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兩組的麻醉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有差異(P<0.05)。結論:腰硬聯(lián)合麻醉具有較高的"/>
廖國芬
【摘 要】:目的:觀察評價腰硬聯(lián)合麻醉用于剖宮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我院婦產科接收的行剖宮產的產婦180例,均無胎兒宮內窘迫,展開臨床探究。采用隨機方式,將上述所有患者平均歸納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90例。對照組為硬膜外麻醉,觀察組為腰硬聯(lián)合麻醉。結果:兩組的麻醉起效時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的麻醉前、后血壓、麻醉后心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麻醉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有差異(P<0.05)。結論:腰硬聯(lián)合麻醉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腰硬聯(lián)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剖宮產;有效性;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719.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0-03--01
在實行剖宮產的前提下,為保證母嬰安全,產科麻醉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因此選擇適當的麻醉藥物和麻醉方式十分重要。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腰硬聯(lián)合麻醉具有肌松效果顯著、麻醉起效時間快等持續(xù)性硬膜外麻醉的眾多優(yōu)勢外,還可擴大麻醉平面,提升麻醉效果,因此在腹部或盆腔手術中,該麻醉方法被廣泛應用[1]。基于此,本次研究就對腰硬聯(lián)合麻醉用于剖宮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重點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我院婦產科接收的行剖宮產的產婦180例,均無胎兒宮內窘迫,展開臨床探究。采用隨機方式,將上述所有患者平均歸納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90例。孕婦平均年齡為(27.5±1.3)歲,平均體重為(64.3±6.1)千克,妊娠時間均大于等于38周。納入標準:產婦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無其他嚴重內分泌系統(tǒng)、肝腎功能障礙癥者。排除標準:產婦經臨床檢查發(fā)現胎兒宮內窘迫;具有其他妊娠并發(fā)癥。兩組產婦資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已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方法
術前對所有產婦均進行常規(guī)檢查,包括密切監(jiān)測產婦的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心率、血壓、脈搏、心電圖等。所有產婦在麻醉前,均給予0.1克的苯巴比妥鈉進行肌注,硬膜外穿刺的具體位置選擇L2~3椎間隙。對照組采取硬膜外麻醉,先直接給予產婦硬膜外置管,接著注入2毫升濃度為2%的鹽酸利多卡因,此后密切觀察產婦情況,若未觀察到明顯的不良狀況,則將鹽酸利多卡因的劑量增加至8~10毫升。觀察組采取腰硬聯(lián)合麻醉,選擇26G的腰穿針,通過硬膜外穿刺進入蛛網膜下腔,此后將2毫升濃度為1/100的鹽酸羅哌卡因注入,退出脊麻針后,置入硬膜外導管,密切觀察產婦的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的硬膜外給藥,具體為注射3~5毫升2%的鹽酸利多卡因,此后若發(fā)現腰麻失敗或不全的情況,應給予硬膜外麻藥追加注射。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麻醉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手術指標包括麻醉起效時間,麻醉前后血壓、麻醉前后心率。評價麻醉效果時分為優(yōu)、良、差三種評定標準,生產過程中無疼痛、肌松效果優(yōu)良、未使用任何輔助藥物視為優(yōu);生產過程中基本無疼痛、肌松效果一般、表現出牽拉反應則視為良;生產過程中疼痛感較明顯、肌松效果差、需要加用局部麻藥或使用其他輔助藥物則視為差,麻醉優(yōu)良率為優(yōu)和良的例數之和占總例數的百分比[2]。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頭痛。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統(tǒng)計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配對t對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手術指標
根據表1,兩組的麻醉起效時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組間的麻醉前、后血壓、麻醉后心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的麻醉效果
根據表2,兩組的麻醉效果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比較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對照組出現惡心嘔吐、頭痛癥狀的產婦分別為6例、9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67%;觀察組出現惡心嘔吐、頭痛癥狀的產婦分別為3例、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55%,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5.117,P=0.221)。
3 討論
在剖腹產過程中,麻醉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關系著母嬰健康和安全,因而尋找既能夠減少母嬰傷害、又能夠提高麻醉效果的麻醉方法顯得十分重要[3]。本文通過對比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聯(lián)合麻醉的整體效果,探究腰硬聯(lián)合麻醉用于剖宮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采取硬膜外麻醉,觀察組采取腰硬聯(lián)合麻醉,比較兩組的麻醉起效時間、麻醉前后血壓、麻醉后心率,發(fā)現觀察組起效時間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的麻醉前后血壓及麻醉后心率則無明顯差異(P>0.05),說明腰硬聯(lián)合麻醉的起效時間更短,且對產婦的血壓、心率無不良影響。原因是腰硬聯(lián)合麻醉直接通過蛛網膜下腔注入麻醉藥物,從而產生脊麻作用,大大提升阻滯起效率、縮短麻醉起效時間,使肌肉松弛度更佳,提供更好的麻醉效果[4]。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麻醉優(yōu)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腰硬聯(lián)合麻醉的效果更佳。根據既往的臨床實踐經驗,腰硬聯(lián)合麻醉具有肌松效果顯著、麻醉起效時間快等硬膜外麻醉的一系列優(yōu)勢,此外,由于腰硬聯(lián)合麻醉可直接對蛛網膜進行麻醉,因此只需較少的藥物即可起到較好的阻滯作用,所以腰硬聯(lián)合麻醉的整體麻醉效果更佳。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腰硬聯(lián)合麻醉對產婦的不良影響更小。由于腰硬聯(lián)合麻醉的脊麻作用能夠使麻醉快速生效,因而相較于硬膜外麻醉的藥物用量更少,對產婦及嬰兒的危害更小,可保證大多數產婦具有較好的母嬰結局,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
綜上所述,腰硬聯(lián)合麻醉的起效時間更短,麻醉效果更佳,且?guī)缀醪挥绊懟颊叩难獕?、心率等體征,對產婦的不良影響更小,因此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陳煥林, 朱光賢, 王雄, et al. 腰硬聯(lián)合麻醉在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的應用[J].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6, 33(5):883-885.
李敏, 黃貽勇, 張衛(wèi)東. 剖宮產手術腰硬聯(lián)合麻醉對比硬膜外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J]. 醫(yī)學綜述, 2019, 25(03):193-197+201.
蔣蕤, 張枝剛. 腰硬聯(lián)合麻醉與硬膜外麻醉在高原地區(qū)剖宮產手術中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6(4):315-317.
劉振臻, 冷玉芳, 李軒杰, et al. 腰硬聯(lián)合阻滯與硬膜外阻滯用于分娩鎮(zhèn)痛效果的比較:meta分析[J]. 中華麻醉學雜志, 2018, 38(11):1335-1338.
陳敏, 劉兆輝, 史思仁, et al. 腰硬聯(lián)合麻醉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剖宮產母嬰結局的影響[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8(3):35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