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旺 李顯國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在校園足球背景下對高校足球教練員運用心理訓練的方法進行研究。研究認為:作為高校足球教練員在掌握身體、技術、戰(zhàn)術訓練方法的同時,還要掌握意志品質、自信心、注意力的訓練方法,以及對球員進行賽前動員程度的選擇和過度興奮的控制,并關心球員的日常生活,了解個體需求的差異,根據(jù)球員需求差異選擇心理訓練方法。
關鍵詞:校園足球? 教練員? 心理訓練
中圖分類號:G84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b)-0051-02
足球運動廣泛的參與性、娛樂性、趣味性使的全世界的人們?yōu)橹偪瘛kS著足球運動的發(fā)展,學者們逐漸發(fā)現(xiàn),良好的心理對比賽的作用越來越大,尤其是比賽緊要關頭。校園足球運動開展的時間較短,教練對技戰(zhàn)術的關注和運用逐漸成熟,但是對運動員心理訓練的運用還不多,因此高校足球教練員注重身體、技術、戰(zhàn)術訓練的同時,要注重心理素質的訓練。身體、技術、戰(zhàn)術訓練是人體的外形,而心理訓練則是人的靈魂,應該兩手都要抓不能顧此失彼,應內(nèi)外兼修,兩手都要硬。
1? 足球心理訓練內(nèi)涵
足球心理訓練是在足球訓練和比賽中,教練員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球員的心理施加影響并采用專門的方法和訓練手段,使球員形成良好的心理技能和個性心理特征的過程[1]。其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球員在比賽和訓練中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球員的各種心理技能,并使球員學會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適應比賽環(huán)境,尤其是在比賽最后時刻,頂住壓力,最終取得比賽的勝利。由于現(xiàn)代足球日趨激烈,加上觀眾的吶喊聲對球員產(chǎn)生的心理壓力,導致球員的運動水平難以發(fā)揮,對球員心理能力的要求愈來愈高,心理訓練已成為現(xiàn)代足球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時期是形成價值觀和身體發(fā)育以及學習知識最好的年齡,他們有激情、有知識、冷靜、善于思考,但是在受到挫敗的時候,容易灰心喪氣,甚至會懷疑自己的決定,有可能堅持不下來,教練員能夠運用正確的心理訓練方法來予以指導,使成績會更上一層樓,在以后遇到挫折也會自我調整。
2? 高校足球運動員心理現(xiàn)狀分析
高校足球運動員正值青春期,身體和心理還沒有發(fā)育成熟,由于青春期特有的心理以及生理特征,他們的行為常表現(xiàn)為注意力不集中,情緒的波動起伏也較大,心理相對成年人也不穩(wěn)定。教練員在安排身體和技、戰(zhàn)術訓練的同時,還要給球員安排相關的心理訓練,以促進球員心理的不斷完善,慢慢適應足球運動所需要的心理狀態(tài),使球員的心理適應足球訓練和比賽的緊張氣氛的要求。心理素質的訓練培養(yǎng)與技、戰(zhàn)術及體能的訓練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不否認一些心理素質的能夠在長時期的體能、技能訓練中獲得,但不能混淆,都應該重視。心理訓練必須在訓練和比賽中必須專門設計、防止突發(fā)事件隊球員產(chǎn)生不利影響,或者延緩影響甚至不影響運動員的心理,這都是高校教練員應該做的并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學習的,才能在在球場上釋放球員的天性,從而取得好成績。
3? 高校足球教練員應該掌握心理訓練方法
足球教練員是足球隊伍的靈魂,在平時足球訓練和比賽過程中更是重中之重。足球隊的運動與技術水平高低,與教練員平時課堂的訓練和比賽時的臨場指揮能力息息相關。對于高校足球運動員來說,教練員的作用就更加重要,高校教練員自身的教學和平時訓練水平,和球隊的的成績以及隊球員的培養(yǎng)都有很大關系。心理素質訓練也是如此,高質量的心理訓練課,對教練員要求非常高,教練員不斷學習有關心理學理論基礎,還要在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為高校足球運動員打好堅實的心理基礎。
3.1 高校足球教練員對球員意志品質訓練方法的應用
意志屬于心理過程的范疇。意志力在追求成功的歷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意志品質是足球運動員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質[2]。由于足球賽場大、時間長、對抗激烈,技術動作都是在快速、激烈的對抗中完成,優(yōu)良的意志品質是高水平足球運動員在比賽中出色發(fā)揮的重要心理保障。
球員的意志力主要通過訓練和比賽來培養(yǎng),可以采取實戰(zhàn)模擬訓練、改變生活環(huán)境和條件等措施逐步實現(xiàn)。對于球員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和訓練,在大學時期給予足夠的重視。高校球員的思維模式和身體發(fā)育正在慢慢成熟,但是注意力不像成年人那么集中,訓練的目的性也沒有那么明確,他們精力旺盛和精神積極向上。但是經(jīng)驗和心理又缺少磨練,情緒起伏較大,所以在比賽中很難發(fā)揮出平時訓練的水平。在平時課堂和訓練中加強意志品質訓練,對球員在比賽中遇到困難時積極向上的意志大有益處,一旦他們的意志品質提高了,他們會更加積極刻苦地訓練。因此,加強意志品質訓練,對高校球員是刻不容緩的。
