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愛群
【摘要】在班級管理中巧妙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共同制約,互幫共學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格。
【關鍵詞】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有效策略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集體”是一種“精神共同體”。它不是人員的簡單組合,而是相互間的融合,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好比是“由成千上萬條溪流匯合成的江河”。良好的班集體能凝聚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習積極性。筆者在多年的班級管理中深深地體會到:班級管理中巧妙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讓學生共同進步。
一、組建學習小組,落實班級制度
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按行為習慣、身高、文化成績、思想品德、性格差異、男女比例等,把四五個同學混編在前后、左右的位置,合成一個學習小組,把全班四十五個同學分成十一個小組,盡可能每一組都有一個能起帶頭作用同學,力求每個小組的實力相當。
1.分配小組任務
學習小組建立后,為了激發(fā)學生的主人公精神,給小組的每個成員分配任務,設立各個科目的小組長。例如,語文、數(shù)學、英語、值日或收繳通知的小組長,小組長負責收集當天的組員的該科的作業(yè),并交到科代表處。讓每個孩子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學生有事可做,自覺成為班級的主人。
2.制定班級公約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庇捎谛W生天性好動,課堂上常常管不住自己。為了能更好地約束同學們的行為,在建立小組后,利用班會課,讓學生自主討論并制定班級的公約,并要求每個學生能自覺遵守各種規(guī)范和規(guī)范制度。
例,班級公約
①著裝整潔,注重儀表,要做到尊敬師長,友愛同學,不欺負弱小。
②自覺愛護公物,不在課桌椅上亂寫亂畫,損壞公物要賠償。
③言行一致,誠實守信,知錯能改。
④節(jié)約水電,愛惜糧食、學習用品,不亂花錢。
⑤做好課前準備,上課專心聽講,積極舉手發(fā)言 。
⑥按時上學,不遲到早退,有病有事要向老師請假,放學按時回家,不在路上逗留。
⑦集隊集會要做到快靜齊,升旗儀式要肅立致敬,齊唱國歌聲音響亮,感情深,認真做好“兩操”。
⑧課間注意安全,不大聲喧嘩,不追逐不打架,不玩危險的游戲。
⑨學會謙讓,積極主動地關心幫助同學。
⑩每天做好值日工作,不亂丟垃圾,保持地面的干凈。
課后認真復習,不懂就問,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他們對自己定下來的這些規(guī)章制度表現(xiàn)得很感興趣,都表示能自覺遵守。為了讓學生形成良好學風、班風,小組內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結合學生的品行,成績由低至高排列定好小組的1、2、3、4號,并模擬公司的級別,分別給學生一個頭銜——主任(1號)、廠長(2號)、總經理(3號)、CEO(4號),層層遞進。CEO是全組“領頭羊”,負責全組工作的統(tǒng)籌、監(jiān)督??偨浝韰f(xié)助CEO解決組內同學在學習上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同學過關的知識點,催促同學交作業(yè),輔導同學等)。CEO平時要做好其組內同學的“監(jiān)督者”,及時的管理和制止組員的不“法”行為,給予適當警告或處理,表現(xiàn)好的進行加分獎勵,表現(xiàn)不好的就扣分,如實記錄每個學生每天的表現(xiàn)情況,消除自身不良習慣。同時,在黑板上的一個角落,設立一個小組的評分表,把每個小組的加分、扣分情況登記在黑板上,讓每個同學都知曉自己小組的得分,以此來約束同學的行為習慣。
3.建立獎懲機制,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
在班級管理中,還需出臺了《小組評分辦法》《作業(yè)檢查登記》《班級公約》等規(guī)章制度,從而讓班干部能夠對同學們做到獎懲有度,賞罰分明。
例如,《小組評分辦法》量化考核機制:從學習、紀律、衛(wèi)生、活動、好人好事、其它等六大項全面評價每一位同學,達到考核內容的同學可給予加分。
①每天早上到校后自覺讀書的,每人加5分。
②各小組每天交齊作業(yè)的,每人可加5分。
③上課積極舉手發(fā)言,每人可加5分。
④每天做好值日工作,(主動幫助同學打掃衛(wèi)生)每人可加5分。
⑤每天幫助同學聽寫或背書等過關的,每人可得一星,并加5分。
⑥按要求背書的每人可加5分。
⑦做好人好事,每人每次加5分。
