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若芳
摘 要:隨著新型教學理念的不斷發(fā)展和大力推崇,教育領域的相關問題已經(jīng)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中,任何學校都能夠提升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各種綜合能力。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語文教師應該深感肩上的重責大任,授課的時候應該將寶貴的教學經(jīng)驗和先進的教學理念進行有機融合,為學生呈現(xiàn)出一個精彩紛呈的教學環(huán)境,幫助學生逐步尋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學習方式。本文對現(xiàn)階段語文教師授課方式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并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旨在幫助每個教師能夠在講述古詩詞的時候積極運用“本體性”的先進理念。
關鍵詞:本體性理念;語文教學;古詩課堂
學生的人生閱歷是較為欠缺的,學習經(jīng)驗也處于逐漸培養(yǎng)的階段。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古詩知識的時候便會面臨很多的困難,很多教師在講授相關知識的時候也僅會要求學生將古詩內(nèi)容完整背誦下來即可,并不注重挖掘其中的文化底蘊和深厚內(nèi)涵。這樣的教學方式是極為片面的,學生無法從語文堂中汲取到文學知識的養(yǎng)料。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利用課下時間與本班學生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并據(jù)此制定具有實際家教學效果的授課計劃,讓學生能夠深刻領悟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教師需要讓學生領悟到古詩課堂的重要性
古詩是我國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凝結產(chǎn)物,是諸多文學理念的精華所在。古詩具有篇幅短小但內(nèi)容精悍的特點,寥寥數(shù)語卻可道盡人生百態(tài)。古詩的學習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文化底蘊,學生也能夠在此基礎上得到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但是,由于各個教學階段的有效教學時間是較為短暫的,教師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又是十分繁雜的,因此,很多語文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并不會重視古詩課程的設計,僅要求學生進行詩詞內(nèi)容的背誦。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會逐漸喪失研究古詩的興趣,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明也無法順利傳承下去。所以,教師一定要改變原有教學理念,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古詩文化的重要性。比如,教師在講授《詠柳》這首詩的時候便可以積極使用這種教學方式。這篇詩詞言辭精美,思想感情的表述也十分直白,非常適合學生進行研究和學習。首先,教師需要讓人學生回想春天到來的時候,周邊環(huán)境都會具有什么樣的變化。很多學生都會回答道樹木的枝條上出現(xiàn)了新芽,教師成功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了一個貼近實際生活的教學情境。隨后,教師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春天植物的勃勃生機。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正處于培養(yǎng)階段,言辭較為蒼白,語句較為啰嗦。然后,教師再講《詠柳》的詩句進行分析,并將其中運用的修辭手段進行分析。學生通過對比便能夠直觀感受到文豪的文字駕馭能力是爐火純青的。此時,學生也會意識到學習古詩的重要性,并會積極利用課余時間自行進行古詩的鉆研。
二、教師應該向?qū)W生傳授古詩學習的具體方法
很多教師之所以無法達成既定教學目標,其根本原因便在于教師并沒有授予學生具體的古詩分析方法,導致很多學生自行研究古詩內(nèi)涵的時候會面對諸多困難。因此,教師在古詩課堂中一定要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古詩內(nèi)涵的具體方法。比如,教師在講授《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時候,便可以積極使用這種教學理念。這篇古詩最為經(jīng)典的便為頷聯(lián)和尾聯(lián)。頷聯(lián)當中運用了夸張的寫作手法,將瀑布的整體形象進行了宏大的概括,讓讀者能夠深刻領會到詩人遼闊的胸懷。尾聯(lián)則更加精彩,詩人將瀑布比喻成了星河,讓讀者能夠體會到瀑布所具有的氣勢,以及陽光灑在瀑布上呈現(xiàn)出的璀璨光彩。詩人將文字運用的能力發(fā)揮到了極致,短短兩句詩詞便已將十分的才華橫溢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教師需要按照這種方式,將詩詞中運用的寫作手法進行概括,并將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闡釋。這樣,學生自行研究古詩的時候便能夠有意識地從這兩方面著手。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獲得相應的知識,能夠為學生的日常生活增添樂趣。
三、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內(nèi)部的古詩課外閱讀會
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雖然篇篇經(jīng)典,但也只是眾多文學海洋中的一粟而已?,F(xiàn)代社會,學生需要接受更多的文化熏陶才可以切實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教師可以在班級內(nèi)部設立專門的古詩課外閱讀會,讓學生將自己課外生活中積累的詩詞進行展示,并闡述喜愛這篇古詩的理由。這樣,學生的文學思路會變得更為開闊,每個人的知識儲備量也能夠得到很好地提升。不僅如此,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可以得到適當?shù)腻憻?。在這種教學氛圍的影響下,每個學生鉆研古詩的欲望會更加強烈,并在班級內(nèi)部形成隱性的學習動力,班級整體的語文水平將會得到顯著提升。
結束語:綜上所述,語文教師在講授古詩知識的時候應該緊跟時代的發(fā)展趨勢,積極進行教學手段的革新,并將先進的“本體性”教學理念賦予其中,讓學生可以獲得語文學習能力的顯著提升,同時受到精神層面的熏陶。這樣的古詩課堂才是富有實際價值的。
參考文獻
[1]卓玉慶.“三讀法”打造高效的古詩教學課堂[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06):78-79.
[2]陳斌.古詩教學生活化,演繹課堂精彩[J].小學教學參考,2017(13):43.
[3]凌毅華.基于文本資源開發(fā)的本體性語文教學研究[J].教育觀察,2019,8(2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