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法理在實踐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去分析,從法律的三大缺陷證明了法理的重要性和實用性,證實了法理也是“法治中國”的重要構建,說明了法理是法律的源泉之一,部分法律也是法理學的體現(xiàn),證實了法理在法律條款沖突時也起到很好的調整作用,分析了國內在法理學應用的現(xiàn)狀與不足,并提出了在國內加強法理學應用的方式與方法,對促進法理學的科學應用有一定的積極推動作用。
關鍵詞:法治中國;法理支柱;法理學;行政處罰;法條競合;想象競合;擇重處罰;規(guī)范文件
中圖分類號:D920.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1-0126-03
作者簡介:吳江南(1955-),男,1972年參軍,在空降兵部隊歷任戰(zhàn)士,班長,師大學生訓練大隊排長,1977年退伍,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qū)安徽省電子產品監(jiān)督檢驗所,本科,1984年畢業(yè)于合肥工業(yè)大學工業(yè)自動化專業(yè),1984年至2015年在安徽省電子產品監(jiān)督檢驗所任助工,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在CN級雜志發(fā)表工科學術論文八十多篇,在人民日報,安徽日報,合肥晚報上發(fā)表科普文章2000多篇,2010年以370分通過國家司法考試,2015年5月退休,現(xiàn)是安徽昊華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律師,2015年至今,發(fā)表法學論文九篇,是百度百科,360百科入典者。
一、法理學在法律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2017年6月4日,北京的楊立新教授在合肥講課,他指出:在公法中有法律依法律,無法律時依法理,在民法中首先是依法律,其次依習慣,再次依法理,真是畫龍點睛,也證明了法理的重要。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案件的實例來分析法理學在辦理案件中的重要性,也通過對此案件的法理學分析,從正確適用“法條競合”時與“法無授權即禁止”的辯證關系為探討源頭,深入剖析法理學在法律實踐中的必要性。
2017年9月9日,由于群眾上訪,合肥市政府責令市房地產管理局調查后實施行政處罰,9月9日在市房地產管理局對行政處罰進行群眾公議,這是準司法行為,市房地產管理局依建設部第88號令<商品房銷售管理法>第四十二條(六)進行行政處罰,但有公議員提出應以第三十八條進行行政處罰,這二條均是對商品房銷售違規(guī)進行的行政處罰,依四十二條處罰三萬,但依三十八條,可以并處已收取預付款1%以下的罰款,但行政機關表示查不清預付款額,只能處二萬。這樣在二個法條競合的情況下,筆者向行政機關表示,依法理,行政機關依四十二條處罰是正確的,當行政處罰中的法條競合時,應擇重條處之。后行政機關也是如此決定的。
此觀點在合肥公議員群中陳述后,引起了一定的爭議,有律師公議員表示,行政處罰中法條競合時有擇重處罰的法律規(guī)定嗎?請拿出法律規(guī)定來,若無,行政法是公法,公法可是“法無授權即禁止”呀。該律師公議員說的基本是對的,但有片面了。我們對行政法應有更全面,更系統(tǒng),更深刻的認識與掌握。對法律的認識與學研,我們應持用“法學的解剖刀”深入剖析,而不能只用“刮胡子刀”停留在法學表面,只有這樣才能依法科學的運用“法條競合”與“法無授權即禁止”等法理。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法律不是萬能的,法律有空白,滯后及不確定性三大缺陷,若是有空白,如何有法律的授權呢?所以將“法無授權即禁止”的法只理解為法律一種,肯定是不正確的,還應當有法理,否則法律在空白時是無法授權的。
其次:在公法中,法理的實施是很重要的,更是必要的。如某甲欲槍殺乙,結果一粒子彈穿透乙的肩膀致傷,又穿透丙的頭部致死,在刑法法條中就沒有一死一傷的法定規(guī)定,甲可逃之夭夭了嗎?否,法理站出來了,指出這是“想象競合犯”,而“想象競合犯”,刑法法理明釋是“擇一從重處罰”,這是法理決定的,是由法理釋明后引導法律定,實質是由法理去決定了法律的適用。
再次:在公法中由法理去決定法律適用的情形屢見不鮮,除“想象競合犯”外,還有“法條競合犯”,“牽連犯”等等,均是“擇一重處之”,也是法理決定了刑法法條的具體適用。在上述情況下,均是無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的,但由法理調整釋明后明確了法律規(guī)定的實施。
