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思遠
摘? 要:古往今來,誦讀法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當今的中職學校卻經常被忽略。本文就其現(xiàn)狀,作用以及實踐進行探討研究,重現(xiàn)誦讀的精彩和價值,讓學生感受它的魅力。
關鍵詞:中職學校;語文教學;誦讀法
一 語文誦讀的現(xiàn)狀
(一)學生興趣不濃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可是在這個信息化時代,生活節(jié)奏如此之快,誰能夠完全靜下心來讀書呢?學生大都對基礎文化知識不感興趣,更別提誦讀。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正是經歷過中考的失敗,所以學生認為這就是單純的死記硬背,不了解什么是誦讀,如何去誦讀,久而久之喪失了興趣。
(二)自身不夠重視
中職學生普遍有惰性。而這種惰性體現(xiàn)在誦讀中,篇幅短小淺顯的詩詞學生更樂于讀,反之篇幅較長的散文,深奧難懂的文言文,學生往往沒有耐心讀下去。而且正處于青春期,對同學們的反應較為敏感,能踴躍表現(xiàn)自己,大聲誦讀是學生少之又少,漸漸在大環(huán)境下,也消磨了自身的積極性,班級氛圍也從“讀書”變成了“看書”。
(三)起點基礎薄弱
中職學生誦讀基礎薄弱,因為在小學初中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朗誦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很多學生無法順暢流利的誦讀一篇文章,原因在于不理解文意,有些字不認識,并不帶有感情,而且課堂氛圍的沉悶也減少了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不進則退”這是總所周知的道理。
二 誦讀法在教學中的作用
(一)鞏固記憶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其實作為語文老師在課堂中更要重視,早讀課也要安排學生朗讀。中職學生在學習記憶方面是薄弱的一塊,但是可以培養(yǎng)。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向我們充分證實了一個道理,學習要勤于復習,而且記憶的理解效果越好,遺忘的也越慢。反復誦讀,理解性背誦, 甚至學習古人讀書搖頭晃腦,將誦讀內容音調拉長,節(jié)奏放慢了,可以體悟情感,從而加深記憶。
(二)提高能力
這種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自我表達能力。中職學生在表達能力方面比較欠缺,主要是因為缺乏自信。在初中成績落后,老師不夠重視他們,家長也漸漸放棄,養(yǎng)成了自卑的心理。而誦讀正是個比較好的機會,為什么呢?因為大聲誦讀是自信的表現(xiàn),而且中職學生經常要參加各種比賽,畢業(yè)后更要面臨工作,大膽自信的表現(xiàn)自我,給自己的表現(xiàn)加分,何樂而不為?所以語文教師要引導他們,給予肯定,相信學生會越發(fā)自信。
(三)培育素養(yǎng)
清朝陸世儀曾指出學生應“終身誦讀”。因此,誦讀教學法是古人探究的智慧結晶,延續(xù)到今朝,也為今天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我們經常和學生灌輸一個道理,學會做人比成績優(yōu)異更重要。人文素養(yǎng)是一個人形象的體現(xiàn),我們不斷進行教育改革,目的就是融合素養(yǎng)和能力。大量誦讀優(yōu)秀文章,不僅能豐富自己的眼界,而且能提高自己的語感,也提升了綜合素質。中職學生掌握了專業(yè)技能,而學習語文課程的誦讀法,恰恰打造了自身素養(yǎng),氣質也由內而發(fā)。
三 誦讀法在教學中的實踐
(一)教師示范引導
一位語言優(yōu)美,講課抑揚頓挫的語文教師更受學生的歡迎,學生也更樂于聽講。教師要率先示范,把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魅力。而且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要指導學生學好普通話, 正確進行朗讀, 掌握朗讀方法,讀出情感和韻味。對于落后困難的學生要進行個別輔導,給予自信從而提高誦讀水平。
(二)教學方式多樣
多樣化的課堂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誦讀法也可以通過各種課堂形式來體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分組和個人比賽。應該充分運用課堂和課外活動開展比賽的形式。教師可以通過加分,獎品鼓勵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由簡到難,通過誦讀古詩詞,誦讀經典文章,增加配樂等形式。可以先在班級展開,鼓勵學生,通過一次次的練習。在這個過程中也能發(fā)掘優(yōu)秀學生,在校內展開誦讀比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為學校灌輸人才。
2分角色表演。我們可以選取經典作品里的橋段,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和表演。縱觀小品,話劇,舞臺劇甚至電視劇、電影,臺詞是多么重要。我們所熟悉的《雷雨》、《項鏈》、《藥》等,這些經典作品能讓我們更好的發(fā)揮。根據(jù)每位學生擔任角色的不同,教師調動熱情,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添置些道具,給與充足的時間排練,讓學生在快樂中感受文學的魅力,也在無形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3進行考評和鑒賞。除了比賽和表演,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配音,互動游戲,“音詩畫”,繞口令等多元化形式。但是通過這些形式,目的還是想讓學生有所提高。過程化考核是我們在不斷改革中一個合適的方法,對學生的考評不僅局限于分數(shù),更重在平時,而誦讀完全可以納入考評體系,這也是學生平時成績的體現(xiàn)之一。如何提高呢,每次活動結束,教師要做出點評,并布置作業(yè),學生寫心得體會,在體悟中學會鑒賞。
4制定目標和培養(yǎng)習慣
誦讀教學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在于一朝一夕。學生剛入校,教師就應該鼓勵其制定目標,近期、長遠都要考慮。并利用好課堂,早讀課,課外活動等平臺,培養(yǎng)學生樂于誦讀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淺談誦讀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陶文杰 課程教育研究 2014.5
[2]《中職語文朗讀教育現(xiàn)狀及策略探討》唐霄 課程教育研究 2014.10
[3]《中職語文朗讀課堂教學探討》蔡毓輝 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