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杰
【摘要】 目的 探討微型種植體支抗與傳統(tǒng)的正畸方法應用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 80例口腔正畸治療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4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正畸方法治療, 觀察組采用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傾角差、磨牙移位及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傾角差、磨牙移位分別為(3.5±1.5)mm、(24.0±10.3)°、(3.1±1.5)mm, 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2.3±0.9)mm、(16.3±12.1)°、(5.2±1.8)mm,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7.5%,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口腔正畸患者療效顯著, 可提高患者滿意度,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微型種植體支抗;傳統(tǒng)正畸方法;口腔正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1.043
口腔正畸治療是現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治療措施, 主要是指以支抗為基礎, 幫助患者進行牙齒矯治, 腭部、槽牙等可以用于支抗[1]。以往的傳統(tǒng)正畸治療主要是用牙齒作為基礎, 治療后容易導致患者的牙齒松動, 降低療效等?,F在臨床上主要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 把矯治力的反作用力用于患者的頜骨, 可以幫助患者增強療效, 效果顯著[2]。為此, 本研究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口腔正畸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口腔正畸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為口腔正畸治療。排除標準:溝通障礙者, 腫瘤疾病者。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且經患者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40例。觀察組男20例, 女20例;年齡15~30歲, 平均年齡(22.7±3.2)歲。對照組男19例, 女21例;年齡13~31歲, 平均年齡(22.5±3.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正畸方法治療, 給予患者口外弓來進行支抗, 與橫腭桿相結合治療, 增加支抗, 佩戴>14 h/d,?牽引力大約200~300 g為宜。觀察組采用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 首先將微型種植體用于支抗, 用替硝唑漱口, 進行局部麻醉, 用黃銅絲將患者的牙齒分開, 標記好要植入種植體的部位, 植入完成后, 給予患者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告知患者注意保持口腔干凈, 注意個人衛(wèi)生, 每個月按時到醫(yī)院進行修復, 再根據情況進行微型鈦釘加力, 取出微型鈦釘后不用處理創(chuàng)口, 讓其慢慢自愈即可。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傾角差、磨牙移位及滿意度。①測量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磨牙移位以及上中切牙傾斜差;②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70~89分)、不滿意(<70分)[3]。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傾角差、磨牙移位較 觀察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傾角差、磨牙移位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7.5%,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口腔正畸治療主要是幫助患者矯正牙齒, 使牙齒看起來更美觀, 恢復咀嚼功能, 讓牙齒更加健康。對于正畸治療的患者來說, 支抗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不但要確保牙齒不移位, 還要起到矯正的效果, 如果支抗不合理, 容易導致矯正效果受到影響[4]。以往的傳統(tǒng)正畸治療雖然也可以達到一定的療效, 但是治療后易出現位移或者是松動, 降低療效, 穩(wěn)定性較差, 且患者的配合度、接受度較低, 治療時還會使患者的牙周組織損傷, 出現不適感[5]。而本研究主要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 該方法可以在支抗時對空間和作用力的方向進行合理的控制, 把植入的種植體放在任何部位, 種植體一般與頜骨的結合度較低, 不需要與骨相結合, 可以降低治療的風險;其次該方法操作起來簡單方便快捷, 不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創(chuàng)傷, 舒適度較高, 患者更加容易接受[6]。在種植體植入后, 不會導致鈦釘出現移位或者是松動, 可以增加力的作用進行固定, 穩(wěn)定性較高, 患者容易接受, 配合度較高[7]。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傾角差、磨牙移位分別為(3.5±1.5)mm、(24.0±10.3)°、(3.1±1.5)mm, 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2.3±0.9)mm、(16.3±12.1)°、(5.2±1.8)mm,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7.5%,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結果與于洪曉的研究結果一致, 說明本次研究得出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于洪曉[8]的文獻報道, 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后, 患者的滿意度為95.56%, 而對照組傳統(tǒng)治療的滿意度僅僅為80.0%, 微型種植體治療組患者的磨牙移位、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傾角差都比對照組傳統(tǒng)治療的要好,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口腔正畸患者效果顯著, 可以增強療效, 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羅云鵬. 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 當代醫(yī)學, 2015(32):36-37.
[2] 韓麗娟. 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療效及臨床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7):94-95.
[3] 周義, 葉華. 微型種植體支抗與傳統(tǒng)的正畸方法應用于口腔正畸治療的臨床價值.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6, 14(19):48-49.
[4] 韓韶豐. 常規(guī)矯正與微型種植體支抗用于口腔正畸臨床效果比照觀察. 中國醫(yī)療美容, 2016, 6(12):60-61.
[5] 徐先綠. 研究微型種植體支抗與傳統(tǒng)的正畸方法應用于口腔正畸治療的療效.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7, 9(11):96-98.
[6] 黃家昕, 王斌, 李桃云. 微型種植體支抗與傳統(tǒng)強支抗對口腔正畸患者療效的分析對比. 中外醫(yī)療, 2017, 36(27):20-22.
[7] 姚淑萍, 郭永明. 采用全瓷冠修復聯合Cortisomol糊劑根管充填同步治療隱裂性牙髓病臨床療效分析. 現代實用醫(yī)學, 2017, 29(3):371-373.
[8] 于洪曉. 微型種植體支抗與傳統(tǒng)的正畸方法應用在口腔正畸治療的療效觀察.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8, 13(1):66-67.
[收稿日期: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