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中
摘要:在初中的教育階段,我們可以發(fā)現學生們的課業(yè)負擔變得越來越重,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甚至還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尤其是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由于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習起來比較困難,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只會讓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反感的情緒,不利于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本文就主要結合實踐教學,對如何優(yōu)化初中數學教學,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優(yōu)化;初中數學;課業(yè)負擔
在初中生的成長過程中,數學這一學科是他們所必須學習的重要內容。因為數學來源于生活,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僅關系著他們的生活,也影響著他們以后的社會發(fā)展。然而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課業(yè)負擔過重一直是影響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問題。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后,國家的教育部門就提出要減輕中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隨著這一要求的提出,初中的任課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就要進行教學設計的優(yōu)化,在日常的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既要保證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又能夠很好的減輕學生的課業(yè)壓力與負擔,從而促進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下面筆者就主要從因材施教、小組討論以及課后作業(yè)等三個不同的角度入手,對優(yōu)化初中數學教學,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策略展開詳細的論述。
1促進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個性差異
在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一般老師都是比較重理論輕實踐的,在講解知識時也是一味的進行滿堂灌的模式,讓學生專門進行聽講。這樣的教學使得課堂氛圍枯燥無味,甚至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逐漸下降。所以為了改善這一教學現象,老師就要積極的在課堂中開展因材施教,結合班級中學生的具體學習特點,根據學習層次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教學任務,讓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學習基礎上更大程度的提升自身能力。并且這種教學模式很好的注重到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有利于減輕他們的課業(yè)負擔。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的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老師就要積極的利用因材施教的模式。比如,在組織學生們學習課本上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內容時,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針對班級里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任務的布置。學習層次比較低的學生在課堂練習中主要練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消元,而學習層次較高的學生也要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進行未知數的判斷、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列式以及最后的解算。這樣的課堂模式很好的為學生進行了考慮,減輕了他們的課業(yè)負擔。
2組織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團結意識
在實際的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模式當中,由于一個班級的學生大概有四五十人,所以老師想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顯然是不夠現實的。再加上現在的新課改倡導以學生為核心為主體,所以老師為了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就可以將課堂交給他們。我們都知道,在學習的過程中,預習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必須是學生們親自參與的環(huán)節(jié)。為了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老師就要積極的利用小組討論的模式,將學生們的預習推向一個高潮,有利于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團結意識,讓他們在互相幫助的情況下,減輕了自己的課業(yè)負擔。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的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可以更好的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去,老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來進行預習。比如,在組織學生們學習課本上的《分式方程》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們進行課本內容的預習,然后在預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最后每一個小組出一個代表,說一說自己組內對于這一章節(jié)不太懂的問題,老師在黑板上列舉出來,并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這樣的課堂模式很好的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通過自主的合作學習,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有利于減輕課業(yè)負擔。
3優(yōu)化課后作業(yè),提高學生作業(yè)質量
在老師進行了數學知識的教學之后,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也是很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然而在以前的課后作業(yè)布置中,老師總是進行統(tǒng)一布置,并且作業(yè)數量較多,對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來說,課后作業(yè)還可以承擔,但是對于學習層次較低的學生來說,課后作業(yè)太多不說,而且有的題目他們根本不會,最終就會導致他們“破罐子破摔”,不好好完成課后作業(yè)。在意識到這一點以后,作為數學老師,就要優(yōu)化數學作業(yè),針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布置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yè),提高他們的作業(yè)完成效率以及質量。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了新知識的講解之后,老師在進行課后作業(yè)的布置過程中,就要進行分層設計。比如說在學習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內容以后,老師對于學習層次比較低的學生,就可以讓他們在進行相關應用題的解算時,只需將方程式列出來就可以了,而對于那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則需要計算出最后的結果,并進行驗算。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的站在了學生的角度思考,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也進一步促進了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季成學.淺談初中數學教改的出路[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9).
[2]周亞欣.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與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5(23).
(作者單位:湖南省新邵縣龍溪鋪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