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翠萍
【摘要】 目的 淺析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172例手術治療的急性闌尾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行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觀察臨床效果。結果 17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痊愈率為100%。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 患者順利渡過了圍手術期。結論 對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實施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可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保證手術療效,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1.088
急性闌尾炎是較為普遍的急腹癥, 發(fā)病人群大多為青壯年, 發(fā)病機制是由于闌尾腔梗阻、感染細菌、胃腸疾病發(fā)展至闌尾, 錯誤飲食導致腸蠕動降低等, 該病癥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1]。目前對于急性闌尾炎的治療基本上是通過手術切除。在發(fā)達的醫(yī)學領域中, 急性闌尾炎手術是普外科常見的腹部手術, 但是如果沒有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 這種治療方法雖然效果明顯但會導致多種并發(fā)癥的出現, 對患者康復不利[2]。東營勝利醫(yī)院普外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172例行手術治療的急性闌尾炎患者, 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 患者順利渡過圍手術期, 保證手術療效, 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痊愈出院?,F對172例行手術治療的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東營勝利醫(yī)院普外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行手術治療的急性闌尾炎患者172例, 其中男94例, 女78例, 年齡18~59歲。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 2. 1 護理評估
1. 2. 1. 1 病史 注意詢問患者既往病史, 尤其有無急性闌尾炎發(fā)作史、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右腎與右輸尿管結石。對于老年患者需要了解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腎功能不全等疾病。
1. 2. 1. 2 臨床表現 腹痛多為突然發(fā)生、持續(xù)性, 也可為陣發(fā)性加劇, 糞石梗阻性闌尾炎開始即為劇烈的陣發(fā)性腹痛。腹痛從臍周、上腹或全腹部開始, 經數小時或者十幾小時后轉移并固定后下腹部。盲腸后位闌尾炎可能表現以后腰部疼痛為主。腹痛轉移至右下腹部后, 右下腹有局限性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早期患者伴有惡心、嘔吐, 尖端發(fā)炎的闌尾刺激直腸者可出現腹瀉癥狀?;颊咭话悴话l(fā)熱或者僅有輕度發(fā)熱, 體溫≤38℃。如果闌尾穿孔者體溫可明顯升高。如果伴有寒戰(zhàn)、高熱、黃疸、脈搏加快、舌苔黃膩、全身中毒癥狀明顯, 則提示患者病情已經較嚴重, 護理人員要立即報告主管醫(yī)生進行相應的處理。闌尾位于盲腸后位, 腰大肌受刺激, 髖關節(jié)呈屈曲狀。患者如左側臥位, 檢查者左手壓住患者髂嵴部, 右手握住右下肢, 逐漸向后過伸位而感到疼痛者為腰大肌試驗陽性。
1. 2. 2 術前護理
1. 2. 2. 1 體位 護理人員給予患者半坐臥位, 囑咐患者臥床休息。
1. 2. 2. 2 飲食 病情較輕者可以進食流質食物, 重者則要禁止飲食, 以減少腸蠕動, 有利于炎癥局限。
1. 2. 2. 3 加強病情觀察 護理人員要定時測量患者生命體征, 密切觀察患者的腹部癥狀和體征, 尤其注意腹痛的變化。護理人員在觀察期間禁止給患者使用鎮(zhèn)靜止痛劑, 如嗎啡等, 以免掩蓋患者病情。護理人員要遵照醫(yī)囑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1. 2. 2. 4 避免增加腸內壓力 禁止口服瀉藥以及灌腸, 以免腸蠕動加快, 增高腸內壓力, 導致闌尾穿孔或者炎癥擴散。
1. 2. 2. 5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耐心做好患者以及家屬的解釋工作, 以減輕其焦慮和緊張情緒。同時, 可以向患者和家屬介紹疾病相關知識, 使之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1. 2. 3 術后護理 手術后護理目標為減輕患者疼痛、防止炎癥擴散、恢復正常體溫、補充足夠液體、預防和及時發(fā)現并發(fā)癥。
1. 2. 3. 1 手術后患者回病房后, 護理人員要按照不同的麻醉方式給予合適臥位, 如腰椎麻醉患者應去枕平臥6~12 h, 以防止腦脊液外漏而引起頭痛;而連續(xù)硬膜外麻醉患者可給予低枕平臥[3]。
1. 2. 3. 2 觀察生命體征 對患者每小時測量1次血壓、脈搏, 連續(xù)測量3次, 平穩(wěn)后即可。特殊情況者例外, 如患者出現脈速或者血壓下降疑有出血, 要及時觀察傷口, 通知醫(yī)生采取必要的措施。
1. 2. 3. 3 置引流管患者, 護理人員要等血壓平穩(wěn)后改為半臥或者低姿半臥位, 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滲出液流向上|腹腔。
