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文龍 顧靜文
摘 要: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積極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增強研究生對國家和人民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見證,也是教育廣大青年學子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的鮮活教材。這就要求積極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紅色文化資源有機融合的有效模式。以“紅色文化講堂”為依托,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育人模式具有有效性,主要體現(xiàn)在擴展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課堂的數(shù)量與內(nèi)容、彌補專業(yè)紅色教育師資隊伍的不足、增加研究生思政課堂的感染力和豐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構等方面。
關鍵詞: 新時代;紅色文化資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紅色文化講堂;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D9?????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2.067
黨的十九大報告多次強調(diào)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明確指出要“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xiàn)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積極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增強研究生對國家和人民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此,應該合理利用好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積極探索研發(fā)紅色文化資源的思政教育功能和價值。這是因為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所形成的具有資政育人意義的歷史遺存,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見證,更是教育廣大青年學子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xiàn)歷史使命不懈奮斗的鮮活教材。
紅色文化資源具有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包括堅定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弘揚革命精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黨性修養(yǎng)、堅持群眾路線、繼承廉潔自律作風、增強國防意識、培育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等。要使紅色文化資源的這些功能得以有效發(fā)揮,能真正在廣大青年學子中產(chǎn)生有效的德育作用,就必須積極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紅色文化資源有機融合的有效模式。針對當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我們積極探索以“紅色文化講堂”為依托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治理模式。以“紅色文化講堂”為依托,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1 擴展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課堂的數(shù)量與內(nèi)容
根據(jù)教育部今年印發(fā)的《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本科生的思政課程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3學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5學分、“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3學分、“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3學分、“形勢與政策”課2學分。相比較而言,研究生的課程、課時都較少:碩士研究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課2學分,同時須從“自然辯證法概論”課和“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課中選擇1門作為選修課程,占1學分;博士研究生“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2學分,同時可開設“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經(jīng)典著作選讀”課(列入學校博士生公共選修課)。可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不論在課程數(shù)量還是課時數(shù)量上,都遠少于本科生的。對此,在研究生常設的上述思政課之外,以“紅色文化講堂”的形式開展額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數(shù)量上增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課。此外,“紅色文化講堂”一般都是邀請革命英雄的后代、離紅色故事最近的人以及對紅色文化卓有研究的大家來講授,講授的主要內(nèi)容也不同于思政教師講授的馬工程教材的內(nèi)容。所以,通過“紅色文化講堂”對研究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又可以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內(nèi)容。
2 彌補專業(yè)紅色教育師資隊伍的不足
當前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困境之一就是專業(yè)的紅色教育師資隊伍不足。高校的思政課教師大多都是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畢業(yè)的研究生,他們很少有專門對國內(nèi)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深入、系統(tǒng)研究的知識儲備。紅色文化資源的研究和開發(fā),不是他們的專長,他們在教學過程中也很難真正使得紅色文化資源的思政教育功能得到發(fā)揮。因此,邀請專門從事紅色文化資源研究和開發(fā)的專家學者,以及革命英雄的后代進行“紅色文化講堂”授課,不但可以真正實現(xiàn)紅色文化資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轉(zhuǎn)化,而且可以彌補目前高校專業(yè)紅色教育師資隊伍不足的短板。
3 增加研究生思政課堂的感染力
傳統(tǒng)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較重視理論性,通常由具備馬克思主義 理論研究專長的教師對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發(fā)展的歷史邏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nèi)在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當代引領問題等進行講授。這對于研究生的理論基礎的夯實無疑十分重要,但同時課堂會缺少親和力和感染力?!凹t色文化講堂”邀請專業(yè)的紅色文化資源研究和開發(fā)的專家,以及那些革命英雄后代或者離紅色故事最近的人來為研究生講授,可以營造一種親切的學習氛圍,可以讓同學們感受到思政教育的鮮活性和生動性,有助于增強研究生思政課題的感染力。我校目前舉辦的“紅色文化講堂”邀請到了周總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楊得志將軍之女楊秋華女士、羅章將軍之子羅海曦教授、龍開富將軍的女婿趙延平先生對廣大青年學子進行了多場鮮活、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些學生在講授過程中就泣不成聲了。可見“紅色文化講堂”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4 豐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構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是“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政教研部、室)—思政課教師—研究生”的科層化、單一化、線性化的教育模式,這種模式以政治理論教育為主,單向灌輸、形式單一,客觀上會造成重智育輕德育的后果。比較而言,以“紅色文化講堂”為依托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符合時代潮流和研究生思想實際的理論為指導,以“平—戰(zhàn)”結合、社會熱點與平時研究生思政課堂相結合,綜合校長辦公室、宣傳部、研究生工作部、馬克思主義學院、校團委、學生處、各相關學生社團等相關部門,特別是有效運用社會資源與力量,對研究生德育進行“多元協(xié)同”教育,以進一步促進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zhì)的提升。它使得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參與主體多元化,打破了上述那種傳統(tǒng)的科層化、線性教育結構,實現(xiàn)扁平化的多方協(xié)同治理,是一種“大思政”教育模式。
總而言之,以“紅色文化講堂”為依托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能使紅色文化資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有效發(fā)揮,能更加有效地引導研究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能更加有效地使青年學子“堅定理想信念,弘揚革命道德,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我校正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為旨歸,積極探索以“紅色文化講堂”為依托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治理模式。該模式雖然處于初步探索階段,但效果明顯,待進一步完善后,有十分重大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63,70.
[2]張?zhí)┏?紅色資源與高校人才培養(yǎng)——以井岡山大學為例[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5:3.
[3]覃輝銀.紅色文化資源的思想教育功能[J].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17,(01).
[4]朱家梅.研究生思政課怎么上[J].人民論壇,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