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毅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合作學習的方式越來越被推崇。小組活動學習也是合作學習中比較容易出現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學習效果最好的一種方式。小學科學課是以探究為核心的,所以在小學科學課的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更容易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生們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在整個活動中,學生們的溝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都會得到提升,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科學;小組合作學習;意義;問題;策略
科學是一門需要不斷探索、不斷發(fā)現的學科,如果老師單純的進行知識的傳授,無法發(fā)揮出科學學科的重要作用??茖W學科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探索能力的提升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也有著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簡單談談小學科學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存在的問題以及小學科學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小學科學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目前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家里人都把他們捧在手心上,他們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什么事情都不會,所以,需要鍛煉他們自己親手去做。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們養(yǎng)成了獨立自我的性格,不善于與他人溝通,為人處世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小組合作學習尤為重要。合作學習是指多個學生,為了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不斷地努力,相互之間需要有默契的配合,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每個學生都要為自己小組的任務付出努力,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責任。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們需要不斷的進行溝通,共同的探索,遇到問題必須要大家一起解決。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改善學生們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能夠讓同學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也有助于學生溝通能力以及處事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小學科學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有很多的優(yōu)勢,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老師的監(jiān)督力度不夠,導致學生們學習效率很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由于缺乏自我約束的意識,在交流的時候容易說與課堂無關的內容,導致學習效率很低。除此之外,很多學生共同交流,老師有時候掌控不了課堂的紀律,那么課堂就容易很亂,影響老師的教學情緒,影響教學的進度。由于缺乏老師的指導,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導致效率很低,也無法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提升自己,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
三.小學科學課中小學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1.進行合理的小組分配
為了促進小學科學課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首先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每個小組人數不能太多,太多的話課堂秩序不容易控制,也不利于學生的探討合作。人數也不能太少,太少的話不能保證合作任務順利完成,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一個小組的人數大約控制在4-6個人最為合適,既能夠順利的進行討論,也能夠保證課堂秩序。其次每個現在的人員分配要合理一些,每個小組學生的平均成績都要差不多,不能有的小組都是學習好的,而有的小組都是成績差的,或者有的小組成員都很活躍,而有的小組成員都很沉默,這樣每個小組的發(fā)展就不會均衡,學生的成績差異就會很大。所以老師要合理的進行小組的分配,每個小組的活躍程度都要均等,只有這樣科學合理的進行小組的分配,才能夠確保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2.制定小組合作的規(guī)則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很容易出現這樣一個問題,老師給學生們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討論,或者在老師給學生們展示相應的器材的時候,還沒等老師說完,學生們就開始激烈的討論,對于老師在說什么根本就不給予理會。這樣的場景雖然看似熱鬧,課堂氣氛很活躍,但是實際上課堂學習效率并不高,實際上是一種“假熱鬧”。小學科學與學生們的生活很貼近,學生們在學習起來實際上是很輕松愉悅的,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不讓學生“得意忘形”,老師一定要給學生制定規(guī)則,讓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高效的進行。首先每個小組要有合理的分工,將責任具體分配到每個人身上。一個小組中一定要設置小組長,相應的記錄員、資料整理員等。例如,在講植物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任務,讓小組分工完成。如校園都有哪些樹木?植物的葉子都有什么不同?植物都有什么特點?除此之外,老師也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習慣。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必須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然后踴躍的參與發(fā)言,還有就是當他人發(fā)言的時候,要能夠做一個禮貌的傾聽者。
3.建立良好的評價體制
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時下的許多科學課,我們經??梢砸姷竭@樣的情形:不管學生回答得怎么樣,理解得如何,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都一味叫好,廉價表揚。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智慧的火花閃現時,教師要給予及時、充分的肯定。但是一味叫好,廉價表揚,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fā)展狀況,以利于改進教學、促進學習,最終實現課程宗旨,即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小組評價中,老師要考慮到每個學生具體的表現情況,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參與程度以及變化。每個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都有著自己的責任,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鼓勵,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例如,在講雌蕊雄蕊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小組任務:如何區(qū)分雄蕊雌蕊?生活中常見的雄蕊有哪些?雌蕊有哪些?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有哪些?然后給學生們分配任務進行,觀察學生的參與度、課堂表現、任務完成效率等進行評價。
結語:
總之,小學科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并不僅僅意味著安排小組坐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個任務,它需要教師對小組活動過程的各個方面,尤其結合科學學科的特點給予認真的思考和關注??茖W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重要學習形式,也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研究,使這種學習形式更合理、更有效。
參考文獻:
1.龐書君.小學科學課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方式與教學策略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
2.陸昌明.小學科學課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方式與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
3.黃文琴.小學科學課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方式與教學策略分析[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
4.陳淑琴.淺談小學科學課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策略[J].《藝術品鑒》.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