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被廣泛使用,它以任務為核心來開展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本文主要探討了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使用任務型教學法的必要性,提出了在口語教學活動中實施任務型教學法的原則及具體實踐。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高中英語口語教學;原則;實踐
【作者簡介】姜琦(1995-),女,漢族,湖南衡陽人,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科教學(英語)專業(yè)碩士2018級研究生,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理論與實踐。
在應試教育這個教育背景的影響下,我國許多學校在英語教學上存在嚴重的問題。很多學生從小學就開始學英語可是即使到了高中都無法開口說英語。這種現(xiàn)象與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種模式很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去開口說英語,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絕對主導。而“任務型教學法主張從學生心理需求出發(fā),通過設置一系列的任務,改變學生對開口說英語的看法,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口語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學、樂意說。”(瞿國萍,2014)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依據(jù)涉及到心理學、語用學、二語習得等相關領域。根據(jù)二語習得的理論與實踐,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需要通過在真實的情景中去使用語言。根據(jù)心理學的理論,任務型教學法的核心是任務,目的是要完成任務,而不是過分強調(diào)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語言的準確性,這樣的活動方式有助于減輕學生因怕犯錯誤的而產(chǎn)生的焦慮心理。從社會建構主義的觀點出發(fā),知識的獲得是通過“做中學、學中做”,特別是對于語言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來說,是在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學習者積極主動地探索、思考、實踐并進行自我建構。
二、當前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程序化現(xiàn)象明顯。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不能改變教學觀念,任然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jù)主要地位,而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教學的內(nèi)容完全以掌握語言知識為核心,注重考試而不是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根據(jù)一步一步的程序來進行教學:第一步,使用母語來講解課文中的生詞、詞組、句型以及語法,并舉例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這些語言點;第二步,通過大量的機械性練習使學生記住這些知識點;最后,給學生布置一些產(chǎn)出性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
2.忽視學生情感因素,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教師在向?qū)W生傳授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進行師生情感的建立與發(fā)展,同時,師生情感建構在教學實施中也起著潤滑與調(diào)和的作用。但是在實際英語教學中許多教師都容易忽視學生的情感,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一是一些教師把教學看作一項任務,以一種完成任務的態(tài)度來進行教學,這樣很難與學生進行真實有效的交流與互動。二是一些教師將教學過程等同于書本知識的傳授過程,把學生的考試成績放在第一位,他們認為費力費時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毫無效益。教師為了讓學生能盡快地掌握書本知識提高考試成績,通常會走上“滿堂灌輸”的教學之路。但對于學生來說,英語不是他們在日常生活經(jīng)常使用的語言,學生對其有距離感,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采用“滿堂灌輸”的模式,會導致學生與英語的距離感加重,甚至引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厭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低下,學習興趣不強,不利于教師開展有效教學。
3.重視結(jié)果評價,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重結(jié)果,輕過程這一現(xiàn)象存在的根本原因與我國基礎教育階段以高考為指揮棒的應試教育大背景有關。在高考這個高利害考試的壓力下,許多學校普遍還是走應試教育的老路,重視升學率和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相對進步。過度重視結(jié)果性評價會造成學生的學習成績幾乎是評價一個學生的唯一維度,教師為考試而教,學生為考試而學。盡管結(jié)果性評價對于英語教師來說是一種高效簡單的評價方式,因為這種評價省時省力。但對于學生來說,這種模式無疑是一場“災難”,如果只重視結(jié)果而忽視過程,那么沒人會真正在意過程中的努力。對于正處于不斷發(fā)展中的學生而言,過程中的努力以及不斷進步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必要因素。當前學校學生評價重結(jié)果,輕過程的現(xiàn)象,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學生的變相打壓,是需要引起學校以及教師重視并進行改變的。
三、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原則
任務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單一地機械化地對語言形式的操練不同,它是通過構建出一種貼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去使用語言。在高中英語口語課堂中有效實施任務型教學法需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真實性原則。語言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形成的用來交流的系統(tǒng)。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習者的語言能力不僅僅是要求學習者記住詞匯句型和語法規(guī)則,而是要培養(yǎng)他們在不同的場合和情境中進行有效表達的能力。教學活動要能與學生的真實生活和學習經(jīng)歷相似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教材提供的具體內(nèi)容應盡量選擇真實的信息,才能將英語課堂學習融入真實的情境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但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進行的課堂活動一般都是脫離生活的非真實的交際,許多課堂活動都是與社會文化環(huán)境脫軌的,在這一類型的活動中學習者只是傳遞所學的語言形式,而非表達真正的意義。
2.交際性原則。在真實的語言交際過程中,每一個聽者都應努力地去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而說話人也要適當調(diào)整一些不易被接受的表達方式,才能確保信息可以準確地傳遞、想要表達的意義得以正確表達。任務型教學能為學習者提供足夠的機會去用英語來表達他們的意圖和想法,這種教學方法符合杜威所提倡“做中學”的理念,它倡導學習者在交流中學。其實,任務型教學法雖然是以任務為核心但并不是忽視學習系統(tǒng)的語言知識,它強調(diào)的是將學習語言形式和實際應用有機結(jié)合,不是排斥學生獨立思考和自我思辨的過程,而是讓學生在與他人交流互動中提高溝通與交際能力。
