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芯
摘? 要:在小學的教學與教育之中,班主任的工作具有重大意義,班主任需要結(jié)合現(xiàn)代的教學特點,開展多樣的教學理念設(shè)計,共同為小學的學生教育奠定基礎(chǔ)?!凹倚9灿笔前嘀魅卧谛W教育之中需要考慮的方式之一,本文將針對小學的教育,探究班主任實施“家校共育”的策略。
關(guān)鍵詞:“家校共育”;小學教育;策略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8-0023-01
在小學的教育之中,班主任在教學之中起著關(guān)鍵性的作用,學生的學習不僅是與學生的學習知識有關(guān)系,而且學生的德育發(fā)展與道德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小學的“家校共育”教育之中,要做好相關(guān)的策略開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與氛圍。
1.共同培育核心素養(yǎng)
在小學的教育階段,學生應當在小學的學習之中建立適應終身發(fā)展的良好習慣和未來社會發(fā)展需要的能力,在學習知識的基礎(chǔ)之上要建立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這需要班主任日常的及時引導,也需要家長與教師的配合,在小學階段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實現(xiàn)孩子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班主任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能過度看重學生的成績,加上家長在日常的教育之中也是非常注重孩子的成績,但是這卻忽視了學生道德與成長習慣的建立,使得學生在道德培養(yǎng)與性格養(yǎng)成上有所缺失,班主任要與家長一起進行共同目標的完成,保證學生能夠健康快樂成長。
在小學的教學期間,班主任的引導與組織工作是十分關(guān)鍵的,教師要學會與家長合作開展活動,讓家校教育更加貫徹與深入開展,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 班主任在小學教學德育工作教育之中要采取適當合理的方法,建立“家校共育”的良好模式,讓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例如,在小學的教育之中,班主任要與家長一起合作完成對學生的愛國教育與尊老愛幼教育,這需要家長的共同監(jiān)督與日常的引導,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多與孩子進行一些觀看國家電影、圖片等活動,帶領(lǐng)孩子去科技館、博物館參觀等等?;蛘撸议L在家中要監(jiān)督學生,讓學生懂得孝敬,班主任在學校布置任務,讓學生給父母洗一次腳或者幫家長做家務,家長要及時做好監(jiān)督與反饋的工作,共同配合完成“家校共育”。
2.促進家校積極交流
“家校共育”在班主任的教學期間進行實施,不僅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而且可以加強小學的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讓家庭教育資源與學校的教育資源有效整合在一起,使得家長對學生的積極作用更大,讓家長發(fā)揮自身的作用到學校教育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源,家長的教育方式與教育理念對學生的思考方式以及處事態(tài)度有著非常大的作用與影響,因此,班主任要重視“家校共育”的方式,讓家長使用正確的觀念進行教育活動,讓學生能夠在一個適合自身的環(huán)境下學習與成長。班主任要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參與互動與了解,使得一切為了孩子的發(fā)展,了解孩子的特點與教育的方式,“家校共育”這樣的方式比較容易讓家長接受,促使家長主動與班主任互相配合,提升學生的小學學習生活質(zhì)量。
班主任在實施“家校共育”期間,要積極與家長進行交流與談話,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與發(fā)展。在小學實際的班主任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要想與家長互相合作、交流溝通,就要開展多樣的活動,通過多樣的方式與家長交流。例如,班主任可以通過組建微信群進行交流,分享學生在學校的事情,家長要與班主任交流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或者教師可以不時打電話與學生家長溝通,這樣的情況一般是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有頻繁不注意聽講的情況,班主任的及時發(fā)現(xiàn)要與家長進行溝通,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負責,讓家長在班主任的帶領(lǐng)之下進行教育活動,促進“家校共育”的開展與落實。
3.鼓勵家長參與教學
學生的教育是多方面參與的,班主任的教育只有在學生家長的支持下才能夠收到好的效果,如果家長不同意班主任的教育,那么孩子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會 因為外界受到影響。家長的支持與參與可以使得班主任的教育更加順利開展,更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與家長一起完成作業(yè)。班主任可以在舉辦的家長會之中為家長介紹情況,讓學生與家長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也讓家長的參與更加清楚明確。
班主任可以不時開展一些家長與學生的學習活動。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素質(zhì)教育提倡讓孩子養(yǎng)成習慣而不僅是獲取知識,因此,班主任的教育可以讓家長與學生一起進行閱讀的學習。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孩子,如果在家中父母能夠放下手機,抽出時間讀書,那么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孩子的效仿特點就會凸顯,也會在家長的帶領(lǐng)之下完成閱讀,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之中,孩子收獲到知識的樂趣,家長自身也有所收獲,更是在這樣的氛圍之中建立了家庭之間的好的習慣,完成親子之間的交流。
4.結(jié)語
家長在學生成長與發(fā)展中的作用是無法取代的,學校的班主任教學是一種素質(zhì)教育下的集體教育,而家長的教育更多的有一種針對性,家長往往是了解學生最多的,也是與學生相處最多的,因此,班主任在小學期間開展“家校共育”是一種高效的教育方式,利于學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