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優(yōu)
【摘 要】本文著眼于蘭州市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fā)現狀,根據大學生旅游市場需求和特點。指出了現階段蘭州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fā)中存在的問題,對蘭州大學生旅游市場的開發(fā)提出了從旅游產品、旅游線路、旅游形式等方面進行調整的觀點,[1]以促進旅游企業(yè)更好的開發(fā)蘭州市旅游市場,促進蘭州市旅游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大學生旅游市場;旅游產品;旅游企業(yè)
近年來,隨著國內、國際旅游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外出的人也越來越多,大學生旅游也紅紅火火起來,但是在這種熱鬧的背后卻也略顯雜亂無章。作為教育事業(yè)較為成熟的蘭州,更擁有廣闊的大學生旅游客源,據調查,蘭州2016年普通高校在校學生15.6萬人,蘭州大學生旅游消費每年約1100萬人民幣。[2]面對市場上這么大一塊“蛋糕”,各大旅行社卻沒有表示出相應的興趣,為什么這一巨大的市場卻沒有得到有效的統(tǒng)領呢?
一、蘭州市大學生旅游市場現狀
1.蘭州市大學生旅游的需求分析。
大學生思維活躍,是先進化的首倡者,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很迫切,旅游也成為他們擴大交際,增長見識的途徑。根據市場調查,在大學生對旅游的態(tài)度上,認為自己喜歡旅游的占79%,一般的占15%,不喜歡的僅占6%。在大學生可接受的旅游價位上,81%的大學生選擇可以接受300~1000元之內的旅游產品,19%選擇1000元以上旅游產品。在旅游形式上,71%的大學生選擇自助形式的旅游,8%選擇小包價旅游,21%選擇團隊包價旅游。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大學生有著強烈的旅游需求,同時價位在接受能力也是比較強的,在旅游方式上,崇尚由由喜歡富有挑戰(zhàn)的旅游活動。這一市場潛力一旦被挖掘出來,對于旅游企業(yè)而言將產生不可忽視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
2.蘭州大學生旅游市場的特點。
大學生旅游消費市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旅游消費市場,既擁有一般旅游消費者的特征,同時受其知識構成、生活規(guī)律的影響,因此大學生旅游市場也具有它的特殊性。[3]
(1)大學生的旅游消費具有潛在的經濟能力,可借助家庭經濟基礎和勤工儉學等渠道獲得,具備一定的旅游消費能力,在消費支出上,對食、宿方面盡量節(jié)儉,但對于了解新奇、體驗異域文化方面的花費卻不會吝嗇。
(2)大學生閑暇時間較多,所有假期加起來一年共有160天,在消費時間上多集中在寒暑假、五一、十一長假及雙休日,多以團體出游的形式出現。
(3)大學生具有強烈的旅游需求,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旅游中注重的是一種經歷及旅游所帶來的幸福感和自我滿足感,并且有尋求刺激,獲取知識,體驗新環(huán)境的特點,對導游的素質要求較高。
(4)大學生旅游偏好多側重于自然景觀、民俗風情、等,部分學生喜歡游樂場所,都市風貌,要求安排適合他們出游目的旅游線路。
3.蘭州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fā)與經營的現狀。
蘭州市的許多旅行社已意識到大學生市場的巨大潛力,例如甘肅旅行社和蘭州國際旅行社等也會在恰當的時候推出一些大學生旅游線路。但是,據初步估計,現在旅游企業(yè)的業(yè)務覆蓋面并沒有達到蘭州市大學生總數的20%,這就說明,在大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是以自己旅游,缺乏組織性的旅游為主。因此,整個大學生旅游市場顯得比較松散和無序,需要出現“領頭羊”來進行開發(fā)與組織。
二、蘭州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fā)存在的問題
1.在蘭州大學生旅游市場操作上具有雜亂和不規(guī)范性。
目前蘭州市許多旅行社的做法是兼營大學生旅游市場,并未有專門的機構來組織開發(fā)。而且他們有固定的操作模式,難根據學生團體的特點進行大的調整, 缺乏靈活性。在一些大學成立的服務于學生的旅行社,主要由學生自主或是依靠學校各社團的支持成,沒有形成規(guī)模經濟和集團化管理。[4]
