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妮
【摘要】本文圍繞義務(wù)教育小學英語教材的話題(topics)為線索導向,深入挖掘鄉(xiāng)土文化資源所藴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等教育資源,以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知識習得、能力獲取的有機整合和深度融通。
【關(guān)鍵詞】鄉(xiāng)土文化;核心價值觀;思維品質(zhì)
一、引言
鄉(xiāng)土文化教育是傳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將鄉(xiāng)土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課堂教學,為“立德樹人”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通過學校學習,學生能獲得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nèi)涵,比較文化異同,吸收文化精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情感,并從不同的角度提升學生文化品格?!读x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指出: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在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社會適應(yīng)能力,提升整體國民素質(zhì),促進科技創(chuàng)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養(yǎng)?;诖?,筆者期待能讓英語課堂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在這個陣地上,學生能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從不同的角度提升思維品質(zhì)。
二、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策略
1.教學案例設(shè)計策略
①依托教材,找準話題的立足點
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材料,但不是課程的全部,任何課程的實施都可以超越、可以選擇、可以變更、可以補充的?;谶@個角度筆者從義務(wù)教育教科書六年級下冊Module 1“Stories”的話題去尋找“家鄉(xiāng)美麗的傳說“八仙”之一何仙姑(勤勞孝心)的故事”;Module 2“Animals”的話題去尋找“動物文化的象征意義(例如,綿羊溫和善良、螞蟻勤勞團結(jié)、駱駝吃苦耐勞等精神品質(zhì)”;Module 3“Famous People”的話題去尋找“家鄉(xiāng)古今優(yōu)秀人物(例如,敬業(yè)友善 、仁義禮智)的人生價值觀等”;Module 4 “Good manners”的話題去尋找“文明禮儀、道德規(guī)范”等學習資源。
②依托話題,找準內(nèi)容的融合點
基于“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角度,筆者圍繞義務(wù)教育小學英語教材的話題(topics)為線索導向,立足鄉(xiāng)土文化話題,引領(lǐng)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倡導他們的生活領(lǐng)域延伸到自然的廣闊空間,學生可以通過參觀、訪問、調(diào)查或上百度等途徑自主地去收集信息,深入生活,了解家鄉(xiāng),從而挖掘一套內(nèi)容包含“愛國教育:體現(xiàn)富強、愛國;孝心教育:體現(xiàn)文明、和諧、友善;道德行為規(guī)范教育:體現(xiàn)文明守紀、明禮誠信、團結(jié)互助、勤儉自強”等話題資源,以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知識習得、能力的獲取的有機整合和深度融通。
③依托內(nèi)容,聚焦話題的討論點
通過以意義為中心的任務(wù)活動來激活話題,筆者嘗試了“小組合作辯論法”教學策略。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關(guān)鍵詞、語境提示為中心、以問題驅(qū)動促思維,合作辯論促成長為思路,讓學生通過聚焦某一話題實踐活動來學習語言,交流思想。更重要的是在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確的價值觀,并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文化理解和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形成。
2.案例拓展實施策略
要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需要從新角度構(gòu)建資源結(jié)構(gòu)化知識的遷移和創(chuàng)新,引領(lǐng)學生加強文化與思維的相結(jié)合、理解與表達相結(jié)合,并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文化理解和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形成。
例,拓展材料:“Good manners”(六年級下冊 P.38)
活動過程Activity Process:
(1)課外實踐活動
①活動前導學指引:圍繞教材“Good manners”話題為線索導向能引領(lǐng)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使他們的生活領(lǐng)域延伸到自然的廣闊空間;學生可以通過參觀、訪問、調(diào)查或上百度等途徑自主地去收集和整理關(guān)于“Good manners”的信息資源,內(nèi)容包含體現(xiàn)“勤勞、誠信、互助、勤儉”等鄉(xiāng)土話題資源,自主學會分析比較中西方餐桌禮儀文化的差異。
②自主學習,激活已知
引領(lǐng)學生以話題關(guān)鍵詞為中心,在“Good manners”已有語言知識和生活體驗的基礎(chǔ)上回答“What are good manners ? How do you know what to do and what not to do?”語境提示任務(wù)單如下,F(xiàn)or example:
(1)Good Table Manners in your hometown:__________________.
(2)Good Table Manners In the Wes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ood manners的短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ad manners的短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When people are waiting for a bus , a person with good manners shoul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優(yōu)點: 在問題意念的語境下,學生們深入了解家鄉(xiāng)的風俗習慣、文明禮儀、道德規(guī)范,增強了學生對家鄉(xiāng)和西方國家不同文化差異、行為差異的理解力,他們自主學會思考知識、內(nèi)化語言、學會拓展為新的語言材料,為課堂任務(wù)活動做好語言輸出的鋪墊。這樣的活動能為孩子們的思想和心靈注入真善美,提高傳遞正能量的積極性和發(fā)展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2)課堂任務(wù)活動
①交流活動,內(nèi)化知識
Step1: 根據(jù)自己課前活動整理的學習資源情況,學生選擇相應(yīng)的任務(wù)單與同伴互相分享實踐活動的收獲,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善于傾聽和評價。
Step2: In groups ,discuss“why do you think good manners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communication(交流) of daily life?”
活動目的:激活學生與單元話題“Good manners”相關(guān)的語言知識和生活的親身體驗,對“why do you think good manners are very important?”的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內(nèi)化,通過同伴間的討論、分析和比較等思維活動,加深了學生文化和思維的廣闊性,為創(chuàng)新拓展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辯論活動提供了基礎(chǔ)積累。
②辯論活動,拓展知識
Step1:出示辯論內(nèi)容,依托“Good manners”主題語境開展,這是第一環(huán)節(jié)的延續(xù),又是一個新的辯論開始,題目如下:
①Which is more important, good manners or money?