有獎勵必然要有懲罰,如果有違反紀律的同學,則要在小組內扣除相應的分數(shù)。
①課間追逐、打架的每人每次扣2分。
②不完成作業(yè)的每人每次扣2分。
③沒有做好值日工作的每人每次扣2分。
④上課走神,做小動作的,每人每次扣2分。
黑板上的評分表,實行每周一小獎,每月一大獎的形式進行獎勵,(小獎就是獎勵星星貼紙,大獎就是獎勵文具、糖果、免作業(yè)等)獎勵得分排名最高的前六個小組。而得分最少的小組則要接受懲罰,懲罰的內容可以是講故事、唱歌、表演等,必須小組合作完成懲罰。通過小組的競爭,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去約束自己,做好本份工作。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就這樣,班級中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小組里的同學在互相幫助中共同進步。
一個學期結束,根據(jù)各小組各月的評分情況,評選出一學期合作最佳小組,最佳小組的成員則成為班級的“學習之星”,并予以獎勵。
二、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在小組合作模式下,各科的小組長每天回到課堂,第一時間應督促組員交好作業(yè),并把小組的作業(yè)本交給科代表,這樣大大縮短了交作業(yè)的時間,科代表的工作也輕松多了;而負責衛(wèi)生的小組長也盡職盡責地做好公區(qū)的衛(wèi)生打掃和保潔工作。就這樣,小組內人人有事做,大家都參與到班級事務中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也在工作過程中鍛煉了他們溝通和交流的能力,特別是一些比較膽小的孩子,在小組合作中,慢慢地鍛煉了膽量。
課堂上,老師經常創(chuàng)設一個自主學習的氛圍,在課堂上拋出問題,讓各小組自主探究。這個時間,孩子們最興奮,各小組的同學會圍在一起,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小組里的CEO就會為組員分配任務,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任務,當完成自己的任務后,小組的組員會各自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為了激發(fā)小組內學得慢、不夠自信的1號或2號學生大膽發(fā)言,我們在小組的加分表里規(guī)定,小組積極發(fā)言可加分: 4號(CEO)發(fā)言得1分,3號(總經理)發(fā)言2分,2號(廠長)發(fā)言得3分,1號(主任)發(fā)言5分。1號的同學發(fā)言可得的分數(shù)是4號的5倍。為了拿到更多的分數(shù),小組討論的時候,3號、4 號的同學就會主動地教1號、2 號的同學發(fā)言,鼓勵他們去積極匯報,為小組爭光。在同學的帶動下,學習成績差一點,欠缺自信的孩子也會漸漸主動舉手發(fā)言。為了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老師有時還會邀請小組的成員一起上講臺展示,其他小組則在下面圍觀,適時對同學的發(fā)言進行補充。通過這樣的訓練,欠缺自信的孩子,慢慢地能面對同學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生變得自信了。
三、小組合作,互助共學
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導致了學習效果的也不一樣。面對學得慢的孩子,老師不可能一一進行輔導。如果學習上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越積存越多,學生的學習的熱情會漸漸衰退?!叭诵?,必有我?guī)??!备螞r是四人行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發(fā)揚小組合作精神,讓組內的CEO、總經理進行一幫一的幫帶活動,要求CEO、總經理為學得慢的同學補課,過關知識點,并出題目考查同學,鼓勵學困生積極思考,與同伴大膽交流。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學間如兄弟姐妹般相處著,成為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在小組幫帶的活動中,幫帶者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了鞏固,被幫帶都得到了幫助,學習成績慢慢地提高了。
在班級管理中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增強學生自我約束意識,能更好地挖掘學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建國.初中班級小組合作管理模式的實踐與反思——以大連開發(fā)區(qū)第二中學為例[D].遼寧師范大學,2011.
[2]魏海莉.小組合作在班級團隊建設中的作用[J].教學周刊,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