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暉
【摘? ? 要】深層學習與高質量的學習結果有密切的關系,問題質疑、合作交流、交互反饋是實現深度學習的有效形式。通過問題質疑產生優(yōu)質問題,通過合作實驗、思維碰撞、教學反饋等活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發(fā)生深度學習,能夠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獨立思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沿著物理學發(fā)展的軌跡前行。
【關鍵詞】初中物理? 深度學習? 有效復習? 物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4.050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探索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深度學習逐漸成為廣大教學工作者共同研究的重要課題。教學實踐表明,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實際上就是要求學生在深入理解、領會所學內容的基礎上,建立已有知識與新知識的內在聯系,并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知識情境中,由此作出相應的決策以解決實際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一教學策略與我們目前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即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基本一致的。本人結合自身的教學體驗,就如何把這一策略巧妙地運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中,以落實淺層學習變?yōu)樯疃葘W習,使初中物理教學更加有效、高效做以下探討。
一、轉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調動學生參與復習過程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增加師生、生生的交流頻率,從而克服以講代思現象。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關鍵還在于課堂教學的轉型,開展深度學習。教師要“精講”、“少講”,講對知識結構建構有用的內容,講書本上常常找不到卻對解決問題有用的內容,以便在課堂上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例如,習題教學中教師不可輕易進行“直接教導”,將知識結論向學生和盤托出,而是要充分挖掘習題的教育功能,把審題的機會和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展示他們的解題過程,讓學生來“說題”并講解解題思路,由學生來評價補充或糾錯,最后教師總結。
課堂是允許學生犯錯誤的地方。在教學中,我們不要怕學生犯錯誤,學生的認知過程是一種自主建構的過程,是一種克服“迷思概念”以及同化、順應和平衡復雜的建構過程,關鍵是要引導學生仔細尋找自己的“迷思概念”,剖析錯誤的根源,弄清問題的來龍去脈,找準補救的對策,把錯誤變成復習過程的重要資源,變成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階梯。
我們在設計和開展教學時必須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將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等要求,自始至終貫穿在教學活動之中,使物理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過程。構建“問題導學”的物理教學的基本特征,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為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以物理實驗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是在質疑、糾錯、思辨、反思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深度、廣度、靈活度。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確定學習主題,在教師的適當點撥或方法指導下,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探究和理解的過程中,學生最終將掌握知識。但此時的知識是學生自己習得的,知識掌握的程度不一樣,能力發(fā)展不一樣,由此導致的發(fā)展結果也不一樣。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喚醒深度學習意欲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睗夂竦膶W習興趣,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索、鉆研精神,能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學生的學習疲勞,提高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益的最穩(wěn)定、最有力的動力,也是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有力舉措。因此,我們認為,要想讓學生喜歡物理課,學好物理學,在教學過程中就應借助諸如教具、掛圖、幻燈、多媒體與實驗儀器等各種教學工具,恰當地運用講授、演示、實驗等各種教學手段,通過構建生動形象的學習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體驗,將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物理知識轉化為直觀、形象的可感知的知識,由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深度學習的意欲,引導、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例如,在講授《熱傳遞》這一知識點時,由于這個知識點比較抽象,直觀上很難看出熱的傳遞,學生難以理解。為了將抽象的知識通俗化,我采用演示“燒不死的金魚”的演示實驗導入新課,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新課之始就感到所學的內容有趣味、有意思。
又比如,在《慣性、慣性定律》的教學中,我在演示“運動裝滿水的杯子”的實驗之前,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1:裝滿水的杯子如果突然向左運動,杯子里的水會從杯口溢出來嗎?
問題2:如果杯內的水能溢出來,那么水會向什么方向溢出?
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入新課,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為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關注“熱點”,搜索“盲點”
在第二輪復習時要圍繞考點,突出“重點”,展開專題訓練。在圍繞主干知識為核心展開復習的同時,重視中考熱點問題的搜集與訓練?,F在中考的另一導向是重視物理與生活、社會、科技發(fā)展的聯系。同時還應當關注新聞熱點,注意捕捉新聞事件中所包含或涉及到的物理知識,并善于與復習課教學有機融合起來。幫助學生通過熟悉的現象理解所學物理知識,知道物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學試驗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不斷了解物理知識的廣泛應用中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
信息交流和搜索盲點,是第三輪復習的重點工作,它是拓展復習思路和知識視野的重要渠道。這一階段我們要加大與兄弟學校的信息聯絡,并注意通過有關教學雜志、教學網絡以及兄弟學校模擬試題的練習,搜索新題型,拓展新視點,填補復習過程中被我們遺忘或忽略的盲點,并認真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特別要注意避免盲目性。
總之,深度學習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真正實現深度學習的目的,我們必須本著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不斷創(chuàng)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我們在教授學生物理知識的同時更加渴望學生形成有效的思維方式,形成有效的物理學習方法,教育家葉瀾教授來學校聽課指導時評價我們的課堂道:“大道至簡,返璞歸真。”
參考文獻
[1]高梅蘭.談新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有效復習策略[J].中學理科園地,2018,14(02):50-51.
[2]鮑飛虎.基于數據挖掘的初中物理有效復習研究——以福州市秀山中學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09):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