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丹
摘 要:在六年級語文教師的教學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得到充分的顯現(xiàn),這樣才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為此六年級語文教師就進行了教學策略的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其中留白策略就是其中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因為其既能夠發(fā)展小學生的思維,又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筆者基于此,對留白策略在六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了研究,并圍繞課堂導入中的“留白”、課文講解中的“留白”和課堂評價中的“留白”展開論述。
關(guān)鍵詞:留白策略;語文教學;六年級
留白是一種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它指的是書畫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專門留下相應的空白,進而使得整個作品劃片更加協(xié)調(diào)。留白策略之所以能夠有效運用到六年級語文教師的教學中,其主要原因在于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件藝術(shù)作品,其中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學生深思的。這時六年級語文教師就需要為學生進行文本留白的挖掘,并為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進而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因此獲得更多的知識。這也是留白策略應用的意義所在。
一、在課堂導入中進行“留白”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是六年級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首要也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一個好的課堂導入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中去。留白策略就能夠做到這一點,教師通過展示圖片、創(chuàng)設(shè)情境等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nèi)ゲ聹y接下來要學習的文章內(nèi)容。這樣的話,學生就會躍躍欲試,他們也因此會將自己的注意力從其他地方轉(zhuǎn)移到課堂上,進而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例如:《竹節(jié)人》是一篇描述兒童玩具的文章,因而筆者就在課堂導入中以“玩具”為話題來進行留白,進而給學生充分想象的空間。筆者會向?qū)W生提出如下問題:你們小時候的挖掘都有哪些呢?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呢?如果讓你向別人介紹自己最喜歡的玩具,你又會說些什么呢?由此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想象。接下來筆者就會對學生說:這篇文章是作者對其玩具竹節(jié)人的介紹,按照你們的想法,你覺得作者會怎樣介紹呢?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qū)酉聛砑磳⒁獙W習的文章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筆者也能夠順利地開展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動。
二、在課文講解中進行“留白”
當六年級語文教師采取講解式的教學方法將知識一味地傳遞給學生時,學生也根本不會思考,他們只會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對知識進行記憶。這樣一來,學生就無法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靈活的應用。因而教師在進行課文講解的過程中必須要進行“留白”,最明顯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對學生進行提問,進而激發(fā)學生的語文思維。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將“留白”延伸到提問后,進而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例如:在進行《草蟲的村落》這篇文章的知識講解中,筆者需要讓學生去體會作者如何運用豐富的想象來表達自己獨特感受的寫法。為此筆者在學生進行文章的閱讀之前就為他們提出了如下問題:“草蟲的村落”在哪兒?作者是怎樣想象的呢?當提出問題之后,筆者并沒有立即邀請學生回答問題,而是在考慮問題難度的基礎(chǔ)上為學生留出了5分鐘的思考時間。在此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將自己思考的結(jié)果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這樣的話,不管筆者有沒有提問,學生都不會敷衍對待。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通過對課文的學習獲得答案,進而對知識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在課堂評價中進行“留白”
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學生必須要對自己在學習上的表現(xiàn)有著清晰的認知,這樣他們才會有進步的空間。但學生對自我的評價屬于主觀意識,他們還需要教師和其他學生的客觀評價。這也就說明教師的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是很有必要的。為了讓該環(huán)節(jié)變得更有意義,教師就需要進行“留白”,通過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可以讓他們對自我有著更準確的認識,進而能夠改善自我在學習中存在的缺陷,獲得有效的進步。例如:筆者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就會這樣說:我覺得×××有著怎樣怎樣的優(yōu)點,還有著怎樣怎樣的缺陷,你們覺得呢?由此將話題傳給學生,讓他們進行彼此間的相互評價以及自我評價。為了避免學生羞于開口,筆者就為學生進行了計分,每次說出自己或者其他學生的一條優(yōu)點,計2分,說出自己或者其他學生的一條缺點,計1分。當然,學生只有正確地點明才會得分。最后筆者會根據(jù)學生具體的得分來為他們進行不同程度的獎勵。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積極踴躍地發(fā)言,進而能夠?qū)ψ晕矣兄逦蜏蚀_的認知。
總而言之,六年級語文教師過分重視課堂的教學形式是不可取的,因為在此過程中,學生只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他們也因此無法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所在,進而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失去興趣。這并不是教師希望看到的畫面,因而他們必須要將留白策略科學有效地應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學中。但教師必須要明白的一點是,“留白”不是避而不談和避重就輕,而是引而不發(fā)和含蓄鋪墊。教師也因此需要不斷地對其進行研究,進而使其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歡.小學語文教學“留白”藝術(shù)運用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7(22):112-113.
[2]朱慧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留白”策略[J].江西教育,2015(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