3.主體性原則。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和任務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因素、已有能力、性格特點和認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從而設計出與學生實際相貼合的任務。這種強調(diào)學生中心的原則要求教師不能把交際任務變得模式化和程序化、不能忽視學生的實際需要、不能為了交際而交際而導致交際活動變得虛假化。而且如果只重視去完成任務而不考慮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也是不正確的,是不符合任務型教學法的基本理念的。因此,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現(xiàn)有的基礎上,制定適合學習者的任務形式和學習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欲望,從而能自然而然地參與每一項任務,提高和發(fā)展綜合語言能力。
四、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的具體實踐
高中外語教師在口語課堂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法需要注意許多細節(jié)??偟膩碚f,在口語課堂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主要是分為三個階段,它們分別是課前、課中、課后。接下來主要是對這三個階段作具體闡述。
1.課前任務階段。如同我們在運動前要進行熱身等準備活動一樣,在英語口語教學中,一些足夠的準備活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課前任務可以有效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并能在輕松的氛圍中去練習口語,而在真正進入任務階段時他們就能集中注意力并且具有較高的學習效率。“英語課本上有很多基本對話,教師可以以這些對話為基礎,結(jié)合學生的個人英語口語水平,進行口語學習任務的設定?!保f雪虹,2011)教師需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對于時間的把控。盡管課前任務是課堂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但是教學的關鍵部分還是要放在課堂任務階段,課前任務花費了太多時間導致后續(xù)的任務時間縮短,容易造成課堂教學任務不能完成的狀況,這樣就得不償失了。并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課前任務就是一種熱身活動,整個過程是處在一個比較活躍的氣氛當中的,假如不加以約束和限制,可能會導致學生過于活躍而注意力無法集中,教師失去對課堂的控制影響整個教學過程。其次,教師在對于課前任務的設計方面也要進行深入仔細的思考,在選擇課前任務時,要注意這些活動是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的,是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如用英語來播報新聞或者一些生活情景還原等。因此,要充分發(fā)揮課前任務的作用,就需要教師在準備這些任務時要多思考,還可以準備一些替代性的任務來避免一些課堂教學中的意外情況。
2.課堂任務階段。在該階段,教師會給學生布置一些精心設計好的具有真實性,針對性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口語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充分發(fā)揮課堂任務的作用,教師必須對課堂任務進行進一步的優(yōu)化。根據(jù)建構主義的觀點,學生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學習能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谏鲜隼碚?,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為不同的小組制定相同或不同的任務,讓每個學生能在自己的小組中與他人進行交流與互動,這樣既能增加學生使用英語的頻率,還能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除了這一點,還應該注意一個長期困擾口語教學的現(xiàn)象,即學生不敢大膽地開口說英語。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許多學生擔心自己語音不好或者怕說錯所以不敢說。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一方面要給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另一方面對學生口語上的錯誤要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糾正。
3.課后任務階段。學生通過課前和課中的任務,對于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等有了相對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后若不加以鞏固和應用,不全面了解學習狀況,學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習的知識技能。因此,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要及時對各組進行記錄,再從中分析學生的優(yōu)勢與不足,在任務完成以后布置針對學生需要的一些口頭或?qū)懽骶毩暎ㄟ^這些課后任務來鞏固學生已經(jīng)習得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英語熟練度。
五、任務型教學法為高中英語口語教學帶來的效益
當前的教育改革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任務型教學法是適應這種改革趨勢的重要舉措之一,在高中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使用任務型教學法有許多積極的作用。任務型教學法中的每個任務都具有指向性,學生有明確的目的,帶著目的去完成任務,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相關學習時,學生就能提高他們的自主性。其次,在使用任務型教學方法的時候,通常都是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一個特定任務的完成需要組內(nèi)成員的通力合作,這樣的活動形式能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的溝通與合作能力,使學生成長為合作型學習者。另外,在完成各項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肯定需要跟相關領域的知識或者其他領域的知識技術接觸,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六、結(jié)語
任務型教學法在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它有助于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但是任務型教學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在教授復雜的語言點而學生的語言能力不強時它不是一種很有效率的方式,教師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準備課堂活動以及學生是否能適應這種以任務為核心的教學模式等。因此,作為當代的英語教師,要不斷學習教育理論知識,夯實自己的外語專業(yè)基礎,在不斷反思中提升教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率,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瞿國萍.試論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6):143-144.
[2]韋雪虹.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1(10):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