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以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為載體的閱讀推廣工作成為圖書館新的關(guān)注點和創(chuàng)新形式,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開發(fā)越來越受到各圖書館的重視。我館為此做了一套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采用本館館藏《百美新詠》中的人物,描摹美人的婀娜體態(tài),隨形就勢,開發(fā)了一套書簽,頗受大家喜愛。
【關(guān)鍵詞】中國;版畫史;一顆明珠;百美新詠圖傳;賞析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百美新詠圖傳》是一部什么書呢,此書作者為顏希源,于清乾隆五十二年編寫的一部人物木刻版畫書,嘉慶十年刻本,文德堂梓。開本:24.3×14.3,板框:18.9×12.5cm,半頁8行,行18字,白口,四周雙邊。希源,字問渠,號鑒塘,廣東連平州人,粵東旺族,貢生。該書首有乾隆庚戌年袁枚撰序文,乾隆丁未張道渥序文,還有黃德成、瑯?gòu)窒煽偷任迦怂髦颍碛星∥迨觐佅T醋孕蛭囊黄?,序后有文人雅士的題詞若干首。
顏希源自序曰:“丁未六月,余于射雉得題百美詩五十韻,不知何人何時做也,心竊艷之,若絕代佳人后先媲美,目不暇給。及一再披閱,惜無起結(jié)少貫串,且復(fù)字疊見不可勝數(shù)……余不揣固陋,效作一首,列宮闈于前,臣庶于后,列色藝才學(xué)者于前,淫亂流離者于后。貞淫賢否之中,微寓抑揚褒貶之意,終以神仙作結(jié),為其歸于虛無杳渺而已”。詩成之后,和友人羅橙塘、江片石共相校定,重字者刪之,句未工者正之,即成《百美新詠》。大意是希源在射雉城得到了百美詩五十韻,像是歷代名媛佳麗比美,心里非常羨慕。翻閱時,發(fā)現(xiàn)復(fù)字迭見,編排無序,于是重新編纂,每一位美人做五言一句,以宮闈于前,臣庶在后;色藝才學(xué)于前,淫亂流離者在后為序,以神仙作結(jié)。
百美實為203人(飛鸞、輕鳳,娥皇、女英,大喬、小喬各為一組),所錄原則為“俱經(jīng)史詩傳所習見者,禆官野史所撰概不收入”(自序語)。希源對歷代美人每人賦以一句五言詩,詩與人成對,五言詩提綱攜領(lǐng),反映了美人的面貌,讀詩知其人,五字抵華星,此乃全書之精華。比如:佳人難再得——李夫人;珍寵貯嬌宜——陳后;熏浴出湯池——楊貴妃;浣溪留艷跡——西施;灑竹淚紋滋——娥皇、女英;戎服作閼氏——王昭君;漫舉烽煙戲——褒姒;小口櫻桃顆——樊素;纖腰楊柳絲——小蠻;越禮從司馬——卓文君;洛渚凌波襪——洛神;幸竊長生藥——嫦娥;何妨七夕期——織女等。
百位美人除五言詩一句外,作者還為她們每人題寫了一首七言律詩,以律詩的形式比較完整地概括每個人的生平。摘幾首大家熟悉人物錄于下:
楊貴妃
霓裳一曲舞衣輕,含笑秋波百媚生。
宮院三千皆國色,春寒獨賜浴華清。
西施
芳蹤出自苧蘿西,未許修明色與齊。
水剩山殘吳越盡,千年猶說浣沙溪。
王昭君
披圖竟忍委傾城,戎服輕裝萬里行。
多恐漢宮埋國色,畫工誤卻未知名。
武則天
已作才人十二年,公然翚翟嗣君前。
創(chuàng)開陰教當陽位,妄比神堯號則天。
花木蘭
戰(zhàn)袍初脫巾花黃,對鏡重新理舊妝。
回憶黑山嘶鐵騎,枕邊有夢尚凄惶。
卓文君
求凰雅操結(jié)知音,已委芳心托素琴。
底事茂陵彈別調(diào),忍教人賦白頭吟。
崔鶯鶯
西廂佇立意千重,倚遍欄桿冷露濃。
花影竹聲俱恍惚,空教人恨五更鐘。
嫦娥
何處偷來換骨丹,金爐九轉(zhuǎn)欲成難。
劇憐孤影三更月,玉露無聲下廣寒。
《百美新詠》后附《集詠》,為顏希源好友的唱和詩。他在《百美新詠集詠序》中說:“予之百美有詠,亦不過閑窗嘯吟偶適己意耳,何嘗求知于人哉。而二三好友轉(zhuǎn)相傳觀,于是騷人詞客各出其藏,初無明珠暗投之嫌,紛紛郵寄者不期而集,取而誦之,若在大羅天上觀眾仙之舞霓裳,不覺自慚形穢矣?!薄栋倜佬略仭吩穷佅T磁R窗閑吟自樂所作,他的一眾朋友得知后,紛紛寫詩唱和,相和者計有袁枚、橙塘、片石等17人。袁枚以潘貴妃、張麗華、楊貴妃、西施等為題親自賦詩十首?!巴曄鄳?yīng),同氣相求,”唱和詩是中國詩壇一種饒有意味的文學(xué)、文化現(xiàn)象,形式多樣,源遠流長。顏希源匯集了這些好友的詩作200余首,編為《集詠》一卷。