1. 2. 3. 4 手術后, 患者肛門排氣后才可進食流食。最初進食米湯、果汁類食物, 逐漸變成半流食或軟食。正常情況下, 第3天后可進食普通食物。術后第3~5天, 禁止用強瀉劑和刺激性強的肥皂水灌腸[4]。術后如果患者出現便秘, 可口服輕瀉劑。
1. 2. 3. 5 術后24 h患者可起床活動, 以促進腸蠕動恢復, 防止腸粘連發(fā)生, 同時可增進血液循環(huán)。對于老年患者術后要注意保暖, 護理人員2次/d進行叩背, 助咳動作, 防止墜積性肺炎發(fā)生[5]。
1. 2. 3. 6 手術后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痛覺, 特別是年齡較大患者, 這種痛覺會使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 因此, 護理人員可與患者多進行溝通, 或為患者播放音樂等方式來分散注意力[6]。如果患者疼痛嚴重, 護理人員要遵照醫(yī)囑給予止痛藥物。
1. 2. 4 健康教育
1. 2. 4. 1 要向患者解釋禁食的目的, 教會患者自我觀察腹部癥狀和體征變化的方法。
1. 2. 4. 2 指導患者術后飲食, 鼓勵患者攝入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 以利于切口愈合;飲食種類及量要循序漸進, 避免暴飲暴食, 注意飲食衛(wèi)生, 避免進食不潔食物[7]。
1. 2. 4. 3 向患者介紹術后早期離床活動的意義, 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 促以進腸蠕動恢復, 防止腸粘連發(fā)生?;颊叱鲈汉螅?如果出現腹痛、腹脹等不適癥狀, 要及時到醫(yī)院復診。
2 結果
17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痊愈率為100%。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 患者順利渡過了圍手術期。
3 討論
急性闌尾炎是最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之一, 居外科急腹癥首位。多發(fā)生于青年人, 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8]。該病癥主要的臨床癥狀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 部分患者發(fā)病時會出現反胃、嘔吐、沒有食欲等[9]。絕大多數能夠得到早期發(fā)現、早期治療, 可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通過實施護理干預, 使患者的焦慮程度得到緩解, 情緒穩(wěn)定;患者的疼痛減輕或者消失, 沒有痛苦面容[10]。本文選取東營勝利醫(yī)院普外科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172例行手術治療的急性闌尾炎患者, 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 順利渡過了圍手術期, 均痊愈出院。
綜上所述,? 對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實施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可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保證手術療效,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巧艷. 護理干預在急性闌尾炎手術中的應用.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13(7):870-871.
[2] 毛彥麗. 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闌尾炎手術患者的臨床效果.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3(19):129.
[3] 林蘭香, 何玉梅. 護理干預對妊娠期闌尾炎患者手術認知和遵醫(yī)行為影響的探討.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2, 18(14):2127-2128.
[4] 張維淑. 闌尾炎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 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3(4):436.
[5] 陳德銘. 臨床護理干預在闌尾炎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2(22):60-61.
[6] 陸美華. 65例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7):197-198.
[7] 張愛蓮. 分析對圍手術期急性闌尾炎實施臨床護理干預的效果.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 16(39):282-283.
[8] 陳小群, 邱小芳, 洪海珍. 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切除急性闌尾炎的效果分析.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5(24):3725-3726.
[9] 黃榮菊. 86例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 醫(yī)學信息, 2016, 29(5):142-143.
[10] 于麗芹. 55例急性闌尾炎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20.
[收稿日期: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