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梅
摘? 要:今天項目學習已被越來越多的學者及實踐者認可,因為在實施課堂教學素質化的今天,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激發(fā)學生學興趣,鍛煉學生完整而有規(guī)劃地做事,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激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方面物表現出明顯的優(yōu)勢。
關鍵詞:項目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
項目學習如一陣春分吹醒沉睡的課堂,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需要教師設計有效的項目活動,引領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積累經驗、樹立科學思維、實現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成。筆者認為語文項目教學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情景激趣,激發(fā)項目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分析,中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憑著興趣學習的,對學習一旦產生興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趣味導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如學習項目“構建家族檔案”時,讓同學們回家“尋根采風”——采訪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問問他們自己的家族史上有哪些有出息的人;自己家的家風是什么等。這樣,讓學生對課文有興趣,對解疑有信心,學習主動性自然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教學方法要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反應達到頂點,使師生的教與學的積極性達到最佳配合狀態(tài)。
二、營造氛圍,培養(yǎng)項目學習的能力
(一)創(chuàng)設學生項目閱讀的時機
如:在項目學習“四季之歌”中朱自清的《春》一文時,我讓學生反復地品讀,我不僅讓學生品味比喻、擬人等修辭句式表達的精妙,還注重讓學生反復品味有些動詞的神韻,例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鬧著”中“鬧”字,寫出了蜜蜂飛舞鳴唱、采花釀蜜、百花盛開、爭相斗艷的熱鬧繁榮景象,這種拐個彎才能找到答案的自主學習,不僅能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參與質疑的環(huán)境
如學習項目“探尋傳統(tǒng)節(jié)日”時,大家對“如何傳承傳統(tǒng)文化”出謀劃策,就這樣,課堂上學生都暢所欲言,及時地把自己好的意見表達出來,不用擔心說不好,也不用擔心老師和同學們會怎么看。這樣學習不再是負擔,而變成了一種興趣,一種表現自我的方式,一種責任。
(三)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合作的環(huán)境
教師要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自主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合作的環(huán)境中,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入了角色,學習興趣自然就濃烈起來,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自主地去探究學習。所以教師就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作的環(huán)境,讓學生進入角色,拓展思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三、適時引導,促進項目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一)把握項目學習環(huán)節(jié),加以積極引導
第一,引導學生自我確定學習目標。
教師不必把課文分成大小不等的問題,然后讓學生來解答;而是在教學中從整體入手,讓學生在自我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確定學習目標,選取自己最需要的最感興趣的學習內容。
第二,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應因人而異,我們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習的能力。如我在文言文教學中是這樣做的:課文是由老師翻譯,還是由學生自己翻譯?我讓學生來選擇,如果學生選擇了小組合作翻譯,那樣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只是在學生不懂的地方或需要我?guī)兔Φ臅r候去引導。
(二)把握自主學習時機,創(chuàng)造自主探究的條件
發(fā)動學生自主學習,通過互動、合作的方式,往往收到實效。學生在合作、互動中取長補短。如在互動、合作中創(chuàng)造競爭環(huán)境,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四季之歌”項目學習中對《春》這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大家回憶一下,你最喜歡哪部分內容,你們用自己的方式完成,然后把這部分內容匯報一下。
四、開展活動,構建項目學習自主實踐的平臺
新課標強調:“要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與生活聯系、與孩子們的親身體驗聯系?!苯虒W中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努力把語文學習變成學生的情感需要。開展項目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提供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因此,項目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活動中培養(yǎng)自主探究、團結合作、創(chuàng)新實踐的能力。對學生而言,項目學習就是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參與完成項任務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調動原有知識儲備獲取新知、積累經驗的過程。在結識新朋友這個項目里,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是一個個作品集,時間大約是兩周。在這兩周內,學生需要觀察校園、小區(qū)、家庭,老師、同學和鄰居,甚至是采訪當地領導、名人等。借助閱讀文本學到的方法,用文字描摹自己喜歡的人物,配上圖片,美化設計,制作出圖文并茂的人物畫像、傳記、各種描寫類文字;然后和同學交流碰撞,修改裝訂成精美的小冊子,以備展示或收藏。
五、培養(yǎng)習慣,還學生學習的自由
培根認為:“一切天性與諾言都不如習慣更有力量。”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有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與提高;有助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發(fā)展智力,并對日后產生積極的影響,使之受益終生。但學習語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而語文自主學習的習慣要慢慢來培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引導學生去糾正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有了一定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和時機,還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習慣的養(yǎng)成是對學生個人發(fā)展,尤其是語文素質持續(xù)發(fā)展的有力保障。教師要在語文自主學習過程中督導、鼓勵學生學會自我約束,按照良好的語文自主學習計劃來進行學習,并持之以恒,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綜上所述,項目學習是在新課程標準下進行教學的一個方向。但項目學習絕不是自由學習,它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究、實踐等活動去獲取知識的學習方式;是學生為自我實現、自我發(fā)展、自我創(chuàng)新而進行的一切有目的的、有選擇的、學習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從而最總形成學生學習語文的獨特方法。
參考文獻:
[1]龔春燕付芝安編著《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第二卷<學習指導>》漓江出版社2000.4
[2]龔春燕郎天燕編著《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第四卷<教書育人>》漓江出版社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