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社會對人才的需要逐漸從技術型人才轉向高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型人才。素質教育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作為教育的重點,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順應時代的要求和需要。文章分析了情感教育在中職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作用以及情感教育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如何在中職音樂欣賞教學中發(fā)揮情感教育的幾點有效作用。
關鍵詞:情感教育;欣賞教學;中職音樂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05-0081-01
一、情感教育在中職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作用
1.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中職音樂欣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能夠更注重學生的情感變化、學習情緒、理解能力等實際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后,教師靈活地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案,讓學生在音樂欣賞的課堂上都能聽得懂,學得會。切實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促進學生良好音樂素質的形成。
2.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
在我國傳統(tǒng)的中職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往往在教學過程中把自己當作課堂的主體,忽略了與學生互動,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知識。枯燥乏味的音樂課堂沒有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應用情感教育,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和情感交流,營造和諧的師生氛圍。通過多樣化的情感教育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3.完善學生的人格
情感教育的實施能夠完善學生的人格,由于學生的性格和情感表達方式存在差異性,因此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也隨之不同,具有個人特點。情感教育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音樂情感表達能力,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情感和音樂結合到一起,形成自己的音樂風格,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
二、情感教育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形式化,不重視情感教育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有些中職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添加大量的視頻、圖片等網絡資源,導致學生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教室的屏幕上,教師只是成了多媒體課件的講解員,而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情感交流,對于與學生互動也是形式化的統(tǒng)一詢問學生“都聽懂了嗎”,學生機械地回答“聽懂了”,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2.教育觀念落后
中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有些學生會出現(xiàn)叛逆、情感冷漠等現(xiàn)象。中職音樂教師在音樂欣賞的教學中,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往往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強加于學生,沒有給學生獨立的思考空間,影響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力的培養(yǎng)。
三、如何有效發(fā)揮情感教育在中職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作用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加師生互動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應用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學生在教學情境中能夠更深入地體會音樂中所蘊含的感情,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將感情帶入音樂的情境中,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在對舞曲的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網絡資源上提取蔡依林的《舞娘》進行教學。
2.增加情感導入
增加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導入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感,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音樂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的音樂經歷、音樂的發(fā)展歷程等相關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音樂提供必要的條件。
在中職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落實情感教育是教育發(fā)展進步的必然趨勢。情感教育的運用順應了時代的要求,能夠在教學中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推進教育的進步,為學生的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潘家麟.情感教育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實施[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7(8):144.
[2]郭媛.中職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淺析[J].音樂時空,2016(4):164-165.
作者簡介:梁曉丹(1979—),女,廣西玉林人,助理講師,本科,研究方向:中、高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