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萍
【摘 ? ?要】現(xiàn)在的知識越來越復雜,對于學生理解知識點的能力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但是,隨著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越來越復雜,學生就會產(chǎn)生一些抵觸、畏難的心理。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必須多樣化,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上課時更專注,不至于走神。而多元化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增強課堂的多樣性,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增強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教學多元化。
【關鍵詞】高中地理 ?多元化教學 ?方法探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148
想要建立一個多元化的地理課堂,那么教師就應該明白地理中所強調(diào)的多元化是什么?教師們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能夠接受的程度,學生如何才能夠接受得又快又好。教師只有抓住學生的心中所想,抓住他們的興趣點所在,才能夠制定出適合學生的多元教學方法。而多元化教學法,并不是單單從一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它要求的是全面性的多樣化,包括教學的目的,教學的內(nèi)容以及教學的方法等等。
一、教學目的多元化
要求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方法多樣化,首先需要教學目的的多樣化。傳統(tǒng)教學中的教育的目的無疑都是想要學生能夠完成地理考試中的各類題型,然后取得高分。而在平時的一些練習中也是如此,教師會根據(jù)學生的薄弱點來進行加強訓練,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把所有問題弄懂,然后在最終的考試中不至于造成丟分的現(xiàn)象,能夠拿到應有的分數(shù)。其實這不僅是教師的教學目的,同時也是家長們希望的教學要求,因為家長通常是因為工作過于繁忙,往往只注重學生的最終成績,而不會注重學習的過程,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尤其是對于高中地理來說,高中是臨近高考的重要階段,現(xiàn)階段所做的一切事都是為了抓分。課堂上教學根本不會在意學生的是否聽進去了,是否感興趣,只是一味地傳輸,為的就是讓學生牢牢記住,一切為了高考,為了最終的成績。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注重教學結果無可厚非,而教學結果的恰恰就是由學生的分數(shù)來體現(xiàn)的。但是在教學中教師不僅應該注重學生的分數(shù),還應該注重分數(shù)的由來,以及學生為之付出的努力。教師應該把高中地理教學分為三個教學目標。
在教學的初始階段,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對于地理的興趣,因為只有有了興趣,學生才更加愿意去嘗試和更加深入地了解。而且興趣對于學生來說在學習一個新興的知識之初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老師,它對學生的學習會有相應的促進作用。
在一個學期教學的中期階段,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記憶,此時教師就應該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一起總結歸納地理知識的重點,讓他們先理解。因為每個人的大腦構造是不一樣的,他們對于問題的想法也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理解起來比較容易,有些人理解起來就比較困難。此時的教學目的就應該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進行理解,幫助他們用自己的想法來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因為只有他們充分理解以后,學生才能夠更加好的記憶,記憶得更加深刻。
在教學的最后階段的目的才是注重學生的知識點的運用以及考試成績的提高。此時的教學主要就是圍繞著如何把知識點應用到生活實踐到中去,讓學生能夠領會題目中所體現(xiàn)的知識點,只有領會了,學生才能更加好的做答,從而取得良好的成績。雖然教學目的包含了學生的最終成績,但是在這之前也應該有其他的目的,應該循序漸進,而不是給學生造成壓力,這樣反而會取得不太好的效果。
二、教學內(nèi)容多元化
我國現(xiàn)在的教育內(nèi)容大多數(shù)都是按照之前的教育內(nèi)容,里面大多都是過去那個時期的經(jīng)典和典型案例,有一些其實跟不上現(xiàn)在更新?lián)Q代的步伐了。雖然現(xiàn)在倡導新課改,對于課本上的教學內(nèi)容做了一定的改變,增加了很多新的內(nèi)容進去,這些內(nèi)容是符合時代需要和學生學習需要的。但是現(xiàn)在這些內(nèi)容還不足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因為現(xiàn)在要求學生需要掌握知識的廣度,也就是需要學習不同種類的知識,把同一個知識進行一定的細化。這就需要教師在課下進行一定的補充,也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才能夠在課堂上滿足學生的知識需要。首先,教師要考慮書本上的知識的難易程度,如果書本上的知識過于難,教師就應該提前去收集一些與之相關的比較簡單的引入知識點,讓學生從易到難進行理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循序漸進,不至于畏難而半途而廢。其次,就是當書本上知識過于單一的時候,教師就應該時時關注社會上的一些時事地理政治。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然后再在這些話題里面穿插一定的地理知識點,這樣就便于學生進入到這些知識點當中來,從而能更好地理解這些知識點。最后,就是典型的難題例題講解,因為書本上教給學生的東西都是簡單的理論知識點,要想充分的理解它就必須要通過多加練習,而課堂上教師如果增加以一些典型的例題講解,學生可以理解得更加充分和透徹。
三、教學方法多元化
之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拿著某一地區(qū)的地理現(xiàn)狀,來給學生具體分析這個地方具有哪些地理特征,盛產(chǎn)什么樣的東西。教師最常見的都是用圖片展示法,根據(jù)書上印刷的一些圖片來向?qū)W生展示當?shù)氐闹脖?、氣候。這些圖片和文字雖然可以給學生一些直觀的感受,但是學生的感受不會像見到實物那樣深刻。此時,教師應該運用多媒體和一些教學工具加以輔助。雖然無法給學生展現(xiàn)某個地區(qū)真正的植被,但是教師可以運用一些短視頻,在視頻中展現(xiàn)出這些地區(qū)的一些基本狀況。視頻展現(xiàn)效果明顯,比圖片展示的效果更強,更能夠讓學生深刻地記住。除此以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增加自己的動手能力,比如說動手畫一些標志性的地理建筑,或者是一些地圖上具有獨特標志的國家,又或者是說讓學生閱讀一些地理的期刊雜志,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了解到這些國家的地理事物,以及風土人情。
身為一名教師,我們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把書本上的知識點以及其他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想要把高中地理課堂打造得更加高效化,讓學生在課堂上專心致志,對地理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就必須從實際出發(fā)打造多元化的課堂。使得教學目的多樣化、教學內(nèi)容多樣化、教學方法多樣化,從而打造出一個多元化的課堂,培養(yǎng)出知識全面化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李杰.高中地理課堂多元化教學法的構建探析[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
[2]徐翠霞.高中地理課堂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構建及探索[J].新課程導學,2016(11):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