②Why do you think so?
Step2:介紹辯論活動方法。
①按正方和反方分成A和B兩組;
②各組選派一位成員將該組描述的觀點和理由做好記錄;
③繪制思維導圖,以便提高邏輯表達的層次性和有效性,如下圖示范:
辯論優(yōu)點:這是一種提升學生多元化思維角度的有效方式,在辯論中能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增強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力,而且學生們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獨創(chuàng)性也會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能從不同的角度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zhì)。
Step3:開始辯論,以下是在“Why do you think so?”問題語境下進行辯論的過程和結(jié)果。
Group A觀點:
Good manners are very important in our whole life, the reason is:
It is easy for a person with good manners to get on well with others. In this way it helps to keep peace in society. Nobody likes those who have bad manners. even though he may have plenty of money.
(文明禮貌在我們生活中很重要,如果你有良好的修養(yǎng)你就能夠同別人相處的非常融洽,禮貌能幫助社會和諧,沒有人會喜歡那些不講文明禮貌的,即使是很有錢的人)
GroupB觀點:
Money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whole life, the reason is:
It is easy for a person with plenty of money to get on well with others. Money can bring us good life(such as house, car,food,clothes)and higher education.
It is also very useful in building up our country .Money can help our country become stronger and stronger.Nobody likes those who have less money, even though he may be a person with good manners.
(錢在我們生活中很重要,如果你有很多錢,你就能夠同別人相處得非常融洽,錢能帶給我們好的生活和教育,錢對建設(shè)我們的國家也很有用,錢能幫助我們國家越來越富強,沒有人會喜歡那些沒有錢,即使是有禮貌的人)
Group A(反對觀點):
We don't agree with you. Money is very important, but it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ere are many things that money cannot buy.The first, money can't buy us knowledge, friendship.The second, money can't buy us really happiness and good health.Also it can't help us to build up great ideals, brave spirit, and self-realization.
(我們不同意你的意見。金錢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金錢買不到很多東西。第一,金錢買不到我們的知識,友誼;第二,金錢買不到我們真正的幸福和健康。金錢也不能幫助我們樹立偉大的理想、勇敢的精神和自我實現(xiàn))
Group B(爭辯觀點)
We don't think so. If you…
T:(教師小結(jié)觀點,適時點撥)(略)
辯論效果:在辯論中,正方和反方圍繞著辯論主題來闡述自己的觀點,用理由來反駁對方。在“Why do you think so?”問題的追問下,學生學會了運用“first、second、so…”等連接詞來表達自己有邏輯性和說服力的觀點。并對各執(zhí)一詞的觀點提出批判性的反駁。在這樣有意義的語境中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語言,達到了以問題驅(qū)動促思維,合作辯論促成長,以此有效發(fā)揮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識習得、能力獲取、文化理解、思維訓練的有機整合和深度融通。
設(shè)計意圖:辯論活動能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的空間,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在小組合作辯論中,學生之間是聽取與被聽取、反駁與被反駁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學生的真實情感和思維能力的投入,他們各持己見,各執(zhí)一詞,并從不同的角度去發(fā)現(xiàn)觀點、去摩擦、去碰撞。一次又一次的共同參與,使課堂多了笑聲,多了欣賞,多了鼓勵,更加重要的是多了練習語言的機會,充分體現(xiàn)了語言的交際性和實踐性。
(3)課外延學活動
延學就是課后的延續(xù)學習,學生帶著更深層次的問題在課后繼續(xù)思考,鼓勵學生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明白為什么要學好習和強身健體,鼓勵學生應(yīng)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Step1:請根據(jù)問題語境,結(jié)合自己生活和學習的實際,至少用2-5個語句來回答以下問題,語境提示如下:
(1)How to make our China's dream come true?(如何實現(xiàn)中國夢)
We have many dreams, If w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cross the ro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s it the polite thing to leave the tap running?(浪費水資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tep2: 以下是紅海寫給一位英國朋友(Tom)的一封邀請函,因為入鄉(xiāng)隨俗,為了讓Tom更好地融入中國文化,請你用幾句話提醒Tom注意的一些細節(jié)。
Good table manners ideas:____________.
活動優(yōu)點:“課外延伸活動”的學習任務(wù)設(shè)計,目的是激勵學生走進生活,走進家鄉(xiāng),深入挖掘鄉(xiāng)土文化資源所藴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等教育資源,讓教材的主題內(nèi)容外延拓展,促進書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的深度融合,使學生能更好地感受生活、感受社會、感受自然,為他們將來更好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三、結(jié)語
立足鄉(xiāng)土文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教學途徑和教學內(nèi)容等方面的有效轉(zhuǎn)變。有效體現(xiàn)在關(guān)注了多元教學目標層次的定位,關(guān)注了教學內(nèi)容的挖掘和教學方式、策略的運用。筆者把新思路、新思想、新方法帶進了課堂教學,讓英語課堂教學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力陣地。
[本文為廣州市教學成果培育項目(Guangzhou teaching achievement cultivation project)《鄉(xiāng)土文化融進小學英語課堂的探索與實踐》(編號:L2017A079)和增城區(qū)教育科學第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英語教學路徑的實踐研究》(編號:ZC20188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生虎.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思維品質(zhì)的文本解讀[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7(9).
[3]陳則航,王薔,錢小芳.核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思維品質(zhì)及其發(fā)展途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