和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遵循?!耙坏铝⒍偕茝闹弊鳛閷W校核心價值觀,在育人中就要培養(yǎng)“德如蘭”的學生;在辦學中要辦“善若水”的學校。
(二)一訓三風:明德如蘭,至善若水
校訓是對全校師生的訓誡,應與學校核心價值相契合。校訓“明德如蘭,至善若水”的“蘭”“水”,是對“一德立而百善從之”中“德”“善”兩個道德意象的具象解讀。希望師生平時注重品德修為,如蘭花那樣,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德、才的馨香,不斷追求并力求達到善行的境界,像水一樣清澈平靜,澤被萬物。亦指教育應“善若水”,要順流而行、遵循規(guī)律,要潤物無聲、循循善誘,要善治善教,至善至美。
學校“三風”是對校訓的進一步分解,是師生行為的具體化。如校風為“至真、至善、至美”,教風為“立愛、立責、立人”,學風為“修學、修行、修心”。
(三)辦學目標:創(chuàng)辦潤生命、順自然、融社會、展才情的“水質學園”
辦學目標是回答“辦什么樣的學?!薄霸鯓愚k學校”的問題。水是滋潤、柔順、包容的,也是無私、永恒的,學校教育應如水一般。蘭質教育要潤生命,滋養(yǎng)師生生命;要順自然,尊重自然天性及個性的發(fā)展規(guī)律;要融社會,辦成一所包容眾生、融合社會的學校;更要展才情,辦學能達到澤被萬物,呵護個性,展現(xiàn)才情的高度與氣度。
(四)育人目標:培養(yǎng)有雅氣、富才氣、懷志氣、現(xiàn)朝氣的“蘭質少年”
育人目標是回答“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問題。蘭質教育在于培養(yǎng)具有“四氣”的蘭質少年。君子如蘭,生幽谷,無人自芳。蘭質少年要有雅氣——雅言,雅行,雅貌;富才氣——學有所知,習有所能,術有所長;懷志氣——修身志,家國志,天下志;現(xiàn)朝氣——展現(xiàn)“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態(tài)度,“蒸蒸日上,朝氣蓬勃”的精神,“困難無畏,朝夕不倦”的意志。
理念決定行動。學校在蘭質教育理念驅動下,開展了學校文化的整體建設。如物質文化方面,進行蘭質“四香”校園建設——花香,葉香,書香,墨香;又如課程文化方面,開發(fā)蘭質“四氣”課程——雅氣課程,才氣課程,志氣課程,朝氣課程。當然,還有蘭質教育的制度、行為、評價等方面,應全面推動,逐步完善蘭質教育特色學校。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崇德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林彥 劉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