3.2 高校足球教練對球員自信心訓練方法的應用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力量的源泉;只有相信自己,才會敢于競爭,戰(zhàn)勝自己,才能戰(zhàn)勝對手。自信心是運動員對自己未來取得運動成功的能力的確信程度。它是在運動員個體運動經(jīng)驗積累的基礎之上對自己在將來的運動中是否具備繼續(xù)獲取成功的能力的評價和期待[3]。高水平運動員在談及成功的經(jīng)驗時,大都認為首要因素是對自己的信心。德國國家隊主教練克林斯曼表示:“自信心是足球的基礎[4]?!睅缀跛袃?yōu)秀運動員具備良好的體能和高超的技戰(zhàn)術,還同時具有十分強大的自信心。通過比賽可以判斷出球員當時自信心的狀態(tài)如何,而這些狀態(tài)與比賽結果有明顯的關系。我們時常把不好的結果歸結為缺少自信心。我們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話:“失敗打擊了我們的自信心”,“我們必須對自己有信心”反之,我們也把勝利歸結為“自信而執(zhí)著”。因此,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在平時設計一些訓練科目來加強球員的自信心,在比賽中遇到困難時能積極迎難而上展現(xiàn)強大自信,才能發(fā)揮出平時訓練的水平,從而取得比賽的最終勝利。
3.3 高校足球教練對運動員注意力訓練方法的應用
足球訓練中,高校教練員非常頭痛運動員在比賽中應注意的問題。他們設計出不同的策略防止運動員注意不集中。對于運動員來說,必須對比賽中瞬息萬變的情況保持清醒的認識,還要洞察對手和隊友的行動意圖,運動員才能迅速做出積極和有效的反應。這些能力與運動員的注意力品質有密切的關系[5]。高校足球運動員活潑好動、精力充沛。其注意特征表現(xiàn)為:好奇心強、易受干擾、可誘導性強、集中和穩(wěn)定性差、注意轉移快等。對高校球員加強注意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提高他們運動技術水平和促進比賽發(fā)揮的重要條件。
3.4 高校足球教練對球員進行賽前動員程度的選擇
根據(jù)運動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教練員應該通過心理訓練的手段把球員調整到最好的比賽狀態(tài),具有強大的競爭能力,堅定的自信心,頑強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注意能力及高水平的專項智力[6]。由于高校球員在比賽前心理活動本來就比較活躍:擔心比賽結果,極易體驗過去失敗的心理感受,被失敗的心理陰影所籠罩。所以,對賽前心理準備的要求比較高。如不重視,也可能引起消極思維活動的增長和心理動員的負效應。
3.5 高校足球教練對球員比賽前過度興奮的控制
運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比賽中運動員的興奮水平與比賽成績成正比。即從輕低的興奮水平激發(fā)開始,隨著興奮水平的升高,運動成績也逐漸提高[7]。在達到一定高度的興奮水平時,運動員就能發(fā)揮出最好的技術水平。但興奮水平超出最高界限,運動成績反而會降低。據(jù)此,高校教練員應適時保證在比賽前球員的興奮達到適宜水平。
高校球員由于平時比賽較少,經(jīng)驗也不足,所以使得快速適應比賽能力也比較差,由于賽前過于緊張而期望又高,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動,致使動作僵硬,發(fā)揮不了平時訓練的水平,而如果適度的興奮,則會有助于運動員在比賽中發(fā)揮較高的運動水平,因此,賽前保持適中的興奮度對高校球員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3.6 高校足球教練員對球員日常交往和訓練方式的差異選擇
高校教練員要處理好與球員在訓練、比賽、生活中的關系。教練員和球員的交流對球隊的成功至關重要。教練員應根據(jù)球員的個體差異使用心理訓練方法。例如,有些球員對冷靜、善意和具有說服力的方法會產(chǎn)生良好的反應,有些運動員采用嚴厲的方法更有效。教練員應利用各種方法和球員交流,并建立良好的關系[8]。
在與球員交往中,教練員也會碰到一些更加難辦的事情。他不僅認識到對某些球員需要特殊對待,而且他還必須拿出有針對性的辦法來,并適合其心理需要,這就像教授運動技能必須適應每個球員的身體能力一樣重要。教練員與球員有感冒成效的交往能力,將成為球員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9]。高校足球隊員需要教練員的幫助時,應及時地給予幫助。教練員還應了解高校足球隊員的生活背景,如家庭、愛好等。只有和隊員處理好關系,隊員才愿意與教練員交心,以利與訓練。
4? 結語
隨著“校園足球”的開展,高校足球教練員不僅要掌握身體、技術、戰(zhàn)術訓練的方法,還應該掌握意志品質訓練、自信心訓練、注意力訓練的方法以及對球員進行賽前動員程度的選擇和過度興奮的控制,并關心球員的日常生活,了解個體需求的差異,根據(jù)球員需求差異選擇心理訓練方法,才能在競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參考文獻
[1] 朱智賢.心理大學詞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2] 張力為,毛志雄.運動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 劉雪琴,袁音.排球接發(fā)球之心理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25):18-19.
[4] 侯海波.如何增強球員的自信心[J].足球理論與實踐,2005(4):8-12.
[5] 周亞琴.運動員的注意力及其訓練[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6):148-150.
[6] 張程輝.少兒跆拳道運動員心理訓練現(xiàn)狀分析研究[D].蘇州大學,2015.
[7] 季瀏,符明秋.當代運動心理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8] 楊一民,符明秋.中國體育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9] 托馬斯·塔特科.實用運動訓練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