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在的市場環(huán)境下如何提升中職計算機教學質量,更好地為學生服務,讓學生通過中職計算機課堂的學習,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游刃有余。因此本文通過對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綜合分析,對如何更好地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提升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做出了一定的論述。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現代教學媒體
中圖分類號:TP399?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19)07-0110-03
Abstract:In the current market environment,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puter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better serve the students,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through computer clas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in the future work can be more than skilled. Therefore,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omputer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better use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 improve computer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Keywords: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computer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modern teaching media
0? 引? 言
當今世界,科技高速發(fā)展,生活中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正在悄然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些微妙的逐步發(fā)生的變化,已經深深影響了每一個人,而春江水暖鴨先知,最先感受和追捧新事物的是當代年輕人。人工智能領域,備受計算機應用專業(yè),尤其是涉及到網絡技術相關專業(yè)學生的青睞,而人工智能是一個和大數據及云計算一樣火熱的行業(yè),且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三者之間有著不可磨滅的關聯。而且不光是這三者,物聯網、邊緣計算、量子計算,甚至認知科學等等都會參與進來。對于這些縱橫交錯令人眼花繚亂的高科技,最直接的體驗就是如果你順勢而為,必定會讓自己的眼界和事業(yè)突飛猛進,正是看到這一點,家長和學生對未來的希望已經扎根在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等專業(yè)中,因為互聯網的將來必定會占據人們生活的主導。從事這一行業(yè),不說有多么大的前途,至少都是在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這些背景的產生,需要我們認真去引導對待和管理中職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對他們知根知底方能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學生內心,只有如此,才能正確培育出實現我國從制造業(yè)大國到強國轉變的有用型多功能復合型人才。
1? 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綜合分析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日益推進和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國家大力發(fā)展電子政務,推行無紙化辦公,促進企業(yè)電子商務發(fā)展,物流的數據信息化,市場上計算機類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但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未見紅火反而遇冷。中職學校一向秉承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與企業(yè)無縫對接勞動者的理念,但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生從事相關專業(yè)的就業(yè)形勢卻不容樂觀。究其原因,有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也有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培養(yǎng)出的學生沒有特色,不能滿足當前計算機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學生進行準確定位,是制定培養(yǎng)方案的基礎。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主要是培養(yǎng)一批能夠從事計算機專業(yè)生產、可適應一線工作環(huán)境的綜合素質較高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使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才是重點。在市場需求的三種計算機人才中,創(chuàng)新研究型人才和產品開發(fā)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中職學校應瞄準運營維護型人才這塊蛋糕。在制定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內容時,都要以上述目標為出發(fā)點,讓學生在掌握基礎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又掌握這些謀職、謀生之計。從市場的需求分析來看,計算機操作員是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生就業(yè)崗位的其中之一。計算機操作員是利用電子計算機從事文字、圖形、圖像等信息處理工作及計算機系統(tǒng)操作、維護與管理的人員[1]。
2? 現代教育技術對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分析
現代教育技術是將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理論相結合,對教學中需要的資源與整個教學的互動過程進行設計,以實際需求為主開發(fā)相關的教學軟件,對教學軟件的應用進行管理,以評價結果進行修改與完善,進而優(yōu)化教學質量與效果。
2.1? 完善現代化教學的設計工作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眾多教育工作者開始嘗試使用新的教學模式,而無論哪種教學模式都是教學理論的一種實踐,萬變不離其宗,其必然包含教學的基本要素,即主體、任務目標、措施、互動過程與評價。這五個要素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密不可分,也是現代化教學的設計工作所需要考慮的內容。
2.1.1? 現代化教學的主體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授知識的主體是教學,因此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與教師,二者的溝通、交流與互動形成了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在進行設計工作時,既要樹立自身主體地位,同時也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將其體現出來,留給其足夠的自主空間,使其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能動性。
2.1.2? 現代化教學的任務目標
教學的任務目標是建立在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結合自身對課程目標的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同時充分考慮教學主體,因此整個教學任務目標的設計目的是由學生與教師在互動過程中來課程目標。其不僅包含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向學生傳授知識與進行技能訓練,同時更加注重知識技能、情感與互動過程的聯系,將三者緊密結合,做到相輔相成,讓學生在與教師進行互動的過程中收獲知識技能,由知識技能中收獲情感,培養(yǎng)正確的三觀。所以教師在進行任務目標的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知識技能、情感與互動過程[2]。
2.1.3? 現代化教學的措施
