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飛
【摘? ? 要】思維導圖應用于教學中首先可以作為預習效果的檢測手段,同時完成新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其次,思維導圖可輔助課堂分解重難點知識,促使學生形成做題思路;最后,它還能夠發(fā)揮輔助復習的作用,是學生們系統(tǒng)化理論知識的好幫手。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 思維導圖? 運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120
當前數(shù)學課堂普遍存在著效率偏低的情況,其中便有沒有做好預習工作的原因,同時常用的導入手段已經(jīng)逐漸趨于平淡,不能很好地引發(fā)學生的熱情;在重視邏輯性的數(shù)學學科學習中,學生們恰恰沒有養(yǎng)成應有的思維,沒有探索到科學的學習和做題方式;還有人回顧知識時,缺少條理和系統(tǒng)性。基于這些情形,教育工作者們不妨嘗試思維導圖教學法,并且從下列幾個角度著手。
一、分解重點,形成思路
數(shù)學題目變化多端是一種常態(tài),而這樣的情況也經(jīng)常難倒學生們,使他們一時摸不著頭腦,究其原因還是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亟待發(fā)展。因此,不妨以思維導圖為工具,將題目化繁為簡,發(fā)展學生較好的解題思維。比如“冪的乘方與積的乘方”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理解冪的運算性質,掌握積的乘方和冪的乘方的運算方法,并據(jù)此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完成這一課的教學后,為了幫助大家梳理思路并促使學生將重難點知識吃透,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出示了一張思維導圖,這張圖以“乘方”為主題,其下有兩個分支,分別為“冪的乘方”和“積的乘方”,而在這兩個分支下方,分別各有四到五個分支,如“積的乘方”下面,首先第一個分支為“文字表達”,寫著:每個因式分別乘方,再相乘。后面幾個分支為“字母表達”“逆運用”和“推廣”,展現(xiàn)了有關“積的乘方”的重點內容線索,圖中還介紹了做題時的注意事項,比如常見的錯誤有符號錯誤、隨意分配和運算混淆,這些內容也以分支的形式在思維導圖中列出,同時每一種常見的錯誤都會舉例說明。我?guī)ьI學生們沿著思維導圖的中心向每個分支發(fā)射,一來幫助他們梳理本課的知識,將重點知識分解細化;二來總結的注意事項也是幫助他們矯正做題思路的重要法寶,因此這樣的思維導圖受到了學生們的一致歡迎。思維導圖的清晰脈絡讓知識分解展開,同時輔助學生形成正確有效的做題思路,運用于課堂的教學之中總能讓學生們感到豁然開朗。
二、預習檢測,導入新課
預習是對課堂學習的充分準備,質量過硬的預習使課堂事半功倍,對于預習的檢測不僅可以監(jiān)督預習質量,更是學情的反饋,由此,化思維導圖為預習自測試題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法,此外這樣還可以作為課堂的導入,一石二鳥。比如“有理數(shù)與無理數(shù)”這部分內容的核心是促使同學明確有理數(shù)的意義并區(qū)分它和無理數(shù),能夠判斷數(shù)的分類,同時體會“無限”的過程。在帶領學生們學習這一課之前,我布置了預習的任務,讓學生們自主預習這一課,同時我根據(jù)這一課的內容制作了有關“實數(shù)”的思維導圖。課堂上我把思維導圖自測題發(fā)給學生們,其中挖去了許多分支,變?yōu)榱颂羁疹}的形式。比如“實數(shù)”下面的兩個分支都是空白,應填入“有理數(shù)”和“無理數(shù)”兩個內容,而“有理數(shù)”的下一分支名為“分類”,顯示出有理數(shù)按照定義和正負分類的兩種方法,而“按正負分”下面的三個分支又被我刪去了,應分別填入“正數(shù)”、“0”和“負數(shù)”;“按定義分”下面也分出兩個分支,同樣被我刪去,應填入“整數(shù)”和“分數(shù)”。我給學生們五分鐘來完成這樣的題目,圖中涵蓋有理數(shù)和無理數(shù)的知識,包括概念、定義和分類等,既涵蓋本課的重點,又有適當?shù)靥岣吆脱由?,不僅能夠檢驗學生的預習效率,更有助于發(fā)散他們的思維。大家完成這份特殊的自測題后,我邊講邊引導大家核對答案,同時講解、核對的過程也將新課呈現(xiàn)于大家面前。巧用導圖變換成題目既完成預習的檢測,又完成新課的導入,一舉兩得。
三、復習回顧,構建體系
回顧是對教與學的總結和升華,無論是哪個學段的數(shù)學課程都有數(shù)量豐富且串聯(lián)緊密的知識點,它們共同構成了系統(tǒng)化的知識框架。由此,可以將思維導圖作為復習工具,完善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比如,與學生們共同完成了“對稱圖形——圓”這一章的學習之后,復習階段我依然給學生們分發(fā)了關于“圓”的思維導圖,其中仍然將許多分支刪去作為填空題讓學生們一邊解題一邊回顧學過的知識。第一個分支是“圓的認識”,包含定義、性質、幾何表示以及三角形的內切圓和外接圓;第二個分支是“圓的位置”,重點展現(xiàn)圓與點、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如“與直線的位置關系”這一項下面有三個分支,目的是讓學生回顧圓和直線的幾種位置關系,最終學生應填上“相離”“相切”和“相交”三個內容。第三個分支是“與圓的相關計算”,其中涉及到正多邊形與圓的相關計算、直線與圓的相關計算等等。學生們在完成思維導圖和我講解的過程中,又將“圓”的相關知識進行了回憶,同時我還強調了圓的重點知識,這樣不僅可以理清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建構關于“圓”的知識體系,更讓學生的復習回顧在整合之下顯得清晰而完善,值得教師們嘗試。
四、結語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是一種奇妙的教輔工具,它以分支圖的形式引導讀者的思維,能夠將主題的相關內容有機聯(lián)結,如此凸顯的優(yōu)點也使它成為課堂的“??汀保谶壿嬓暂^強的科目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優(yōu)勢尤為明顯,因此,本文以初中數(shù)學教學為研究樣本,探索思維導圖的運用方式。上述內容是我個人基于初中數(shù)學教學對思維導圖教學法的提煉,之后我會繼續(xù)嘗試新穎而優(yōu)秀的教法,為優(yōu)化教學的成果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康彩霞.思維導圖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中國人,2017,0(7Z).
[2]王曉英.思維導圖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參考,2017,0(6).
[3]徐亞萍.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觀察,2016,0(2X).
[4]史蓮玲.思維導圖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的運用分析[J].學周刊,2016,(30):137-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