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觀察PBL聯合微信平臺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及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婦產科臨床實習生40名,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婦產科臨床實習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0例。對照組為傳統教學,觀察組為PBL聯合微信平臺教學。結果:兩組教學考核成績得分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PBL聯合微信平臺教學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可提高婦產科實習生的專業(yè)成績和認知水平,臨床價值顯著,可在臨床教學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PBL;微信平臺;婦產科
在臨床中,根據對臨床教學方法應用現狀的分析,進一步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尤為重要。就婦產科而言,不僅關系到女性疾病,同時也可能關系到新生兒的健康。為此,婦產科臨床實習生的學習尤為重要。臨床認為,PBL聯合微信平臺在臨床教學中的價值較為突出[1-2]。為了進一步明確PBL聯合微信平臺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展開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婦產科臨床實習生40名,作為研究對象展開臨床分析與研究。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婦產科臨床實習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0例。觀察組男性9名,女性11名;年齡為18歲~26歲,平均年齡為(22.45±0.38)歲。對照組男性8名,女性12名;年齡為19歲~25歲,平均年齡為(22.46±0.28)歲。納入標準:(1)所有實習生均為婦產科臨床實習者;(2)所有實習生的年齡均為18歲至26歲;(3)實習生均認可本次研究。排除標準:不符合納入標準的實習生。兩組實習生資料的對比,無統計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為傳統教學。在日常婦產科臨床教學中,向實習生講解婦產科日常工作、注意事項等。此外,由教師帶領實習生,對患者疾病進行口頭講解,指導實習生正確為患者換藥,按照教學要求,對實習生實施小型講課。并不對實習生實施PBL聯合微信平臺教學。
1.2.2觀察組為PBL聯合微信平臺教學。臨床教師用手機登錄微信公眾平臺,組建婦產科微信教學團,將該組實習生納入到微信教學團中。在此基礎上,教師依據婦產科臨床教學的大綱內容,對實習生的實習內容進行布置。在微信群中,發(fā)布簡單的患者病史、輔助檢查等相關資料,并配以語音或是文字等對資料加以講解。通過微信的方式,告知實習生要提前對疾病相關知識進行預習,要求實習生在臨床教學是收集病例,以小組的形式互相做體格檢查。課后定期對實習生進行考核。以微信的方式實時與實習生進行交流,明確實習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為實習生答疑解惑。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婦產科臨床實習生教學考核成績得分情況,具體得分類型包括選擇題得分(30分)、填空題得分(30)分、病例分析得分(40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說明實習生考核成績越好。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統計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使用配對t對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結合表1,兩組教學考核成績得分的對比,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在臨床醫(yī)學教學中,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對臨床實習生進行指導和教育,對于提升其綜合技能是有重要作用的。傳統教學模式在臨床中的應用,局限性較大。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新型教學模式逐漸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受到醫(yī)學界的普遍關注。PBL是新穎性的教學方法,也別稱之為問題教學法[1-3]。在學習中,通過對需要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能夠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激發(fā)其思維能力。本次研究中,為了明確PBL聯合微信平臺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展開了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教學考核成績得分(94.25±0.93)分,對照組教學考核成績得分(80.52±1.36)分。該研究結果表明,在教學考核成績方面,觀察組的教學效果要顯著高于對照組。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缺乏對實習生的關注,仍以臨床教師為主,導致實習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不足。在PBL聯合微信平臺教學方式下,主要是借助微信平臺的方式,指導實習生從需要解決的問題開始入手,積極、主動的學習婦產科相關知識,在課上和課下積極與教師進行討論。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PBL聯合微信平臺教學方式更具有針對性,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yè)技能。
綜上所述,PBL聯合微信平臺教學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可提高婦產科實習生的專業(yè)成績和認知水平,臨床價值顯著,可在臨床教學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安宜沛,杜廷海,蘇慧敏,等.PBL教學法聯合微信平臺在心內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探討[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493(10):84-86.
[2]王星智,葉新春,崔桂云.微信平臺聯合PBL在神經系統查體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10(17):27-29.
[3]張國華,王玉華,趙綿松.PBL聯合微信平臺在風濕免疫科臨床教學的應用探討[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7,23(10):74-75.
作者簡介:何敏,1981.05,女,漢族,籍貫(河南扶溝縣),碩士研究生,主治醫(yī)師,生殖內分泌,目前從事生殖女科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