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亞榮
摘要: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古詩詞理解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新課標指出了小學語文教學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增強學生的審美品位和人文素養(yǎng)。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模式,將抽象知識與具體意向結合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促進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古詩詞距離學生生活的年代久遠,有許多學生理解不了的歷史背景和社會背景,加大了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難度。部分教師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學生講解詩詞的意思,讓學生背誦和默寫,這種機械的教學方式不僅無法加強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還導致課堂氛圍沉悶。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運用先進的教學模式,優(yōu)化古詩詞教學結構,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方式,深化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
1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古詩詞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古詩詞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文學審美,還促進了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弘揚,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但目前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最終的教學效果。首先,大部分教師過于重視學生古詩詞的背誦,忽視了學生古詩詞興趣的培養(yǎng)。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部分教師仍然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沒能關注到學生在古詩詞教學中的學習需求,只是講解了知識再讓學生背誦,雖然這種方式能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但無法使學生體會到古詩詞中的意境美。其次,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內(nèi)容集中,沒能深入分析古詩詞的情感,缺乏古詩詞意境鑒賞。有些教師將課文內(nèi)容作為教學重點,機械的解釋每句詩詞的含義,不僅破壞了古詩詞的整體結構,還不利于學生對意境的感知,無法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
2 新課標理念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
2.1 利用教學問題,激發(fā)探究興趣
古詩詞蘊含了許多文化知識,需要學生的不斷推敲才能深刻體會。新課標倡導小學語文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探究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探究,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古詩詞的意境,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詞的題目,使學生了解到“西江月”是詞牌名,“夜行黃沙道中”是題目,再讓學生思考題目中的“夜”、“行”、“黃沙”分別代表了什么,激發(fā)出學生對詞的探索興趣。接著介紹作者簡介和寫作背景,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初步理解語句的意思。之后再出示配圖,提問學生詞的上闕描寫了哪些事物,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期盼和情感,詞的下闕描繪了怎樣的場景,“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該怎樣斷句,這句話有什么特點等。通過問題來引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探究,深化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
2.2 合作鑒賞課文,感悟語言之美
新課標強調(diào)了小學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有著明顯的差別,因此,他們對古詩詞的理解和認識也是不同的,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合作學習的方式,利用互補長短的方式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認知,在交流中感悟到古詩詞的語言美。例如在《宿建德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感受到秋江暮色,體會作者的羈旅之思。首先,教師為學生解釋題目,介紹作者的信息和寫作背景,利用作者求仕的故事激發(fā)學生興趣。再將學生合理分組,讓學生通過集體朗讀的方式熟悉故事,盡量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初步感受古詩情感和意境。之后,讓學生探討“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帶給自己的感受,應該如何理解這兩句古詩的意思。學生在組內(nèi)各抒己見,充分發(fā)言,通過探討深入感知古詩的語言美,最后再朗讀三四句,體會全詩深沉又安慰的感情基調(diào),使學生在組員的幫助下理解古詩內(nèi)容和意境,共同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2.3 引發(fā)學生想象,突出詩詞意境
小學生有開闊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在新課標理念下開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引發(fā)學生想象的方式來提出詩詞的意境,使學生感受到古詩詞語言的美妙,以此來增強學生對作者情感和思想的理解。例如在《江南春》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出示江南春天的美景圖來引發(fā)學生的想象,使學生在腦海中浮現(xiàn)江南大地鳥語花香、欣欣向榮,水邊村寨有酒旗飄飄的畫面,使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感受古詩中的自然之美,學習完成后還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為這首詩配上一幅插圖,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古詩詞教學中,還能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記憶,促進學生古詩詞理解能力的提高。
3 結語
總而言之,古詩詞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增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新課標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古詩詞教學模式,利用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在合作學習中加深學生的理解,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突出古詩詞的意境美,促進學生審美鑒賞和語言理解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聶志芳.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改進策略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2).
[2] 胡田田.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1).
(作者單位:西安市未央?yún)^(qū)三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