2.現有的旅游產品不切合大學生市場需要。
現在蘭州市的大多數旅行社并未針對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fā)專項旅游產品及旅游線路,只是在傳統(tǒng)的旅游線路上作些許調整甚至不作調整,只在價格上和內容上作小的改動。但由于旅游產品太大眾化和旅行社在其旅游內容和費用上做手腳導致學生反感。
3.大學生對旅游企業(yè)存在著不信任感。
一直以來,旅行社在大學生眼中會是“高價格,高利潤”的形象,加之電視里連連曝光的導游回扣內幕,旅游投訴等直面影響,有些旅游從業(yè)人員服務態(tài)度欠佳,這些都容易引發(fā)大學生對旅行社的信任危急。
三、如何開發(fā)蘭州大學生旅游市場
1.建立蘭州高校連鎖旅游企業(yè),形成集團化經濟。
雖然蘭州各大旅行社都試圖兼營大學生旅游市場,但因客戶面太廣,分布在蘭州高校的經營力量十分有限,致使這一市場出現空缺。這時若能出現一個引領開發(fā)蘭州市大學生旅游市場的高校連鎖旅游企業(yè),將會極大的激活這一市場,從而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并使市場有序化、規(guī)范化,在蘭州市里設立總部,與在高校開設有旅游專業(yè)的蘭州大學和西北民族大學等高校聯(lián)合推出,依托高校雄厚的專業(yè)師資力量進行開發(fā)與規(guī)劃,調動各高校旅游專業(yè)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他們提供實踐的機會,這樣既可擴大旅游企業(yè)的實力又可擴大旅游企業(yè)的影響力。在經營方式上, 可以在各高校設置專營店和聯(lián)絡網點,為大學生提供專業(yè)、周到的旅游服務和咨詢,負責聯(lián)絡、組織和后續(xù)服務。[5]
2.積極開發(fā)適合大學生旅游的產品與線路。
(1)要開展主題游,推出大學各校游,針對畢業(yè)生開展企業(yè)游,以幫助他們了解更多的高校及掌握更多的企業(yè)實地考察機會。
(2)發(fā)展全游團,作為大學生,其消費能力畢竟有限,而且旅游過程中更重視觀光求知,并不喜歡甚至反感旅游中安排的購物。因此,可嘗試推出全游團,取消購物安排。
(3)在旅游線路上要多推出自然風景游,探險獵奇游,求知訪友游等,根據大學生的時間特點平時多推出中短線旅游,五一、十一和寒暑假適當推出長線團。
3.提高導游素質,適當引入兼職高校學生導游。
大學生旅游團體具有知識水平較高,思維較敏銳的特點,因此要求帶領他們出游的導游員具備更高的知識層次與專業(yè)基礎。另外,在蘭州各高等院校,如民大、蘭大都有許多旅游專業(yè)的學生已取得導游資格證,不妨大膽啟用這些學生兼職導游,他們的專業(yè)知識比較扎實,共同的學生身份既可增加導游的親和力使之與游客進行更加的溝通,也更容易進行市場調查,吸引周圍的同學、老師關注本公司,進一步發(fā)展客源。
4.樹立良好的旅游企業(yè)形象。
由于以前旅游市場的不規(guī)范操作而致使大學生在對旅游企業(yè)認識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要拓展大學生旅游市場,首先要樹立好誠信經營、優(yōu)質服務的企業(yè)形象,不要在宣傳中說那些咬文嚼字的游戲, 要保質保量的提供旅游服務和產品,大學生對旅行社的服務大多以口碑相傳。[6]這樣一來,在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與誠信的平臺將會更有利于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麗梅、保繼剛 , 大學生旅游行為研究 -以中山大學為例 [J], 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0.11(4)∶45~49。
[2]保繼剛等 , 旅游地理學(修訂版)[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2。
[3]趙幼芳, 試論我國國內旅游的青少年學生市場[J], 旅游學刊,1996.4∶15~17。
[4]祝興平、蘇謙, 學生旅游:與科技、人文“ 親密接觸”[J], 旅游管理,2010.6∶27~30。
[5]李清霞., 論河南省大學生旅游市場的開發(fā)與對策, 中州大學學報, 2015。
[6]《中國旅游報》( 20014-20015)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