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蒙蒙
摘 ?要:隨著基礎教育改革深入實施,幼兒教育作為素質教育實施第一站,其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發(fā)展優(yōu)質學前教育的迫切追求。作為幼兒教育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教師應當在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前提下從兒童視角出發(fā),基于不同視角探究如何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實施教學策略以促使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幼兒教育;有效教學;實施策略
幼兒教育是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時期,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幼兒教育愈發(fā)成為社會及家庭重點關注的領域,這對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能夠轉變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創(chuàng)新多種教學方式對幼兒進行有效引導,以提升幼兒園教育質量,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一、基于活動內容確定活動目標
幼兒有效教學的構建需要教師在實踐活動組織過程中要能夠全面了解幼兒的性格特點,轉變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法,針對具體活動內容發(fā)現其中蘊涵的教育價值,并在備課過程中精準確定活動目標,讓幼兒在有效目標的指引中有序開展活動,以促使幼兒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很多孩子都有將物品隨意亂放的壞習慣,教師與家長針對這一情況反復講效果也不甚理想,基于此,教師在組織《把東西放整齊》這一社會活動課時,要能夠將教學目標集中于幼兒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上,通過對比圖片讓幼兒發(fā)現自己平時的不良行為習慣,結合小班和中班的物品分類將整理物品抬升到更高的一個臺階,并根據物品的使用方法進行區(qū)分。在本活動開展前,教師要能夠根據活動內容確立如下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讓幼兒懂得物品要擺放整齊的道理;(2)讓幼兒在活動中初步體驗將物品進行分類的方法,如針對食品如何分類、針對衣物如何整理,餐具要怎么收拾等。這樣,在活動目標的有效指引下引導幼兒積極投入到活動中。
二、基于兒童本位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在幼兒各領域教育實踐活動中,教師以幼兒為主體展開各類教育活動,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充分遵循素質教育理念倡導的兒童本位,針對具體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幼兒掌握各領域知識內容,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熏陶下實現幼兒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比如,在《小小雜技員》活動開展課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形象生動的優(yōu)勢播放碟片《頂碗》片段,讓幼兒在視覺刺激中思考:為什么能平穩(wěn)頂起這些東西?在好奇心驅使下幼兒會產生嘗試的欲望,這時候教師可以借助紙板學具等,引導幼兒開展游戲,在規(guī)則和不規(guī)則的紙板活動中找到能將紙板頂起來的點,在反復嘗試中讓幼兒初步掌握有關重心和平衡的相關知識。又如,在《冬天好還是夏天好》活動組織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辯論,讓幼兒知道什么是辯論賽,了解到辯論的流程和規(guī)則,通過將幼兒分為正反兩方小組,引導其在辯論和反駁中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基于活動主題開展合作探究
在幼兒主題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帶領幼兒以小組形式為依托,創(chuàng)設幼兒合作交往的情境,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和探索,為幼兒創(chuàng)造與同伴互動的機會來促使他們互相了解、主動配合、分工合作,讓幼兒意識到各自才能與品質的多樣性,認識到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促使主題活動有效開展。
比如,在《小小氣象預報員》這一科學活動的有效組織中,教師可以將班級幼兒分為不同的小組,在引導幼兒了解到基本的天氣符號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在課下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幼兒在課下觀看天氣預報并將天氣狀況記錄在表格中,晨間活動時,讓每個小組的幼兒輪流給其他兒童做一日天日預報,并定期在一周內組織幼兒統(tǒng)計本周內的天氣情況,如有幾個晴天與雨天,晴天多還是雨天多等,在合作互助中引導幼兒與同伴協(xié)作完成任務,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四、基于兒童成長進行活動反思
任何教育活動最終都指向幼兒的健康成長,教師在教育活動中針對幼兒后續(xù)的成長針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刻的反思,不僅對既有教育行為有總結與反思,也為后續(xù)教學行為的調整提供了教育方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能夠重視每節(jié)課的總結反思環(huán)節(jié),基于活動開展細節(jié)深入反思,以促使幼兒全面發(fā)展。
比如,在《安全小衛(wèi)士》活動結束后,教師要能夠引導幼兒對本節(jié)活動課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如你學到了哪些交通標志?了解到哪些交警指揮手勢?平時生活中我們應該遵守哪些交通規(guī)則?如何將自己學習到交通經驗遷移到生活中?引導幼兒在總結歸納自己所學知識的過程中反思,教師同時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顧及到幼兒的發(fā)展,是否考慮到幼兒的興趣所在和接受能力,在有效調整過程中實現教學有效性。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能夠專注兒童的全面發(fā)展,為了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可以從基于活動內容確定活動目標;基于兒童本位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基于活動主題開展合作探究;基于兒童成長進行活動反思等四個方面著手探究如何引導幼兒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活動中提升孩子們的各類能力,讓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更加長遠。
參考文獻
[1] ?畢英華.幼兒教師的有效教學[J].學理論,2013(08):209-210.
[2] ?張靜疆.幼兒園有效教學的準備與組織[J].學周刊,2011(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