教學措施是指為了使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目標而使用的所有手段,包括:方法、組織形式、媒介、輔助工具等。其不僅是設計工作的重點與中心,同時也是互動活動開展的依據。其主要目的是以引導的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與活動中,達到做好的教學效果的目的。在進行措施方面的設計工作時,教師需要注意:不能過分地追求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而摒棄以往的板書教學,其仍是教學的重要媒介,因此必須要合理設計其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所占的比重。
2.1.4? 現代化教學的互動過程
教學的互動過程一般包含著以下幾個要素,即教學主體(學生與教師)、媒介(板書、多媒體等)與內容(知識、情感、技能、學習方法等),是指教師通過媒介與學生進行互動,進而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習方法等。其是整個設計工作的核心,無論是任務目標的選擇與明確,教學方法的確定,還是媒介比重的選擇等都可以在其中充分體現[3]。
2.1.5? 現代化教學的評價體系
傳統(tǒng)教案的主要作用是為教師提供依據,其更多的是充當備忘錄之用,而現代化教學的設計工作則與其不同,不僅包含了傳統(tǒng)教案的功能,同時還可以讓教學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自身的水平與能力,發(fā)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可以使教師進行自我評價。
2.2? 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科學技術被發(fā)明廣泛應用,而這些技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某個行業(yè)或領域的工作更加簡單、高效且優(yōu)質,是為了滿足某種需求而產生的,教學上的需求也在多媒體技術中有所體現,因此將其應用于計算機教學中十分可行,且作用更大。
(1)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展現文字、圖片,同時還可以向學生展現聲音、視頻、影響等,且可以做到互相結合,在視覺、聽覺上影響學生,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來。例如:在教學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CorelDRAW繪制圖像、網頁制作等課程中,將制作步驟、制作好的效果圖利用電子教室平臺、教學課件觀看、演示給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深厚的學習動機,從而達到教學的任務目標。
(2)多媒體技術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傳統(tǒng)的教學媒介,多是板書、書本等,這些媒介雖然可以向學生傳授知識,但缺少互動性,而多媒體技術則不同,多媒體技術可以利用超鏈接將各種信息組織到一起,學生可以通過點開鏈接而與多媒體技術進行互動,使學生了解到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內容,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掌握發(fā)現式的學習方法。例如:在電子商務基礎、網店美工等課程,利用慧源電子商務教學實訓系統(tǒng),讓學生親自創(chuàng)作、親身體驗。
(3)多媒體技術打破了以往信息傳播受到的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和束縛,不僅可以使教師獲得更加充足的教學資源來擴充教學內容,為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提供了平臺,同時還使學生的學習途徑更加多樣化,學習內容更加廣泛,為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上述優(yōu)勢,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更加真實且更加全面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了解到計算機的獨特魅力,使教學情境更加形象,學習氛圍更加輕松,學生在學習計算機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時更加愉悅。另外,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還可以尊重學生的差異,受到生活環(huán)境、生理條件、家庭環(huán)境等諸多方面的影響,每一位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都有所差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則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學生可以選擇與自身的學習水平、理解能力相符的學習內容,更加具有針對性,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另外,學習地點也不會僅局限在學校,學生在社區(qū)、圖書館、甚至野外,只要有網絡即可學習,完全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空間限制。不同的多媒體技術所具有的功能、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要選擇最為合適的多媒體技術與組合方式,使之可以更好地服務計算機教學。
(4)多媒體技術可以將以往的靜態(tài)圖像轉變?yōu)閯討B(tài)化,這些動態(tài)圖像(視頻、電影、錄像等)可以將計算機的具體操作過程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暫停、慢放、重新播放等形式多次觀看,直至掌握,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另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創(chuàng)造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如圖片講授教學、問題情景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等[4]。
(5)計算機教學不僅涉及到了諸多實踐操作,同時還有眾多定義、概念等諸多枯燥且抽象的理論知識,而這些理論知識又十分重要,無法忽略,其不僅使學生的理解更加困難,有時也會限制教師的傳授,教師無法將其轉化成通俗易懂的語言。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則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多媒體系統(tǒng)中包含著大量的圖形、數據、文字、圖片、視頻等,教師可以從中找出與理論知識相關的內容并進行整合,使枯燥且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有趣且具體,學生可以更好理解并掌握。除此之外,多媒體技術使計算機教學的形式更加多樣化,學生不必局限于學校與教室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教師進行遠距離教學、視頻教學、網絡教學等。同時促進了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以往教師的上級地位發(fā)生了變化,與學生平等,教師更多的是充當引導者與解惑者,師生關系更加親密,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5]。
3? 結? 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要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上謀求一席之地,需要我們所有職教工作者攜起手來,共同努力,準確定位,切實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促使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進一步穩(wěn)定持續(xù)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楊英.以信息化推動職業(yè)教育教學現代化的中國探索研究 [D].徐州:江蘇師范大學,2018.
[2] 曾思穎.“認知理論”視角下數字技術手段在建筑教育中的應用探析 [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7.
[3] 陽亞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學校中的應用研究 [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4.
[4] 王景.以就業(yè)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5] 李紅.在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計算機課程上推行項目教學方法的實踐與研究 [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5.
作者簡介:范清蓮(1978.01-),女,漢族,廣東羅定人,中學計算機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