最后,我們通過“法的價值位階”一例也可見,法理是可以超越法律規(guī)定而適用的。報悉:2016年9月,合肥地區(qū)某老漢開車送其老伴去醫(yī)院急救,但是無證駕車,警察查明后沒有依法處罰,而是敬禮后放行,這是人性化管理,更是法的價值位階在決定的。法的價值位階是;自由,正義,秩序.此例正是正義的價值優(yōu)先了秩序的價值,故警察依法理放行。類似的案例在國內是屢見不鮮的。
由上述可見,法理在具體案件中適用是屢見的,在公法是中也是屢見的,因此在行政罰中若發(fā)生“法條競合”時,可優(yōu)先適用法理,或依法理去確定具體法律條款式的適用。所以“法無授權即禁止”,這里的法應當理解為法律加法理,這樣提法才是科學且可行的。
二、法理在法律條款沖突時也起到很好的調整作用,在沖突時有以下規(guī)則去適用
(一)下位法服從上位法,此法理較易,但操作時有時就會出現(xiàn)瑕疵。如國家<種子法>規(guī)定,違法行政處罰3萬元,但某省的《種子條例》規(guī)定可處罰5萬元,法條競合,但下位法違背了上位法,法官判決,撤銷省<種子條例>的規(guī)定,可省人大卻免了法官的職務。正確的做法是,法官直接適用國家<種子法>判決,而不對下位法的<種子條例>有表示。
(二)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這可以是同一法階位置的法律沖突,也可以是不同法階位置的法律沖突,如<行政處罰法>是全國人大通過的,是基本法,而<治安管理處罰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是基本法以外的法律,雖位階不同,但社會治安處罰中,<治安管理處罰法>優(yōu)先適用,因為是特別法,特就特在,規(guī)定的是特別的事,對特別人,在特別的時等做出特別的規(guī)定.如2016年10月在合肥市某區(qū)公安局行政處罰公議時,依據(jù)的就是<治安管理處罰法>。如果依<行政處罰法>,自立案至辦結并無明確的時限規(guī)定,而<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為一個月,區(qū)公安從受理日起近四個月沒做出處罰決定,公議員們故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的規(guī)定,不同意此行政處罰,這是特別法優(yōu)于一般法的一個實例。
(三)重法優(yōu)于輕法,二者競合時擇一從重處罰。此在<行政處罰法>中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因這是法理定,不可能由法律去定,但法律從末禁止,從此也可知,法理是法律的源泉之一,而部分法律又體現(xiàn)了法理的內涵。重法優(yōu)于輕法,這是公法中的法理之一,雖然在<行政處罰法>沒有明確規(guī)定,但在各部委的規(guī)章或規(guī)范性文件中均明確行政處罰時法條競合時擇一從重處罰,如國家環(huán)保局<關于同一環(huán)境違法行為同時違反不同環(huán)保法規(guī)實施行政處罰的復函>中規(guī)定,環(huán)保部門對違法行為人可依照兩種法律規(guī)定中較重的規(guī)定,定性處罰,國家工商局的規(guī)范性文件也是規(guī)定依法定幅度最重的條款處罰.可見,在行政處罰中均實行“擇一從重”的處斷方式,從沒見過“擇一從輕”的規(guī)定,因此可定,在行政處罰中“法條競合”時,也是擇重處之。
三、在國內今天,公務者,群眾者在適用法理時現(xiàn)狀如何呢?
我們認為距離“法治中國”的總要求還是有較大差距,從以下幾例可見:
(一)在某省直單位電梯公開招標中,招標書明定,投標者可以提供如下資料,電梯的型式試驗報告。結果,有兩家投標者沒有提供電梯的型式試驗報告,多數(shù)評委(都是高級職稱者)要求廢掉這兩家投標者,理由是:這兩家投標者沒有提供型式試驗報告。筆者堅決反對廢之,理由是:招標文件規(guī)定的是“可以”,而不是“應當”,“可以”是授權性法律規(guī)則,是投標者的權利,評委是不可以去“侵權”的。
此外,在評標時,評委在法理適用上存在一個錯誤,如電梯招標書中常有“單一合同的業(yè)績不少于八百萬元”的規(guī)定,有評委就將銷售合同與安裝合同合并計算,筆者也是依法理指出,單一合同是單一法律關系,只有一個權利義務,而銷售合同與安裝合同是二個法律關系,有著二個不同的權利義務,必是二個合同,不可合并計算,否則是法理適用的重大錯誤。由于筆者的堅持與述理,評標中將銷售合同與安裝合同合并計算的法理適用錯誤正逐步糾正。
大多數(shù)評委是不懂法學的,絕大多數(shù)評委更是不知法理的,而省里的評標是公務活動,評委評標50%是專業(yè)技術的應用,50%是法律及規(guī)范性文件的應用,評委不知法不懂法理怎能勝任此公務工作呢?
