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姍玲
摘 要:作為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不可被忽視的一部分,教育是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方式。小學是奠定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此階段的教育質量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決定性作用。而班級作為構成校園的較小單位,其管理工作又是學校管理的最基礎組成部分。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其管理質量、水平便成為當下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時代背景下,學校的頭等大事。
關鍵詞:小學 班級管理 管理策略
引言
著名教師魏書生說:“管理是集體的骨架?!卑嗉壸鳛榻逃ぷ鞯幕娟嚨兀湟彩菍W生成長和自我教育的搖籃之一,它既需要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也需要讓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一定提高。而這些教育目的的實現(xiàn)與否與班級管理有直接聯(lián)系。由此可知,班級管理對于一個班級的正常發(fā)展和學生的良好學習有多么重要。同時,我們也知道,當今時代背景下的教育工作對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全新的要求。這就使得學校的教育工作若想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首先要做的便是加強班級管理,以期使之更好的為學生而服務。本文便是基于此而展開的相關探討。
一、以學生為主體來有效展開管理工作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不成熟,他們對未知的事物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這就使得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有著一定的難度。那么,對于教師而言,如何才能有效的展開班級管理工作呢?近些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有效推進,教育工作者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認知愈發(fā)清晰。如此,教育工作者從以學生為主體這個角度來加強班級管理工作便成為可能,也具備實質性的意義。[1]
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用心愛護且認真關注每一位學生,讓自身與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心靈上的溝通交流,并借此來了解學生心理,繼而讓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更具針對性。也就是說,教師在制定班級管理工作計劃時要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依據(jù)。如此方可確保班級管理工作的展開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個性化發(fā)展。[2]
其次,教師要合理改善班級的學習氛圍。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突出自身的威嚴性而秉持著“嚴師出高徒”的管理模式,這就使得教學課堂和班級學習氛圍過于壓抑,長期以往,學生會對教師產(chǎn)生懼怕的心理,也會不敢積極發(fā)言,亦或是對教師的管理產(chǎn)生逆反心理。這些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都會嚴重阻礙班級管理的有序進行,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教師合理改善班級氛圍,讓班級管理工作更具人性化,也讓學生感受到班級的融洽對于學生的學習極為有利。
再者,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展開班級管理工作時也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缺點。這主要是說,教師在管理工作中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犯錯,對之的批評教育工作要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進行。同時,批評教育工作也要伴隨著鼓勵和幫助學生改正的工作一同進行。如此,學生才能得以更好的成長。
二、通過樹立榜樣來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
通常來說,一個班級有三四十位學生,而在他們之中,總有一部分學生不僅做事認真,且學習優(yōu)異,品格良好。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極強的進取心,其中,二年級的學生進取心的發(fā)展尤為迅速。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類個性特點。也就是說,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可以充分運用這些學習成績優(yōu)異、做事認真負責的學生,讓他們?yōu)槠渌鼘W生樹立全新的榜樣。當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有了參照物時,他們的進取心便會在無形之中讓他們形成一種有形的學習動力和行為準則,繼而讓班級的所有成員均能得以發(fā)展。同時,我們也知道,小學階段的學生表現(xiàn)欲較強,而榜樣的存在也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繼而讓他們無論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課余活動中均能激勵自身認真表現(xiàn)。如此,學生的個體發(fā)展便能通過班級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三、制定合理的反饋、評價機制
班級管理制度的約束對象是學生,因此,教師若想加強班級管理工作,不僅僅是需要在管理制度的建立過程中讓學生全程參與,也要為學生提供有效的途徑來反思管理制度的不合理。而開通班級信箱這種合理的反饋、評價機制的制定便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學生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通過反饋機制可以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主人翁意識,也能逐步形成集體榮譽感。比方說,他們在班級發(fā)展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有損于班級利益的現(xiàn)象會懂得及時去制止。同時,評價機制的存在也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偟膩碚f,教師、學生共同建立的班級管理策略對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極為有利。
四、培養(yǎng)一支高效的學生管理隊伍
我們知道,小學階段的教師在管理好班級的同時還需要做好授課工作,在這種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教師難免會有疲倦、疏忽的時刻,一旦管理過程中把握不當都會對班級造成不良影響。而一支辦事效率高、執(zhí)行力強、有自身獨特見解的學生管理隊伍便能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協(xié)助教師。如此一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量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減輕,班級班風和學風的形成也能更加正確。不難知道,好的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因此,教師在組建學生管理隊伍時必須要秉持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確保所有班干部都能得到全體學生的承認,如此,班干部的行事才能服眾。其次,班干部選拔完成后,教師既要對他們展開合理培訓,也要明確他們每個人的具體職責,讓學生管理隊伍的各個成員各司其職,協(xié)調合作,共同負責好班級管理工作。[3]
五、不斷加強班風、學風的建設
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另一方面便是加強班風、學風的建設工作。班級文化的建設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它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發(fā)揮極為有利。也能讓學生在無形之中受到感染,繼而激勵自身朝著健康的方向不斷成長。另外,對于家長而言,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是他們最為在意的方面。因此,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也要狠抓教學質量,確保學生的學習質量可以滿足家長、社會對他們的要求。而學風的建設便是狠抓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之間定期展開經(jīng)驗交談,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其次,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獎優(yōu)激懶的手段。讓優(yōu)秀獎的設立來激發(fā)學生的斗志,繼而讓他們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共同進步。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并非易事,它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作,涉及到諸多方面。其有效、順利展開需要家長、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穎敏.小學班級有效管理策略[J].江西教育.2018.
[2]張永勝.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
[3]馬海燕.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