百美詩寫成之后,索觀者眾,但又未知其原委,又聳顏希源為美人作傳。他根據(jù)人物典型事跡,用白話語言為每人作一小傳,“末并采其事跡,綴以圖傳,用備參觀”(自序語)。傳成之后,觀者又開始感慨美人當年之軼事,想象美人昔日芳姿,又在別的集子中見一二圖畫,莫不再三嘆息。顏希源遂請王翙繪圖。王翙,字缽池,壽春(今安徽壽縣)人,生活于乾嘉時期,為供奉清宮內(nèi)廷的著名畫師,以善畫人物得名。王翙根據(jù)美人傳記及所撰詩作而配圖,一人一圖,人物清晰雋雅,形象栩栩如生,“圖像頗精”(鄭振鐸:《中國古代木刻畫史略》)。畫畢,顏希源非常滿意,不忍泯其名也,賦短章三首為贊:“怪底煙云變幻多,虎頭此日許經(jīng)過。明窗一幅澄心紙,天上人間寫素娥?!薄奥f楊家有肉屏,寫生無數(shù)盡娉婷。筆端描出貞淫態(tài),不比風云月露形?!薄岸喟阍怆H各傳神,若為紅顏惜此身。我恐姍姍呼欲起,披圖不敢喚真真?!薄秷D傳》為一圖一傳,左半頁美人芳姿,右上方有人物姓名;右半頁為美人小傳,書口下為五言詩與人物相對?!坝嗑S古人左圖右史之重也?!保螒c九年法式善圖傳序)
顏希源于嘉慶三年(1798)任儀征知縣,嘉慶八年曾編《嘉慶儀征縣續(xù)志》,被稱作“顏志”。他在江南做官多年,口碑頗佳,《嘉慶揚州府志》有其傳,說其“天性和易,接人無厲容,民感其惠”。顏希源乃為詩賦雙杰,“鑒塘仙史,學(xué)薫班馬,賦艷齊梁”(瑯?gòu)窒煽托颍?。這樣一個正統(tǒng)文人,不強作封建衛(wèi)道士,不拘于封建刻板教條,不帶對婦女的偏見,宮闈臣庶并列,貞淫仙俗雜陳,編成此書,供后人追憶,何也?袁枚為其詮解道:“天生人最易,生美人最難。自周秦以來,三千年中美人傳者落落無幾,豈山川靈秀之氣,不鐘于巽方耶?抑生長閭閻無甚遭際,遂弊弊然如草亡木卒耶?要知物非美不著,美非文不傳,古來和氏之璧、昆吾之劍,皆物之美而仗文士為之表章也,況人之美者哉!……鑒湖主人以潤古雕今之筆,寫芬芳悱惻之懷,考訂史書,屬詞比事,得閨閣若干人,各以韻語括之,真少陵所謂五字抵華星矣。更倩名手追寫其容,姍姍來遲,呼之欲活,乃清流之勝事,騷人之遐想也……”。袁氏開篇即贊譽美人,“生美人最難”,又感嘆美人傳者無幾,并提出“美非文不傳”,即歷代美人必須以文傳于后世,這正道出《圖傳》的意義所在,也反映了袁枚對美人的贊賞與珍惜。針對批評者的疑問:“貞淫、正變,微嫌羼雜”,顏氏在自跋中解說道:“嘗聞美人可慕,楚辭與芳草同懷,淑女堪珍,周什以關(guān)雎起興感抒……”,袁枚也為其辯解,并以《詩經(jīng)》為證:“《三百篇》中詠姜嫄不遺褒姒,歌《柏舟》亦賦《新臺》,此詩教所以為大也”。袁枚,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隨園老人,錢塘人,清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文學(xué)評論家和美食家,文學(xué)成就與紀昀比肩,時稱“南袁北紀”。
《百美新詠圖傳》是清早期有名的人物版畫書,是集圖像、傳記、詩詞及書法于一體的文學(xué)瑰寶,是中國版畫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著名學(xué)者鄭振鐸在《中國古代木刻版畫史略》中曾給本書以很高評價,認為乾隆間刻的《百美新詠圖傳》所寫人物圖像頗精。至今國內(nèi)外凡出版有關(guān)中國版畫史的著作時無不引經(jīng)據(jù)典談及此書,可見此書在中國歷史上的顯赫地位。
《百美新詠圖傳》最早刊本為乾隆五十二年刻本,惜已不見,現(xiàn)存為乾隆五十五年(1792)集腋軒刻本,國家圖書館有藏。后世也有刊刻,有同治九年三益堂刻本等,我館為嘉慶十年文德堂刻本,全六冊,但老化嚴重,翻頁掉渣,還有殘本一冊。近幾年,整理影印出版該書的出版社有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江蘇廣陵書社等,民國時也有民國十四年上海錫記書局出版的石印本。
參考文獻:
[1]趙厚均.《百美新詠圖傳》考論——兼與劉精民、王英志先生商榷[J].學(xué)術(shù)界,2010(6):102-109,285.
[2]王英志.《百美新詠圖傳》袁枚集外詩文考釋[J].文藝研究,2007(10):159-161.
作者簡介:靳伯云(1965-),漢族,副研職稱,研究方向:古籍編目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