(二)行政處罰群眾公議是合肥市政府在國內的首創(chuàng),是有積極進步作用的。這也是群眾參與的公務活動。目前來說,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存生的問題還是較多的。如前例市房地產管理局依建設部第88號令<商品房銷售管理法>第四十二條(六)進行行政處罰,雖然是對的,卻是從感性出發(fā),不是從法理學理性分析出發(fā)的.再如有些行政機關在處罰時不清楚行政處罰有處罰法定,種類法定等法理規(guī)則,如“責令拆除障礙物,并處以罰款500元”,類似的行政處罰多見。要注意“責令拆除障礙物”是行政處理,而不是行政處罰,在行政處罰的種類中就沒有此種規(guī)定,“責令拆除障礙物”不是行政處罰,后面的罰款就不是并處,而是單處了.從這一句話可析,行政機關的法學法理的表述錯誤多多,此類錯誤表述在行政處罰中屢見不鮮。
(三)法院的判決書上經常有這種表述:“原告(被告)主張的事實沒有證據(jù)證明,本院不予支持”,這種表述是法理學適用的偏差.法學法理明示,事實的認定是由證據(jù)加推定事實固定的,如果僅以證據(jù)來認定,推定事實就是無用的了,那種事實的認定必然是不全面的.要知道我們是:“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呀,可不單是“以證據(jù)為依據(jù)”的啊。法院在上述的不當表述是大量的存在的,約有50%以上的判決書都是如此表述的。
(四)規(guī)范性文件有違法理的現(xiàn)象。最高人民法院與司法部在2014年1月的文件中對傷害案沒有對已有傷情鑒定意見還可在2014年1月1日后重新鑒定的規(guī)定,后某省的文件中卻規(guī)定可重新鑒定,某省的文件也說是遵照最高院與司法部文件而定,但卻有了“創(chuàng)新突破”。這不僅是下位法違背了上位法,還導致了“鑒定標準”可“從舊兼從輕”了,只有法律才可“從舊兼從輕”呀,鑒定標準只是“工具”,有法律授權“鑒定標準”可“從舊兼從輕”了嗎?根本無,“法無授權即禁止”,這應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不得為的行為,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卻擅自作為,是亂作為,更是違法作為。這直接導致法院的判決偏離了最高法與司法部的上位規(guī)定。行政機關違法律違法理亂作為事例是經常發(fā)生的。
(五)黨的機關制定的文件也有違黨章法理的行為。如多個省的黨委制定過在基層黨支部書記,副書記缺任時,上級黨委可委派書記,副書記的文件。這種文件規(guī)定是錯誤的。黨章規(guī)定只有黨委書記,副書記在黨委級的黨代會閉幕時,發(fā)生了缺任,可指派書記,副書記,因為是間接選舉,而依黨章基層黨支部是直接選舉,這樣的規(guī)定不僅是違黨章規(guī)定,也是直接侵犯了黨員的選舉權,因為黨章根本沒授權省級以下黨委可以在黨支部書記,副書記缺任時,上級黨委可委派其的書記,副書記。這是“法無授權亂作為”行為,也是違背“下位法服從上位法”法理。
由以上可見,生活中,工作中,現(xiàn)實中需要法學法理的事例太多了,我們不僅要掌握法律,也要掌握法理的學習與運用,法律與法理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系,法律是法理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而法理卻是指引法律制定與實施的源泉之一。要學習好法理,才能使我們更好的運用法律。
四、學習法理掌握法理,我們應當做好以下學習與工作
(一)系統(tǒng)的學習法理知識;學習法理知識可在大學里學,可在司考班中學,也可在法學自考中學的,筆者是自學的,自學也具有主動性,學的也有完整性。不論何種學習方式,但一定要系統(tǒng)化,深入化,理解化,要完成法理知識的全方位鋪墊,每一個法理點都要面面俱到,訂出學習計劃,堅持不懈的完成。
(二)法理的掌握主要發(fā)生在公法領域,因此公檢法單位,行政機關,律師事務所,行政處罰公議員,評標專家等公權力行使者,更應當掌握好法理的學習應用,公權力單位也應當組織人員學習研究法理,并組織考試考核,也可送有關人員去讀法理專業(yè)研究生,提高有關人員的業(yè)務。而合肥市政法委主辦的“合肥法治論壇”是學習法理法律的佳法,更是在法理交流中提高并促進“法治合肥”動力源。這種法治論壇方式應在合肥,安徽,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進。
(三)應豐富并提升法學隊伍的素質水平。法理不是太難,但是要將法理應用好,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不斷提高法學隊伍的素質水平,法學隊伍應當多元化,不僅有學法學的,也應有其它專業(yè)的,如學經濟學的,學英語的,也應當有學工科的,這樣各科的思維方式多元化,也會使法理法律的實施全面化了。這種方式在國外是屢見不鮮的。
(四)堅決實行錯案責任終身追究制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實行錯案責任終身追究制度”,這有助于推進法理法律的實施的進步,提高法官,檢察官辦案質量水平的,加強司法人員的責任心,降低錯案率,實行錯案責任終身追究制度不僅要在公檢法機關中實行,也應當在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行政復議,評標專家等行使公權力的領域里實行。在案件中實行考核考查制度,獎懲制度,錯案責任承擔制度等,以學習法理法律提高辦案的正確率,以降低錯案率證明法理法律已規(guī)范性實施,錯案責任終身追究制度是勢在必行的。
(五)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應當帶頭學好,學透法理,這樣才能以法理法律指導各項工作.這也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重中之重,各級領導干部應當帶頭學好,學透法理,就可使法治工作更加光明,更加正確,更能指導好,帶動好各項工作,故應將領導干部學習法律優(yōu)劣做為其政治素質優(yōu)劣來考核。
[ 參 考 文 獻 ]
[1]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第一卷.
[2]2010年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