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遠良
摘 要: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課程改革提出了素質教育主要是為了適應新環(huán)境下的教學。因此,對高中政治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高中也正是學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要面臨巨大的學習壓力,另外一方面又要面臨即將到來的高考。在高中政治的教學上要主要是要將政治課堂效率提高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提高效率
在繁重的學習任務當中,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政治是與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相關的一門學習,在學習政治的過程中,沒有那么枯燥無味。在面對那些社會熱點問題時還可以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這也是高中政治新課程編寫的顯著特點之一,從知識方面轉向生活方面。在傳統的高中政治教育模式下,政治成為學生們最頭痛的一門學科,主要體現在死板的教學方式,落后的教學理念使學生覺得政治很無趣,背起來也很難。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跟不上現代化的發(fā)展,因此老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改革方案采取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在錯誤中實踐,不斷完善高中政治的教學,最終實現高中政治在新時代教學的新發(fā)展。
一、注重理論結合實際
高中政治是以高中學生的日常生活為課堂內容的主要部分,聯系生活實際作為載體,給當代高中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再讓學生根據這種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實踐,從理論回到實際,從課堂回到生活。在課堂上,教師所運用的這些材料可以幫助這些高中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困惑,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講述解決內部民族問題時,可以引用這一段材料“新疆打砸搶殺事件發(fā)生后,我國相關的職能部門采取相關的應對措施……”通過這些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事件材料,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而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政治課本上的相關知識,從而引發(fā)學生自身進行多層次的思考。
二、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
高中政治新課程的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實際,在課堂上也要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習,而并非一味地教師講得暢快淋漓,學生在下面聽得津津有味卻沒有進行自己的思考。教師應該讓學生就材料進行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并不是否定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而是要突出新課程改革以后對教師的要求,即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在課堂上,教師只是引路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適當地舉例,啟發(fā)學生思考問題,這樣的學習效果會事半功倍。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學習要自己動腦子”。學生上課時的思維是否活躍將會關系到他們的學習效率是否高效。
三、讓學生喜歡政治
眾所周知,無論年齡、性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不高,認為政治是一堂無關緊要的課,只要學好專業(yè)的文化課就行了。老師應該把學好政治的重要性告訴學生,另外讓他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體會到政治的實用性,能夠用所學的政治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這樣他們就會有成就感。學生成為了學習主人,他們有良好的學習觀念,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對學習產生了興趣,這樣他們就會富有激情和動力,更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另外老師要讓學生抓住自我學習的條件,學會自我學習。
四、改變教學方法
學習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尤其是政治這樣要背很多東西的學科,一味的死記硬背只會增添煩惱,想要的效果達不到,適得其反。老師的任務就是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采取多樣化,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高中政治有些內容是很有樂趣的,而有些內容就枯燥乏味,這就需要老師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吸收,更好的掌握知識。為學生確立學習目標,沒有了目標,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的目標,盲目的學習只會使他們越學越累,越來越困惑,因此給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是老師教學的首要之重。老師應該學會與學生們做朋友,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關心學生平時的生活情況和思想狀況,使學生愛上學習,能夠參與到自己的教學模式中。
五、打造互動型課堂
在課堂上有互動才能使得氣氛更加輕松活躍,學生敢于回答問題,增強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都應該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渲染課堂氣氛,不能讓枯燥,無聊籠罩課堂,使課堂變得死氣沉沉。政治是一門開放的學科,每一個人的觀點都值得被尊重。政治素養(yǎng)是關乎學生在以后成長道路上的三觀。它涉及到各個方面包括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和理性精神,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不是簡單地用成績的好壞去評定一個學生。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不斷完善的教學改革中,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肯定存在些許不足,我們應當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學也應該不斷的完善,教師要及時發(fā)現自身問題,從自身出發(fā),不只在課堂上做老師,在生活中也要盡到老師的義務,在生活中成為學生們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師生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謝道奎.淺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J].農家參謀,2018(22):157.
[2]楊曉東.分析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7(32):75.
[3]徐曉霞.新課改下有效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率的方法分析[J].學周刊,2015(3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