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是學生接觸化學才剛剛開始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也是后續(xù)化學學習的基礎?;瘜W是一門相對抽象的學科。對基本概念的理解,直接決定著學生化學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基礎概念教學的重要作用。初中化學教師在初中化學基本概念教學中應深入思考,探索如何進行初中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本文將探討初中化學概念形成與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教學;基本概念教學
在初中化學概念教學中,學生的認知過程是通過抽象思維和發(fā)散思維,從知覺上認識理性理解的過程。初中化學教學的概念,通過各種手段避免使用填鴨式教學方法,不能讓學生為了記住這一概念而背誦,雖然學生可以掌握一些概念,但很難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這就是以學習為應用的教學目標?;瘜W概念是化學學習的基礎,在概念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
一、 對學生體驗事物進行引導,從而了解化學概念
在初中化學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其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探索和研究,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將概念進行了解和掌握。簡而言之,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向學生拋出問題,帶著問題去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例如,在“空氣”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向學生拋出問題:“什么是空氣?”“空氣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空氣具有什么特點?”多數(shù)學生會按照教材中空氣的概念進行回答:空氣無色無味,其主要成分是氮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種成分構成。在空氣的基本概念掌握后,教師再次拋出問題:“固態(tài)空氣怎樣的?”“液態(tài)空氣是什么?”這一問題在“空氣”概念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難度。化學概念理解困難的原因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只能從教材中對化學的理論概念進行了解,而不是從實證的角度對概念進行理解。在化學概念的學習中,學生幾乎是被動地接受教材中的理論概念,并沒有對其進行真正地理解。教師應轉變教學方式,將體驗式教學方法應用其中,在學習中了解化學事物的形態(tài)和變化,促進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和深刻的認識。
二、 通過思維模式的引導對化學概念進行了解
化學是抽象性極強的學科,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高低限制了對化學概念的學習,對接下來的化學學習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如果這時不能通過實驗或者其他的方式對所學概念進行理解和思考,那么就需要教師通過思維模式的引導進行化學概念的學習。想要了解化學概念就需要對其特點、形態(tài)等等方面進行理解。例如:空氣的形態(tài)有多少種?想要對空氣形態(tài)進行研究需要借助實驗的力量,但也可以借助相關研究的案例進行了解。了解空氣形態(tài)及其本質特點,閱讀相關的文獻資料,從中提出精煉的部分。通過對文獻資料的閱讀和了解,學生會意識到,空氣不單單只是一種純物質,是由幾種物質組合而成,沒有固定的形態(tài),但有一種液體形式,而且每一種純物質在液態(tài)空氣中都有不同的液化條件,因此人們可以通過液化氣來泵入空氣純粹的物質。教師應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關鍵詞。以本文的描述為例,空氣是由幾種純物質組成的物質。然后,學生應該從純凈和不純的物質來理解空氣,即從抽象的分類角度來理解化學概念。
三、 加強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增強化學概念的理解
化學課程的研究是需要以實驗為基礎的。實驗不僅僅可以在學生的腦海中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將理論知識變得扎實,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學實驗室非常有趣的,例如:在學習水的凈化原理的過程中,可以將班級分為若干小組,每一小組進行簡易凈水器的安裝和制作,這一過程的有效進行需要扎實的理論作為實驗的基礎,既掌握了相關概念,也了解和掌握了一般的水凈化方法,同時也感受到了污水對人類身體健康的危害。許多學生使用的制作材料都是廢棄的材料,將其進行再次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也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利用,需要學生之間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實驗的開展,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效率意識。讓學生在做實驗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智慧,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化學問題,鞏固和應用課堂上所學的化學知識,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在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有著高度的情感投入,有著明確的目標追求,能夠通過這些學生記憶的支持,積極尋找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實現(xiàn)目標的途徑。這種學習是非常有效的。在合作學習中,個人和同伴通過自己的實踐與他人進行協(xié)作和交流,從而認識到自己的做法與他人的做法之間的差異,并質疑或修改自己的觀點。在這種交流中,他們學會擺脫權威的束縛,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發(fā)展自己獨立判斷的能力。
四、 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應用是教學的最終目標,也是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通過教學和實踐生活生產,提高了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觀念得到了及時的鞏固和深化。例如,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xiàn)象,并用他們所學到的化學概念來解釋它們。例如,在學習了不同類型的酸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不同的標準,如性質和組成,對酸進行分類。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分析,他們不僅運用了概念,而且使學生能夠更系統(tǒng)、更具體地掌握概念。
五、 結語
總之,化學的基本概念是構建化學知識體系的基礎。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shù)慕虒W方法,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與學生一起糾正,真正加深對化學概念的理解和記憶。
參考文獻:
[1]王巍.中學化學理論教學策略的實證研究[J].才智,2017(35):149.
[2]王胤琪.化學“過渡性”概念的建構特征及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3(01):77-79.
作者簡介:
蔣阿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越西縣順河中學。