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輝 宋建國 孫迎燕
摘要:《單元操作技術》課程是一門專業(yè)性較強的課程,對高職學生來說是很難理解和掌握,從而使課堂教學困難重重,如何改變此種局面,我校在授課方式上進行了“理論教學—仿真實驗—單元操作實訓—課程設計—頂崗實習”五位一體的課程體系的探索,同時,為配合課程體系改革,實施了綜合評價考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完善,使學生綜合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
關鍵詞:單元操作;五位一體;考核方式
《單元操作技術》課程是化工專業(yè)、食品專業(yè)和制藥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傳統(tǒng)核心課程,其所涉及的內容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和操作能力要求很高的一門課程。傳統(tǒng)《單元操作技術》課程的考核形式是以知識為主,技能為輔,結果就會導向學生重視知識的學習,而輕視技能的訓練。這也使得我們的畢業(yè)生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企業(yè)對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為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出專業(yè)工作能力出色的人才,我院在生物制藥專業(yè)的《單元操作技術》課程中打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分離,構建“理論教學—仿真實驗—單元操作實訓—課程設計—頂崗實習”五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建設,而一個優(yōu)秀的考核方案能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態(tài)與效果,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傳統(tǒng)的學習效果評價體系中,注重理論知識考核,輕視技能水平,考核內容與社會需求結合不緊密,課題組經過縝密的調研,綜合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實施效果的反饋,實施了兼顧理論基礎、側重實操能力和素質水平,注重創(chuàng)新體驗的考核方式。如下圖所示。
1、平時成績:
平時成績占綜合成績的20%,包括考勤5%、平時表現15%。平時表現包含學生平時學習過程的自主能力、表述能力、溝通合作能力、對新知識的掌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多方面,全面考察學生的平時表現。
2、項目成績:
項目成績占綜合成績的60%,包括仿真實驗、實訓操作項目、課程設計。
仿真實訓占綜合成績的20%,學生在仿真實訓室利用東方仿真軟件模擬生產流程進行上機操作,共分十二個單元操作項目,涉及到流體流動、流體輸送設備、過濾、蒸餾、吸收、干燥等單元操作。每個項目都有理論講解、實驗指導和練習題,學生按照操作流程進行項目操作,操作結果繪制成曲線,形成報表,教師對照仿真實訓評分系統(tǒng)評分標準和學生操作過程表現及操作結果進行考核。
實訓操作項目占綜合成績的30%,學生在單元操作技術實訓室進行實操,按實訓項目,我們編制了《單元操作技術實訓指導書》,設計各個實訓項目的實訓報告、考核內容和評分標準,考核學生的動手能力、專業(yè)素養(yǎng)和創(chuàng)作力。
課程設計占綜合成績的10%,通過學生查詢資料自主完成,主要考核學生對所學專業(yè)知識的綜合統(tǒng)籌和運用能力??己朔绞桨凑照n程設計內容和要求,對照說明書及圖紙完成質量標準進行考核。
3、期末成績:
期末成績占綜合成績的20%,重點考查學生對理論課內容相關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卷面考試的形式,考試內容覆蓋流體流動、流體輸送設備、沉降、過濾、傳熱、精餾、干燥等單元操作技術,對照試卷評分標準進行考核。
為防止學生怠學,要求每科成績均應及格,實施單科成績一票否決的制度,單科成績不及格,取消最終成績授予,同時,對于學生在各環(huán)節(jié)中表現好的同學,給予加分獎勵,如表1。
這樣核算以后,第一名為100分,低于60分的為不及格,依照(公式1)的計算結果第一名的成績與其他同學成績具有很強的相關性,或者說其他同學的成績與第一名是綁定的,會產生一種內在的競爭,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緊迫感,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在表1中,由于引進了諸多綜合性的課堂評價指標,對學生在課堂紀律、奉獻精神、學習積極性、團隊合作等方面有所側重,突出體現了教書育人的精神。
該考核方案執(zhí)行以來,應用于我院生物制藥技術專業(yè)藥物合成方向的15級、16級、17級學生及生物制藥技術專業(yè)各實訓基地頂崗實習學生的《單元操作技術》課程,受到學生和教師的好評,在課堂上學生知道自已該做什么和怎么做,在課下學生知道該學什么和怎么學,自主學習要求明顯增強,使培養(yǎng)出的學生能快速的融入社會和適應企業(yè)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馬玉龍等.制藥工程專業(yè)化工原理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探索.化工高等教育,2009(2).
[2]對臺州高職制藥單元操作工學結合課程體系的開發(fā)與探索.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4).
[3]黃建波.化工單元操作實訓教學的優(yōu)化建議之研究.化學工程與裝備,2017(6).
[4]陳建軍等.“雙創(chuàng)”教育背景下《化工單元操作技術》課程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山東化工,2018(6).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課題計劃,省教育廳規(guī)劃課題《高職院校生物制藥技術專業(yè)〈單元操作技術〉課程改革與實踐》,課題編號GZC1317108。
作者簡介:
劉景輝(1975.8)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技術。
孫迎燕(1979)碩士,牡丹江醫(yī)學院附屬紅旗醫(yī)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